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乡的桥     
正今年春节,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家乡的桥,因为爷爷打来电话说长乐桥"返老还童"了!我的家乡在溧水,那里是正儿八经的丘陵地带。有山——卧龙山,有水——卧龙湖,而真正出名的却是隐藏于山水之间的一座南宋古桥——长乐桥。爸爸自豪地告诉我,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长乐桥县东北二十五里。"这充分说明家乡的长乐桥至少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真的没想到,我的家乡竟有这么一个让我自豪的历史古迹。  相似文献   

2.
1956年6月我和李鸿庆同志受文化部文物局委托,到山东曲阜文物保管所协助清理文物、档案及查看古建筑。曲阜是春秋时孔子的家乡,这里有孔庙、孔林、颜庙、周公庙等,都是著名的古迹,此外旧鲁城遗  相似文献   

3.
高平 《丝绸之路》2008,(2):64-65
我愿享受现代生活,却不愿参观现代建筑。哪里有什么古迹、遗址之类,我是最爱去看、去寻的,这大概因为我喜欢回到历史中去想象吧。 2007年4月初,我有幸去长治度过了愉快而紧张的四天。愉快的是会见了以郭新民为首的“太行诗群”的朋友们,紧张的是在他们安排下看了许多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乡在广东一个小县城,没有报刊亭。如果要订阅报刊,可以让县里的两家书店代为订阅,或者直接去邮局订阅。我留意到书店摆放杂志的地方,有《南方人物周刊》这样一份杂志。  相似文献   

5.
(一) 1989年7月初,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博士候选人黄建淳来新加坡,为他的溥士论文《清朝捐纳制度与新马华侨社会之研究(1877—1912)》搜集资料。我带他参观新加坡华人的古迹庙宇,单就双林寺一处,我们前后去了三次,同时也访问了双林寺的创  相似文献   

6.
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历代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她拥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古迹。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她被完整地保存下来。随着1949年的到来,北京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古都获得了新生。在这一历史更迭、时代变迁的重大事件中,我作为傅作义将军的谈判代表,参与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全过程,从蓟县第二次商谈(第一次与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接头是在河北易县,崔载之先生去的)到通县的签署协议;从北平联合办事处的成立到和平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在青海省黄河之畔的一个土族小山村,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家乡十分偏僻而又贫穷,但我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当回到家乡,总要到黄河岸边散步放松,听听黄河的波涛声,确实有着情不自禁的高兴。今天,我已是两鬓白发的老人,屈指一算,离开家乡整整半个世纪了,往事像昨日刚发生的一样,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出来。约3岁时,年仅23岁的母亲因患肺病丢下我们兄弟三人离开了人世;4岁时,附近寺院的两位老喇嘛到我家里,说是我被确定为“灵童”,让我去寺院当活佛,爷爷婉拒道:“我孙子要念书,要念大学,要搞大学问……”;1949年入秋季节,我和…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六集大型纪录片《石景山——铁色记忆》先后多次在电视、网络上热播,激起了人们访名山、寻古迹,探索发现的兴趣。利用—天时间,去参观被誉为花园式工厂的首钢月季园赏花会,登首钢厂区内有"燕都第—仙山"美誉的石景山,探索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成为今春北京以及北京周边旅游的一大热门行程。  相似文献   

9.
佚名 《旅游》2012,(10):82-85
气侯宜人的初秋,正是去神农架原始森林探幽的好时节。八月份的最后一天,我随公司同仁一起去了一趟神农架——那有着神奇野人传说的美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汪潇溪 《江淮文史》2016,(3):127-132
正深深怀念起孟老孙起孟(1911—2010年),安徽省休宁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原理事长,民建组织内部尊称他"起孟老"。2010年3月2日下午,得到起孟老逝世的噩耗,心情无比悲痛和遗憾。3月7日随黄山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家乡悼唁团进京。我们冒着大雪驱车去起孟老家中慰问,市长宋国权代表家乡人民向起孟老的亲属表示慰问,并赠送了刻有"家乡人民永远怀念您"的紫檀木雕摆件,端放在灵堂桌上。我代表家乡民建会员赠送了红木座竹雕牌屏摆件。正面雕刻家乡的山、水、牌坊和马  相似文献   

11.
安化擂茶     
巴陵 《文史月刊》2009,(9):59-59
安化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梅山古邑,我常听母亲提起安化擂茶,也常听她念叨喝擂茶的繁琐,记得最清楚的是喝好擂茶,要去安化,才知道那些讲究和韵味。安化是我的家乡,在家乡呆了19年,我却没有好好喝过地道的安化擂茶,更没有做过深的品味。  相似文献   

12.
闫坤沐 《人物》2018,(1):174-175
P:为什么会对中国东北感兴趣,甚至跑到大荒地村住两年就为了写一本书? M:我是1995年作为“和平队”的志愿者来到中国四川的,两年后到了北京。写上一本书《再会,老北京》时,我住在大栅栏的胡同里,还在大栅栏小学当老师。学校里一些学生不能在北京参加中考,小学毕业就要回到家乡生活。我很好奇他们都去了哪里,所以想了解中国乡村的变迁。但我并没有找到相关的书.就想自己去写一本。大荒地村是我妻子的家乡,那里生活着她的一些亲戚.  相似文献   

13.
人事站     
《文史天地》2008,(7):69-70
斯大林死于谋杀;天子不与白衣同;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相似文献   

14.
“我前年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还表示想等天气暖和了再回金寨看看,没想到突然就走了。”金寨县委书记陆秀宗语气沉重地说道。四年前最后一次回乡据陆秀宗介绍,洪学智生前曾多次回到老家,最后一次是2002年5月。当年5月2日,已经89岁高龄的洪学智将军回到金寨。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洪老非常激动:“家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我很高兴。人到老年倍思乡啊,我始终牵挂着家乡,牵挂着家乡人民。”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民院1981年夏天,我即将读完武汉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到何处去?海军工程学院的当年战友来找我,要我"归队",可将原有的军龄、工龄连续计算,待遇从优,但必须去政治教研室。我在社会大学游荡多年,好不容易进了历史学名师的门,如果舍弃专业,对不起先生。考虑几天,我婉拒了。我试着向当时华中师范学院的领导提出申请,领导表示可以考虑。这时自己又突生顾虑:先父在华师声誉颇高,现任领导均看着我长大,余荫虽好,不可安享。  相似文献   

16.
延安琐忆     
到延安去 我本名周素珍,大家习惯叫我苏菲。我1919年5月出生,现在已经90多岁了。我的家乡在浙江省舟lU群岛定海县沈家门半岛(现属舟山市普陀区).我们家是一个大家族,生活也比较富裕。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陋室铭》我在高中时就读到了,如今记忆犹新,此刻仔细咀嚼,颇有深意。我家处在拉脊山脚下,地处三河间(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我曾为家乡的山而迷恋,为家乡的水而陶醉,那是一种乡愁,那是一段记忆。背靠拉脊山脉,饮着母亲河的甘甜乳汁,吃着河湟岸上种植的青稞大麦长大,我无力回报大自然的恩泽,只有虔诚地去祈祷,去祝福,去书写那山那水那会那花海。  相似文献   

18.
快讯     
《世界遗产》2014,(1):222-222
美国国务院2014年1月13日宣布,美中两国共同决定顺延—份旨在保护中国考古遗产的合作备忘录,美方继续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此举有利于制止中国文化遗产非法流入美国,标志着两国将继续在该领域深化合作,承诺进一步加强中国考古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丁东:您是哪年担任江青秘书的? 杨银禄:我是1967年底去的,1973年6月份走了。1973年8月份开“十大”,我已经去了学习班。学习班大概两个多月,我又休息了两个月。家也搬了,原来我爱人在钓鱼台工作,也不准在钓鱼台工作了。我们就住在钓鱼台的北边,那儿有钓鱼台宿舍。上边说我“有事了”,钓鱼台方面也不知什么事,就不让我爱人上班了。  相似文献   

20.
1940年,我时年31岁,在家乡贵州省遵义市当排军乡小学校长半年。接到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研究院总务长黄艮庸来信,邀请我去四川古蔺,同梁先生的学生潘崇理合办勉仁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