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马克思主义能够以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指导中国社会建设,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的科学性和中国革命建设的需要之外,还在于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指出二者结合的必要性,继而探讨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路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攀登》2011,(3):14-17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二者的融合与促进是相伴而生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机的结合。而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的深层次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道德理想等方面取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与之实现结合。  相似文献   

4.
刘锦屏 《旅游纵览》2013,(7):290-291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见证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修松 《安徽史学》2023,(1):5-12+168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我国早期革命知识分子之所以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业已指导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马克思主义与根植于他们骨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度的契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乃至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说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故此,要努力实现基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和奉行自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型,继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之相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中,面临着即在世界的发展博取一席之位,同时又不随波逐流,走自己发展壮大的道路的难题。毫无疑问,马克思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是中国化的理论武器。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下,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其与中国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与中国当前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中国文化出发,分析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有机结合,探究马克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黎丽萍 《沧桑》2013,(2):59-61,65
作为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中国化,不仅是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马克思主义吸收、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两者之间文化精神的会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符合救国救民的时代需要,也符合中国工人阶级壮大、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契合点,最终被新型知识分子阶层所信仰,把它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为拯救、建设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林 《史学集刊》2007,4(3):31-3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广泛传播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例如,中国社会原有的均平理想、人学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民主性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全面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理论,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代初是中国马克思史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的时期,作为活跃于当时理论界,由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学术文化团体,社联对此做出不可忽略的贡献。主要体现:一,团结了一批具有革命或进步倾向的社会科学学者和青年,使之聚集于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坚力量;二,有组织地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以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的新社会科学运动;三,积极地参予中国社会性质等三大论战,促进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中国社会及历史问题的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动力,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民族的血脉,它给予了人民充实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就在中华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被创造了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迈出了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辉煌历程。实践证明,中国梦的实现,发展民族先进文化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原则、以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为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13.
《神州》2011,(6):8-8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积累也有可取之处。对于马克思主义,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之上,利用其影响力,保证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更好地引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积累也有可取之处。对于马克思主义,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之上,利用其影响力,保证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更好地引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5.
E.P.汤普森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普森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称为马克思主义者,更愿意称自己按照马克思主义传统写作。本文对他所理解的传统进行分析并对其“经历”与“文化”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取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从早期传入国内以及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去学习的那些阶段,是当前必须研究的问题。中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一文化之下我们何以去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使有着两千多年统治思想的主体文化在这一时期被如此震荡,如果不加以深究,恐怕要产生许多误区。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扎根,能被知识分子接受,其中所包含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这也是文章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杨梅枝 《沧桑》2010,(4):9-10,71
本文围绕着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策抉择、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难题以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允熠  张瑞涛 《安徽史学》2003,(1):37-41,112
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文化—意识形态”。中国近代“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根源于社会转型、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它滥觞于明清之际,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一、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是在学术蜕变、儒学瓦解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曲折进行的;三、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和时代主题下完成的;四、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并没有终止传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主流文化完成了二千多年最伟大的一次转换,但这种转换不仅没有中断传统,传统仍在不断秉赋新质和创意。转型不是固型,任何主流文化都要在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申日臻强化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渊源的论断。笔者力求在建构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