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女性的独身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独身不嫁,大约以广东为最早。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妇女不结婚和结婚后不与丈夫共同生活的社会风气,当地称这些女子分别为“自梳女”和“不落家”。据记载,“不落家”婚俗在近代以前已经存在。所谓“不落家”,是指妇女婚后一般仍住在娘家,只在节日才去夫家,直到生子后才长住夫家。有些妇女为了获得自由,还主动代夫娶妾。  相似文献   

2.
“自梳女”与“不落家”陈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与"不落家",曾盛行于粤中的顺德、番禺、中山、南海等县,是封建制度下的畸形风俗。在旧社会里,未婚少女均蓄辫,婚后始束髻。唯上述地区许多妇女,却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譬,以示决心不嫁,以独身终老...  相似文献   

3.
<正>一、自梳女与金兰契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所谓自梳女就是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女子。这一特殊风俗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出现在中国蚕丝业发达的广东顺德、番  相似文献   

4.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8世纪起,因受桑基鱼塘和缫丝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产生了一群相约不嫁的自梳女子,以后,此风逐渐兴盛,直至20世纪中期。自梳女经过特定仪式,自行易辫梳髻,誓言独身终老,并衍生出一系列特殊习俗。如今,自梳女目渐式微以至即将消亡,它对珠江三角洲的社会影响极其深刻,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女子自梳是盛行于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殊婚嫁习俗。中国旧时,未嫁女子的发式为梳辫,已嫁则为梳髻,一般在出嫁当日,由母亲或大妗姐等长辈为其改梳云髻,以示身份的转变。近代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女子,为抵抗封建婚姻的束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后,毅然选择独身终老。和出嫁一样,她们也通过一系列独特的仪式,白行易辫为髻,以此向社会表明不言婚嫁的决心,这种仪式被称作“自梳”或“梳起”,梳起的女子被称为“自梳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南方的苗、瑶、彝、侗、僮、布依、仫佬、毛难等民族中,解放前后曾有“坐家”或称为“不落夫家”的习俗。所谓“坐家”和“不落夫家”,就是婚后新娘立即返回娘家,不与丈夫同居。在娘家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不等,待新娘怀孕后才正式迁至夫家生  相似文献   

7.
番禺“自梳”始于何时已难确考。乾隆《番禺县志》载:“国朝百年来,番禺一邑,其所称贞女者,志不绝书。而其甚者,相约不嫁,联袂而死。”据此推断,“自梳”至少开始于清初。清代至民国则颇流行。清人张心泰《粤游小志》云:“此风起自顺德村落,后传染至番禺、沙茭一带,效之更甚。”光绪、宣统年间,番禺南村人口多达数千人,一年之中,“女子之出嫁者不过数人”,1909年“甚至无一人出嫁”,形成有人无出的畸形状态,自梳风气之浓,于此可见。  相似文献   

8.
清代广东"不落家"史料一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华 《民俗研究》2000,(2):191-192
关于福建惠安与广东顺德、南海和香山等地近代乡村中存在的“自梳女”和“不落家”习俗,自早期的林惠祥教授至七十年代的托普莱(Marjorie Topley)及近年的苏耀昌(So Alvin)、斯多卡(Janice  相似文献   

9.
自梳女是清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独特民俗。记者在深圳宝安沙井镇采访时,意外发现为数不多的自梳女仍然健在。她们在年轻时为何选择“梳起”?多年来靠什么生存?如今的生活状况和心态怎样?……  相似文献   

10.
和文臻 《民俗研究》2017,(5):120-127
通过对冰玉堂历史和功能变化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冰玉堂筹建、使用和重修的历史过程,也是自梳女寻求群体内部认同和社区认同的历史,展现出自梳女与地方社会的紧密连接。冰玉堂不仅是自梳女的居所和养老之所,也是自梳女灵魂的归宿,承载和融汇了自梳女的美德和历史,成为后人追忆她们不朽精神的生命空间。然而,随着自梳女生命走向终结以及后期的商业开发,冰玉堂渐渐褪去作为自梳女生命空间的意义,转化成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主控的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11.
《神州民俗》2007,(7):28-28
布朗族的两次婚礼是传统的“不落夫家”婚俗的一种表形式。在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这种习俗流传。 “不落夫家”是指结婚的当天或第二天,新娘必须回娘居住。过几年或生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再回婆家居住。新娘结束娘家生活回到婆家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这于举行第二次婚礼。  相似文献   

12.
年龄悬殊导致的感情生活不和谐。年龄悬殊表现在男大女小和女大男小两种情况。男大女小年龄悬殊主要由女子早婚造成。山西是全国平均婚龄最低的地区之一,而“早婚早得子”、“早嫁少赔钱”是早婚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改良风俗是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新桂系树立其开明进步形象的需要.在改革和废除女子婚后不落夫家、早婚、买卖婚姻和童养媳、封建迷信、奢侈排场之风等方面,收到一定成效,使广西社会风气有所改观,但革除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14.
一对或一群年轻人为了情和爱,以死来达到爱的目的的纳西族情死;男不娶,女不嫁,依靠“走婚”来到达爱情的彼岸的纳西族摩梭人;篝火边歌舞打跳,挑选心上人,相约在深山野外过夜来确定婚姻的傈僳族;一支尚未被人太多关注的独身女子群体,终身不嫁、远离红尘的斋姑娘……有热烈浪漫的情恋姻缘,也有淡化个体之“性”的宗教信仰,一齐铺展于丽江多情的大地……  相似文献   

15.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是写女子的,这些女子有未嫁之女、已嫁之女及娼门之女。通过白居易这些描写女子的诗歌,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这些一生都处于不幸之中的女子表达出了深深地同情与惋惜。  相似文献   

16.
台江县翁你河一带的苗族青年男女婚姻,自古以来由青年男女在“游方”场上通过对歌方式自由恋爱,婚娶形式分两种:一是夜嫁;二是日娶。夜嫁是男女双方通过“游方”达到情投意合,决定结偶之后,瞒着老人采取的一种突袭结婚方式。女子借口晚上去“游方”,乘便弃家连夜奔往男方家去。夜奔之前的一两天,女方将情况告诉自己最好的女友,并将出嫁须随身携带的衣服、首饰等藏匿起来。当夜,女子向父母谎称仍去游方,空手出门,然后由其女友将藏匿的物件设法带到游方场上,交与男方去迎娶的人们(陪同新郎迎娶新娘的伴郎,人数不定,但与新郎加…  相似文献   

17.
冰玉堂,取“冰清玉洁”之意,坐落在顺德均安镇沙头村鹤岭山麓,是沙头村在南洋当女佣的自梳女捐资兴建的敬老院。旧时的习俗,自梳女回乡后不得与家人亲戚同住,她们回乡后就只能在共同捐资的落脚点——冰玉堂相依为命,最多的时候这里曾经庇护了70多位自梳女。  相似文献   

18.
古今学者大都将《诗经·卫风·氓》说成是"弃妇诗"。这一说法实际上源于宋代朱熹以理学家的眼光读《诗》所产生的错觉。本文从《氓》诗内容分析入手,指出此诗是女子自述误嫁一品行恶劣之男子的痛悔,愤然与之断绝夫妻关系,并非女子被男子所抛弃。结合学者们对春秋时期婚俗文化背景的论述,认为:当时某些地区可能还残存着对偶婚的现象。故笼统地将《氓》说成是"弃妇诗"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时间     
萧放 《山茶》2009,(1):102-121
在我的老家湖北英山,举行传统婚礼的规矩是,嫁妆在下午抬到新郎家,新娘由娘家人送到半路,然后由新郎家派人打着灯笼迎接。新娘到达新郎家时,一定已是太阳下山之后。据说这是周礼遗风,今天当然被时人视为奇风异俗。其实“夜嫁”习俗源于古人的阴阳观念:下午是阴气到来之时,女性属阴,女性顺从阴性时间到来夫家,这是顺应天时的正确举动。  相似文献   

20.
吴昆 《文史月刊》2014,(4):27-27
俗语是由劳动人民创造并广泛流传的口语,简单而形象,但是由于俗语都是口口相传,有些俗语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误传。"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意思是说女子出嫁之后,无论丈夫怎样,都要严守妇道,跟随丈夫一起生活。但是不管怎么说,嫁给鸡和狗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这句俗语的原话一说是"嫁稀碎稀,嫁叟随叟"。稀是少年,叟是老年,古时婚姻大事一般由父母媒人确定,所以女性出嫁时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