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至高无上的皇权逐渐向象征化转变,前所未有地崛起的士大夫阶层对政治形成全面的主宰。与皇帝共治天下、分享权力的士大夫,也必然会产生树立自己政治偶像的需求。本文将迄今为止不大为研究者所注目的宋代功臣配享制度置于彼时彼处的政治背景之下,考察了功臣配享的曲折反复。宋代的功臣配享,伴随着士大夫政治的发展,也从文武搭配逐渐形成文臣独占。此外,宋朝配享议案出于翰苑的惯例,也表明配享功臣的话语权处于士大夫精英的掌握之中。功臣配享,反映的是当时朝廷官方的历史人物评价。其代表性往往被当时和后世所质疑。后来的撤换反复,反映了时过境迁的政治变化所带来的评价标准的变化。而后世的认知不同则是历史的时间差所带来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宋代功臣配享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臣配享是古代帝王对有功之臣的最高酬劳,也是激励其他臣僚、引导政治舆论的重要方式。宋代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配享之制。在配享功臣的选择上,宋代君臣本着尊崇宗庙和激励后继大臣的原则,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并依据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功臣配享与宋代政治关系密切,它反映了当朝君臣的政治态度,是当权政治集团利益和要求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3.
宋卿 《史学集刊》2021,(6):108-119
有金一代,女真统治者在奉行尊孔崇儒、继承中原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配享制度。金朝帝庙配享的功臣总数和每个帝庙配享的人数都远超宋朝,武将占居配享功臣绝大多数,配享功臣的民族分布呈现多元状态,并且存在为开国前的未实位"帝王"配享,以及父子、兄弟相继配享的家族配享。这种独具特色的配享制度恰是少数民族王朝在政治文化方面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例证,既是对本王朝正统的一种昭示,也是"中华一体"时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体现,充分展示了金朝作为一个北方多民族王朝的特质,同时也发展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日益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试论明朝太庙的功臣配享及其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继承前代以功臣配享太庙的礼制,洪武、洪熙时配享之典基本定型。以洪武开国、永乐靖难的武臣配享,形成了与前代文、武兼配太庙的不同传统,终明不变。嘉靖时,明世宗对太庙功臣配享进行了较大的变革,先黜祀了姚广孝,再添祀了刘基和郭英,但这也是在祖制约束下的变动,反映了明代的政治变迁和权力斗争对国家宗庙祭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余英时先生用以证明南宋孝宗对高宗潜意识中“憎恨之情”的两条资料,似都缺乏说服力:第一条徐经孙疏中“家老子”应依《宋史》为“曾观”二字之误,与不意流露憎恨高宗之情无关;第二条孝宗锁闭“高宗留下宝器图画”,乃谦虚美德,并非出於对高宗“生前的世界”之“抗拒心理”。  相似文献   

6.
祝總斌 《中华文史论丛》2012,(4):43-52,385,386
余英時先生用以證明南宋孝宗對高宗潛意識中"憎恨之情"的兩條資料,似都缺乏說服力:第一條徐經孫疏中"家老子"應依《宋史》爲"曾覿"二字之誤,與不意流露憎恨高宗之情無關;第二條孝宗鎖閉"高宗留下寶器圖畫",乃謙虛美德,並非出於對高宗"生前的世界"之"抗拒心理"。  相似文献   

7.
自明太祖朱元璋选定钟山之阳的独龙阜为其葬地以后,明代除明太祖的妃子和部分宠幸的宫女外,其他人包括开国文武功臣在内,大都葬在钟山之阴(今太平门外)或中华门外一带。其中就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吴祯、吴良、仇成等人的墓葬。中山武宁王徐达墓在距太平门约1公里的板仓村东侧土山上。《明史·徐达传》记:徐达死后,朱元璋"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现神道石刻尚保留完整。1977年5月13日至  相似文献   

8.
上党名将李继隆是北宋初期外戚家族的重要代表,并能作为功臣配享,与其他外戚相比,李继隆的升迁主要来源于显赫的战功。  相似文献   

9.
南宋高宗、孝宗朝,由于政治风向、社会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苏门六君子"逐渐定型并成为士人典范,其诗文备受关注.在此时代语境下,坊间出现了苏门六君子文章选集--<苏门六君子文粹>.该书重点选入论体文,这些论体文多是相应作家的力作、代表作;同时该书又选入书、记、序、赋、铭、赞、传、杂著、题跋等多种文体,这些选文也大都是...  相似文献   

10.
清高宗在位期间,致力于安内攘外,完成了"十全武功"。为了激励士气,表彰曾经尽忠宣力的将士谋臣,在动乱平定之后,对有重大贡献的功臣,除了封勋衔、擢官阶、授奖赏外,有时还为他们图形写像,以"寿其仪表,彰其名声"。据《石渠宝笈续编》记录,乾隆朝共绘制了四套功臣像,分别纪念曾经参与平定准噶尔回部、大小金川、台湾及廓尔喀的功臣。四套功臣像中,以第一、二套规模最大,各绘有一百名功臣。这些肖像按画中人所立  相似文献   

11.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  相似文献   

12.
正雍正八年(1730),年仅44岁的康熙十三子允祥(1686—1730)操劳病世,让雍正大为悲痛,不仅因为是出于手足之情,更多的是他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政治帮手。雍正在给其谥号"贤"后,又将其配享太庙,如此仍觉不够,又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名讳的唯一事例。其在当时,更是大清入关以来第九位铁帽子亲王,在雍正看来,这些都是对允祥个人突出政绩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公元1127年,金兵占领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钦宗之弟康王赵构,于当年五月在应天(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南宋,改年建炎,是为高宗。稍后,高宗南渡临安(今浙江杭州),再改元绍兴。绍兴三十二年(1163年),孝宗赵脊即位,次年改元隆兴。面对金人的军事威胁,南宋小朝廷勉强维持半壁江山,醉生梦死,苟且偷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对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邵磊 《南方文物》2013,(4):180-187
徐达,字天德,濠州人,为明朝第一开国元勋,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尊为“气贯万人而无敌”、“威行四壤而推恩”。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予世券。卒赠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南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①。徐达以其卓越的开国之功,不仅生有显号,殁有赠典,且光照前人,赏延后世。明初开国功臣,惟徐达子孙世有南、北二公,分居两京,与明祚相始终。徐达墓神道长约三百米,墓域规制宏伟,神道两侧分布有序列整齐的石象生,依次为石碑一通和石马、石虎、武士、文臣各一对。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家传的风度雍正在政治遗嘱中对汉族大臣张廷玉的身后事政治荣誉给予了最高安排。有清一代汉族大臣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种殊荣和政治待遇:"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功巨甚。……洵为不出世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雍正遗诏》)另外进入配享的人是大臣鄂尔泰。这份遗嘱的政治含义非同寻常,表明了雍正对张廷玉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其突出贡献的肯定。让汉族文臣出身的张廷  相似文献   

16.
唐高宗武则天长驻洛阳原因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唐代的洛阳和长安是东西两京。唐朝初建时即以长安为京师,终唐一代,迄未改变。但洛阳的地位也相当重要,甚至在高宗和武则天时超越于长安之上。高宗在位三十三年中,七幸洛阳,累计达十一年之久。高宗死后,武则天执政二十二年,除晚年一度回长安两年外,其余时间全在洛阳。可见,高宗、武则天时,洛阳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对于高、武长驻洛阳这一史实,旧史编纂者和近人都曾加以解释,大抵有三种说法。(一)皇后武则天和故后王氏、故妃萧氏争宠,王、萧失势被囚,高宗恻然伤之,对二  相似文献   

17.
竹书《竞建内之》记载殷高宗令行先王之法,执行成汤建立的助法与关市征籍,其助法即竹书《容成氏》所记成汤时的“尃”,其征籍即成汤时的“(乍又)(籍)”。时至春秋,齐桓公效法殷高宗朝庙颁政,政令中的“(作示)浮”可以参照商代的赋税制度做解释。  相似文献   

18.
在南宋画院的绘画上,我们时常看到有当时的皇帝或皇后们题的诗句(有前代名句,也有他们自作的),有时也写在对幅或卷后。这些书题,大都无名款,又没有朝代年号,有的仅仅钤上一方"御书"或"乾卦"或"坤卦"等玺印。后世鉴赏评论家,往往不分早晚,信笔乱题为某帝某后书;甚至有的说那些绘画就是他(她)们自作的。根据我的初步辨别,认为这些题字,应分为高宗赵构,孝宗赵眘、宁宗赵扩、理宗赵昀、  相似文献   

19.
在南宋高宗朝的科举试策中,与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有关的"故事"频繁出现。以光武中兴的"古典"来晓喻现实政治中的"今事",成为高宗朝科举试策中的一个模式化情节。究其原因,这与高宗君臣借由光武故事的讲述进行中兴形象塑造和政治宣传密切相关。科举试策中的光武叙事,也进一步助推光武故事在朝野的传播和接受,成为宋高宗"中兴"的"声音"与"形象"在士人群体中获得响应的表征。试策中的模式化叙事,是观察帝制时代科举、政治和士人生活等交互关系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正"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这是《水浒传》中对小旋风柴进的一段描述。那么,这能看家护院、光耀门楣的丹书铁券是何物呢?特殊载体古时皇帝为笼络臣子,会颁发给功臣一些具有奖赏性质的凭证,如尚方宝剑、御赐黄马褂等。丹书铁券则是用来表彰受赠者的显赫功勋,并申明受赠人他日若犯杀身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