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为中古珍贵文献。自近代唐晏撰《洛阳伽蓝记钩沉》以来,周祖谟、范祥雍、杨勇等学者在《伽蓝记》版本校勘、文字训释、考案史实与注释笺疏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就,但仍有阙疑之处。本文对"火凤舞"、"绿水歌"、"白马寺经函"、"《大乘义章》"、"弹指"、"拔陀"、"石关"、"白马寺"等前贤未充分揭橥之处考证补苴,阐幽发微。  相似文献   

2.
温暖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里,南京龙江阳光广场31楼的阳台上,连着几个下午,我们与《金陵佛寺大观》散发着墨香的校样在一起。我们翻阅着,品读着,鉴赏着,讨论着,时不时的,我们俯瞰着好似凝固的秦淮,远眺着苍茫如线的长江、青黛起伏的幕府,隐隐约约之间,我们似乎闻到了线  相似文献   

3.
通过追述洛阳寺庙的兴废 ,凸显佞佛之风的危害 ,以期东魏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是杨之撰述《洛阳伽蓝记》的旨趣所在。《洛阳伽蓝记》之所以采用文注分列的编纂体例 ,更有可能受启发于当时经史书籍的类似措置。明末清初以降 ,该书主要得益于传统学术的转型 ,而日益受到学界的推崇。  相似文献   

4.
《洛阳伽蓝记》的特点李晓明北朝东魏史学家杨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有很高的史学价值。由于这部书在旧的目录学分类中列在史部地记类,加上这部书的书名,不能使人看出它和史学的联系,因此,这部书没有引起后世史家对它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史学的角度,探讨这部...  相似文献   

5.
北魏拓跋王朝时期,有位叫杨炫之的作家(生卒年不详),写了一部记载当时京城洛阳佛寺兴废的书,叫《洛阳伽蓝记》。其中涉及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掌故传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如原书《卷第五·城北》中,通过佛教徒宋云(生卒年不详)西行求法这一事实,描绘了他经过吐谷浑时的所见所闻。原文不多,转抄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寂是金代中期重要的文学家,他的论著内涵较为丰富。值得重视的是,王寂所著的《辽东行部志》和《鸭江行部志》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述了他为提点辽东路刑狱期间出巡"辽东"、"鸭江"地区的行程及见闻,其中他所记辽金佛寺与高僧的相关资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辽金佛教文化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孝文帝定鼎洛阳时,“故都城制云,城内惟拟一永宁寺地,郭内惟拟尼寺一所,余悉城郭之外”。由此可知在孝文帝时期的洛阳城市规划中,城郭之内本没有为私人营造佛寺留下位置。  相似文献   

8.
北魏杨彳玄亍之所撰《洛阳伽蓝记》一书记载北魏洛阳佛寺布局及其形制,素为治城市史和佛教史学者所重视。该书内容兼及洛阳社会都市风俗,于饮食生活颇多涉及。兹就其颇富民族融合特色者略事考述,以见北魏洛阳之饮食风貌。北魏鲜卑拓跋氏迁都洛阳后,“胡食”之风渐播中原,饮食中肉乳类食品比重不断增加。洛阳居民肉食品以种类分,主要有北方少数民族传统的牛、羊肉,汉人喜食的猪肉,及很大程度上受到南方饮食习惯影响而渐至风行的鱼鳖类水产品。北魏尚书令王肃,原为南齐秘书丞,初入北魏,“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但数年之…  相似文献   

9.
李煜东 《中国地方志》2023,(1):112-121+128
近15年来《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成果可观。就本体研究而言,学界在其作者杨衒之的姓氏、历官,全书文本与体例的厘定,以及字词注释等方面均有突破。在阐发研究中,无论是以《洛阳伽蓝记》作为直接对象,还是将《洛阳伽蓝记》作为主要依据材料的研究,在史学、宗教、文学等传统路径上都取得了进展。同时,学界还在较新的空间研究方面成果迭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反思研究方法、立足文本、有效结合多层次的材料,将是进一步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是目前关于该书的较新注本,注释详备,方便阅读。但其中有的注释和校勘尚需斟酌,如词语“充华”、“人中金像”、“习御”、“阿傍”、“残民”的释义不妥,“绵”字不应改为“棉”,“嫔”、“会稽”之“会”等注音有误。  相似文献   

11.
南北朝的历史是纷纭复杂的,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应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加以研究。《洛阳伽蓝记》以当时之人记当时之事,是一部很有研究价值的书,对研究南北朝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产生的时间、作者及社会背景 《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当时南方是梁朝,北方是东魏、西魏分立,正是天下纷争的时代。它与《水经注》同为北方两大名著。一个记载自然界的美,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壮丽;一个是记建筑的美,记叙了工程技术的高超。《水经注》经戴震、赵一清整理,厘然可读,成为文学要籍;《洛阳伽蓝记》也由近代唐晏依水经分注例,钩稽抉剔,眉目分明,引人喜爱,成为重要文献,供人研究。  相似文献   

12.
洛阳与邺城作为北朝前后相继的两个统治核心,墓葬文化面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洛阳到邺城,墓葬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尤其又以墓葬的装饰(即墓室画像)表现得最为显著。本文将以这两个地区的墓室画像为观察点,探讨北朝墓葬的象征意义及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如隐堂本为《洛阳伽蓝记》最古最善本,这是学界一直以来对于此书所持的版本观。此种版本观因为只是前后相承,故而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证。其实,通过考镜源流不难发现,如隐堂本为《洛阳伽蓝记》最古本或可成立,而是否为最善本则需存疑。  相似文献   

14.
《洛阳伽蓝记》自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伽蓝记》自注在史注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可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些被混入正文。清代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 ,逐步恢复了自注的面目。今天 ,从理论上探讨《洛阳伽蓝记》自注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评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范子烨杨勇先生平生专治中古学术,功力极深。近读先生惠赠的新作《洛阳伽蓝记校笺》(简称杨《笺》)①,对其才学之广博,识解之莹彻,思维之缜密,颇有所感。兹聊书片言,以公诸海内同好。北魏杨之的《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16.
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树种开始呈现出驳杂的 气象,因花草的种植,使寺院园林呈现出庭院的特色。寺院园林的构成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园林 与寺庙建筑融为一体;其二因达官贵人的佞佛,往往舍宅为寺,使寺院园林也具有了达官贵人 园林的特色。寺院园林的昌盛与北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7.
18.
《洛阳伽蓝记》卷四《追先寺》:“(萧)衍哀而遣之,乃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实玩之物不可称数。亲帅百官送於江上,作五言诗赠者百余人,凡见礼敬者如亲(一作此)比。”对于文中“如亲(此)比”,周祖谟、范祥雍均无说,杨勇《校笺》径将“比”字删去(中华书局,2006年,页193)。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学林出版社出版了王仁波先生主编的大型精美图册《隋唐文化》,用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生动反映了隋唐两代的文化精华,受到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并荣膺国家图书奖。大家普遍希望以同样精美的形式对中华五千年文化作系统的梳理和介绍,于是有了出版“中华五千年文化系列”的构想,也就有了这本由南京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编撰,著名六朝史专家罗宗真先生主编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相似文献   

20.
北魏时代的著作流传到现代的却并不多,除了清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里有些辑本以外,整个保存到现在只有三部书.一是水经注、二是齐民的要术,三是洛阳伽蓝记.这三部书都很有名,水经注是地理考古的要籍,齐民要术是农业科学的结晶,洛阳伽蓝记文笔生动流利,在文学史上早有它的相当地位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