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丧归是先秦礼制的范畴之一,“归”即馈赠,也即生走向死者馈赠物品,它屡见诸文献并有其具体的内容和严格的规定。从两周有铭铜器看,有相当一部分属丧归之器,因此,丧归制度至迟在西周已成定制,进入东周以后仍奉行不替。据《左传》隐公元年载:“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又《左传》昭公三年载:“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上吊,大夫送葬。”由此而见,死者因身份不同,参加丧归的应各有其序。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礼制的轨约,丧归制度在各诸侯国之间并不因战争而失序,…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戍边或服徭役的地方都设有服丧人员的管理机构.服役期间,如果遇父母、大父母等亲属死,他们都要以令取宁,宁毕要销假;在丧期方面,西汉初期规定父母、妻丧为三十天,祖父母或者同产兄妹丧为十五天.汉宣帝之后,丧期有所延长,规定葬期为三个月,但是葬毕就要服役.如果服役期间这些人死亡,在归葬、袭敛、,賵赙、祭祀等方面,汉代也有详细的礼制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在死者手中放上的玉器,或其他器物,称之为“握”。古人认为,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及权力。生人不愿死者空口而去便有了“唅”,不愿死者空手而去便有了“握”。灵魂不灭的信仰使得慰藉亡灵的厚葬之风产生,死者生前所拥有、喜爱的物件也由此葬入了墓中。《仪礼·士丧制》云:“握玉手用玄熏,里长尺二寸,广五寸,牢中旁寸,著组系。”这就是说,用长一尺二寸,宽五寸的红黑色织物包裹东西,握在死者手中,并用丝带捆紧。《释名·释丧制》“:握,以物在尸手中,使之握也。”握玉是指死者手中所握的玉器。山西汉墓出土的遗物中,常可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丧葬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按照学界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丧葬的物质文化层面,即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物质文化面貌,甚至某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中以“物化”形式体现的丧葬内容,如葬所(包括坟地和墓穴)、葬具(棺、椁、殓尸用具)、随葬器物等;其二是丧葬的制度文化层面,主要是指丧葬礼制风俗以及某些少数民族“依俗行丧”的不成文法等;其三是丧葬的精神文化层面,亦即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灵魂观念、祖先崇拜、宗教信仰等当时人们的精神文明状况。  相似文献   

5.
岳南 《名人传记》2022,(8):21-27
1962年5月19日,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七十三岁。当时的祭文用“天之将丧斯文”来追悼他,而教育界以“原子开新运,士林哭大师”来怀念他。梅贻琦去世后,被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中国教育界一代名宿,连同一个伟大的灵魂,就此长眠于地下。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凭吊哀思,不由得想起这位老校长的一生,想起那些铭记于心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史前碎物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我国史前时期的碎物葬划分为用碎物陪葬、殓葬及祭奠三大类型 ,并分别用考古发现较为详尽地举例说明。在文后又对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如认为碎物葬中碎物的意图应是避邪和为死者享用两者兼而有之 ;碎物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碎物葬的时空分布规律等。  相似文献   

7.
送丧歌     
纳西族老人去世后的当天晚上,死者的亲人和村里的乡亲都来到灵堂向死者告别、举行隆重的葬礼仪式,并请达巴吟诵传统的《送丧歌》。这里选发其中的三首歌。一、安慰死者穿氆氇的藏族是大儿子,住的是帐篷,种的是青稞;收获的青稞哟,做送鬼祭神的贡品,祭神送鬼是为了治你的病;我们做贡品本希望把你的病治好,谁知贡品却成了催你回家  相似文献   

8.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个故事说的是在秦始皇时代,有位善良的村妇孟姜女,她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筑万里长城,孟姜女为夫千里送寒农,方知其夫因劳累而死,葬于长城下。孟姜女悲愤不已,哭于长城下,城墙为之倾倒,孟姜女得见其夫尸骸,投海而死。这个民间故事歌颂了一位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妇女。因而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孟姜女也深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今山海关东13里的望夫山上仍有孟姜女庙。有的读者以为孟姜女胜孟名姜女。其实地既不姓益也不叫姜女。这个故事也不是发生在秦始皇时代。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9.
魏晋薄葬论     
沙忠平 《文博》2001,(3):30-34
伴随着史前原始风俗习惯而产生的丧葬习俗,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便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围绕死者而展开的各种丧葬活动,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又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方面,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深邃的丧葬文化的内涵。与“举凡生之所用之器,皆为死后从葬之物”的秦汉时期的葬制相比,持续其后的魏晋时期的葬制则显得较为俭薄,给人以革古鼎新之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风俗习惯各处不同。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保留着古老的习俗。安徽省潜山县农村的二次葬就是其中的一例。 一、枯柩葬 潜山县农村现在流行的葬法,与一般汉族地区常见的方式迥异,它要分先后二次进行,地点有墓地、坟地之别。第一次是对遗体的处理,当地称之为“枯柩”。其过程包括停尸、出殡、枯柩,我们概括称为枯柩葬。  相似文献   

11.
岩洞葬是一种将死者遗骸置于天然溶洞内的特殊葬俗,广泛流行于黔贵山地。贵州是岩洞葬与悬棺葬的分野之地。贵州岩洞葬主要时代为唐代以降,迄今已发现近百处。岩洞葬是环境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祖灵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代贵州岩洞葬是研究这一古老葬俗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2007,(12):35-37
地处六盘山腹地的宁夏隆德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意蕴丰赡的隆德婚俗。隆德汉族的传统婚俗大体要经过央媒、允亲、议聘、定亲、送节、商量话、送婚书、迎娶、占床、婚礼、换盅、暖床、闹洞房、挽髻、回门、住十等过程,处处体现着传统。  相似文献   

13.
墓葬,也就是"坟墓",是生者为死者所营筑的栖身之所。它不仅是死者灵魂的栖居之地,也是生者依据现实世界的模式为死者设计的另一个世界。如同生者的世界,死者的世界一样精彩纷呈,随墓主人而葬的随葬品通常表示着墓主人生前对这些财物和生活方式的占有性质,  相似文献   

14.
简述帝王陵墓的殉葬、俑坑与石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居死葬,自古皆然。我国古代的丧葬礼制与死者生前的社会生活关系紧密,因此,历代墓葬成为考古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帝王陵墓又为历代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据所看到的帝王陵墓的殉葬、俑坑和石刻材料,对其葬习和演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世家大族墓葬随葬弩机是近承东汉、远溯《周礼》的一种葬制,意在表示葬以殊礼的大丧之礼。它是世家大族政治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16.
敦煌写本葬书P.2831《卜葬书》中的麒麟、凤凰、章光、玉堂是四吉神兽,与刑戮、龙煞、兽煞、地祸、死丧、天狱等凶煞组成十大神煞,在六甲八卦冢方面用于卜定吉穴,坟墓的高低和墓穴的深浅(丈尺)也要合这四吉神兽方吉,在亡人下葬时麒麟等四神兽还有引道、跃途、启路、回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解放以前宾县的庙宇、道观和教堂为数众多,有据可查的,就有五十多座。修建时间最早的于明朝末年,兴盛于咸丰、光绪年间,衰败于伪满洲国的战乱时。土地改革时,和尚、尼姑、道士全部遣散,房地产收归国有,后房产大部拆毁。宾县庙宇的规模、数量以及香火的兴盛程度,都远远高于哈尔滨和黑龙江省各地,有据可查的兴隆寺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位于宾县城宾州东枷板站(现宾安镇)东门外。当时的蜚克图、苇子沟(宾州建制前的称谓)枷板站在康熙末年就已建重要驿站,到乾隆时已是居民近千人的集镇了。穷打仗,富修庙,可见当时(清·光绪之前)的宾县一带是黑龙江一个相当富足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了。  相似文献   

18.
史前居室葬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前宗教是史前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了解前者便不能完整地把握后者。在史前宗教中,葬俗尤其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事实上,有关葬俗的研究,前人已经做过不少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不过,对于居室葬(即在居住面地下埋葬死者,使生者与死者同“居”一处)的研究文章还不多见。考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我国很少发现居室葬;另一方面是我国古代绝少这种野蛮的葬俗,从而造成了我们对它的忽视。假如对居室葬进行历史的考察,我们将发现它是人类最古老葬俗的一种,并曾广  相似文献   

19.
考古资料反映的汉代丧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札是封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汉书·礼乐志》载:人性“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丧礼与丧俗在概念上不同,前者是统治阶级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丧葬制度,用来分等级、别贵贱。后者是指民间广为流行的丧葬习俗。丧俗虽然受到丧礼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制约,但由于不同的地区在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加之长期受到传统的习惯势力和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在丧俗上也就有所不同。统治阶级虽然制定了严格的丧礼制度,但只对上层  相似文献   

20.
史前棺椁的产生、发展和棺椁制度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考古发现可知,使用木质葬具(椁或棺)盛殓死者进行埋葬的现象出现较早,逐渐演变为成熟的棺椁制度,成为当时社会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做法与史前时期的社会分层存在着同步发展的迹象。因此,系统地考察史前时期棺椁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棺椁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礼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