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以报刊为核心的传媒无疑是面向西方、东方的窗口。通过传媒看世界,其结果往往取决于报刊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读者心态及其社会地位,也与报刊把关者的媒介素养等密不可分。对国人而言,清末民初面临政治转型,其时报刊无疑是近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对社会架构有重大影响。分析近代报刊功能,离不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调适。  相似文献   

2.
中国史学与近代报刊在学术史上有着很深的渊源。19世纪初报刊传入中国,无论是学还是术都未臻成熟,必然要向中国传统学术吸取养分,且近代报人多有史学学术背景,由此形成近代报刊史家办报的特点。本文拟从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史论及良史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刚刚开过的讨论会,主题是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报刊的发达,是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近代新闻史的重要内容。通过新闻史的角度,理解近代报刊和近代社会的变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口。  相似文献   

4.
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开始近代转型。在诸多文学体裁中,寓言的转型最具典型意义。岭南报刊在寓言的近代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岭南报刊是最早译介域外寓言的中文报刊;第二,岭南报刊设立的"寓言"专栏,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寓言专栏,标志着近代寓言的文体独立;第三,岭南报刊是近代寓言原创作品发表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第四,岭南报人引导了近代寓言的发展与嬗变,对近代寓言的产生、传播、定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勾勒岭南报载寓言的发展概貌,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6,(2)
近年来,有关近代小说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考证以及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陈大康先生的《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六册)全面、系统地收录近代小说相关资料,包括小说篇目、小说作者及其笔名、小说广告、书刊价格等。笔者近期在阅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文献资料时,发现一些尚未被收录的近代岭南地区报刊小说篇目及小说广告,特对此进行辑补。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安徽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特点和报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为主题,与会学者交流了晚清、民国时期报刊与报人的个案探究,报刊、报刊舆论与社会历史变迁的互动研究,近代报刊生存环境与信息控制的历史研究,以及新闻传播观念史、新闻传播思想史的研究。同时,还对多学科交叉研究新闻史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着报刊利用程度不高的问题,浪费了图书馆资源,不能发挥功能。新报刊导读信息组织开发,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了报刊导读,方面了读者的阅读检索。本文主要从图书馆报刊使用现状入手,对图书馆检索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有针对性提出了信息化导读链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8.
邱捷 《民国档案》2003,(4):121-127
近代报刊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笔者想强调的是 ,对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来说 ,报刊更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在此 ,以研究清末民初广东社会经济为例 ,谈谈有关利用报刊 (主要是报纸 )的一些问题。(一 )众所周知 ,近代中国的报刊是随着西学东渐而产生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们既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 ,又是这个过程的比较全面和客观的纪录。报刊包括报纸、杂志及其他定期刊物 (早期报、刊没有明确界限 ) ,既有外国人所办 ,也有中国所办 ;既有外文报刊 ,也有中文报刊 ;既有官府及政党所办的报刊 ,也又比较纯…  相似文献   

9.
赵伟  虞文俊 《安徽史学》2010,(2):127-128
报刊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在剧烈变动的近代中国社会占有独特的地位.关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笔者认为以1949年为界,前后有两种不同的写作思路.1949年之前的报刊史研究水平最高的著作无疑是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该书以时间为经,报刊发展为纬,开创了以报刊为本体之报刊史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曾致力于报刊编辑事业,为改良主张呐喊,又以政论学术著称于世。他23岁开始跻身报刊编辑业,驰骋报坛20多年,一生创办编辑报刊十多种。他在长期的报刊编辑实践中,树立了学者编办报刊的典范,拓宽了报刊编辑思想领域,为中国近代报刊编辑事业发展建树颇多。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在近代图书馆事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此,结合梁启超的图书馆实践,从文献学、图书馆学方面论述了他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报刊史》是五十多年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阐述中国早期和近代报刊的发生、发展的专史。方汉奇著,198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书从唐代的邸报,一直写到“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前后一千多年,重点在近代部分。该书评点了大小各种报刊五百多种,报人近千名,是继1926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后的又一部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报业巨子,在中国近代报界驰骋20余年,是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立言者与重要立规者,本文将梳理梁启超的办报生涯,阐述其办报思想,并探讨其对青岛近代报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朝野人士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建设在清末新政期间逐步进入实践层面。广西藏书事业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在广西官绅的积极努力下,藏书事业不断发展,经过多方筹措,广西图书馆终于在桂林初步建成。广西图书馆的创办,是中国古代藏书楼西方化和西方图书馆学中国化的产物,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包括广西图书馆在内各省官办图书馆的纷纷创办,推动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社会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舆论的逐步开放,包括报刊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从无到有,在挫折中不断得到发展。近代报刊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其本身的运作也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诸多方面,因此,透过报刊所能看到的社会历史,不局限于报刊页面的呈现,更深刻的内容还隐藏在页面背后或页面之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藏书楼的价值和藏书家的功绩谈起,进而阐述了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以及当代图书馆功能差异,并对当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代报刊盛行,发表于报刊的诗文,在作者结集中,或原文收录,或被增删,或刊落未收.对于报刊文章的考察,既有利于确定文集中作品的发表时间,也有助于对作者思想演变的考查.本文就梁启超的情况为例,具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尽管显在的社会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对于促进中国近代报业的进步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容忽视的意义。这不仅表现在它直接影响了近代洋人的办报活动,还表现在它冲破了封建主义限禁,把报刊的近代化形式最早传入中国,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序幕。同时,它还首开“西学介绍”之风,并把基督教带到东方,客观上促进了中西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从事地方史志的研究工作,在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方面,须加强横向拓展,注意发掘和利用本地区以外的相关文献资源,才能做实做厚。从事广州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史志研究,同样如此。固然要立足本地,要充分利用保藏在广东省及广州市档案馆、图书馆、方志馆、文史馆、各类博物馆以及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图书馆里的大量文献史料:同时更要注意发掘分散于外地各类档案馆、图书馆保藏的档案和报刊。这些文献中载有许多有关近代广州各个方面的资料,以之对照、核查及补充本省市保存的文献资料,可以使我们的学术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内容更为丰富,重构的历史更为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20.
张元济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以此,文章结合张元济生平,论述了他的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并身体力行地从事图书馆实践活动,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