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莉 《文史月刊》2009,(4):71-71
《古泉杂咏》是清未叶德辉所著的论泉绝句集,共有200余首,读来颇长见识。近日读到一首:“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的诗,很是奇怪,钱币难道也有男、女之分?  相似文献   

2.
《古泉杂咏》是清末叶德辉所著的《论泉》绝句集,共有200多首,读来颇长见识。近日读到其中一首诗:“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笔者很是奇怪,钱币难道也有男、女之分?  相似文献   

3.
这是集历代诗人咏宁夏的诗词名句重组的一首词。它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宁夏历史地域文化边塞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提示:新疆红钱宝迪当八钱的重量仅为宝伊当四钱的四分之一,而币值却大出了一倍。宝迪当八钱与宝伊当四钱在币值和重量上不一的问题,一直令红钱爱好者迷惑不解。笔者通过对自己收藏的实物进行比较、分析.再结合各种史资研判和推理。结论为:成丰五年(1855年)新疆当局巧妙利用大钱改值的机会,推动了南北两路钱法统归一律的币制改革。宝迪当八钱就是这次币制改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对战国齐圆钱的面文 字(见图),长时间以来学术界都释为賹字,并无异词。这是根据《说文》“ ,籀文嗌”而认定的。应当说,对字形的这种辨识是正确的。然而,用賹字解释圆钱面文,尽管有多种说法,却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试重新说之。  相似文献   

6.
事件:一日,丈夫拉开抽屉想拿他放在里面的100元钱,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了。“你拿抽屉里的钱了吗?”丈夫问。我正忙着自己的事,头也不抬地说:“没有。”这时,丈夫发现坐在一旁的女儿一声不吭,神情紧张地望着他,就问:“你拿了没有?”女儿还是不说话。  相似文献   

7.
“供养钱” 一词最早出于清戴熙《古泉丛话》,此后又不断有人探究,并认为供养钱源于元代。笔者根据十几年对辽钱的收藏、整理、研究认为:人们对供养钱的认识和研究确是从元代开始的,但元代供养钱并不是我国最早的,供养钱在辽代便已存在。  相似文献   

8.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有“通钱”一词,凡三见.一八一简:“邦亡来通钱过万,已复,后来盗而得,何以论之?以通钱.”文物出版社平装本注云:“通钱,疑指行贿.”以下二条,注文便都是按行贿解释的.但细究起来,将“通钱”解释为行贿其实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有个“肮脏小秘密”:中国人已经成为它们最好的顾客,但它们却一直多收中国人的钱。  相似文献   

10.
胡大雷 《文献》2007,(3):17-23
一、徐妃为《玉台新咏》撰录者又一佐证 先师詹锳《〈玉台新咏〉三论》据《玉台新咏序》叙一丽人,"细考文意,知一后宫贵人失宠之后,长日寂寥,此编(指《玉台新咏》)乃为其排遣而作"①,我伸扬先师之论,作《〈玉台新咏〉为梁元帝徐妃所"撰录"考》②,主张《玉台新咏》为梁元帝徐妃所主持撰录.  相似文献   

11.
李乔 《炎黄春秋》2006,(8):57-59
明末崇祯年间,常熟有个叫秦兰徵的秀才,写了一百首宫词,题日《熹庙拾遗百咏》,咏明熹宗天启年间的宫廷史事,其中有一首云: 星名次第列银光,点将标题当饮章。 圣主青年方好武,卷头先问李天王。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资本主义”的定义何顺果李伯重先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资本主义萌芽情结》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一词,尽管是当代世界政治语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术语之一,但涵义却一向不很明确。”并说:“最令人惊诧的是,马克思本人从未使用过这个词。一直到二十世...  相似文献   

13.
《文史天地》2012,(9):94-94
“半斤八两”一词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这一词语的来源有二。 一说东汉时流通三种货币,分别是黄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中五铢钱又简称钱。将一千个五铢钱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通常,一吊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七十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而一斤有十六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  相似文献   

14.
所谓扑满,就是今日小孩子玩的存钱罐。扑满在历史上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扑满又有“悭囊”、“闷葫芦”或“储钱罐”等称呼。范成大在《催租行》里咏道:“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可见这东西至少在宋朝时候还极普遍。又因那时候的扑满都用砂陶制成,只有人口而无出口,所以存满钱币之后,都要将罐子打破,才能取出使用。  相似文献   

15.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所铸唐朝第一个年号钱乾封泉宝,钱文旋读,系仿武德四年的开元通宝(两种读法:唐石父先生考为开通元宝,钱界约定俗成作开元通宝),径寸,重二铢六分,以一当十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分)。由于大小轻重只增二分,却比价过高,百姓拒用,引起流通紊乱,不久即废。《吴泉说》云:“乾封二字出《史记》,音乾湿之乾,非乾坤之乾”。该书未能道明其中的寓意,倒是乾(qian)封一词读起来让人觉得爽口。  相似文献   

16.
孟享  耿艺 《中华遗产》2009,(1):24-45
在中国民俗中,有关“钱”的习俗众多:过节有压岁钱、七夕钱、民间有避邪钱、吉语钱,人们用“钱”镇宅,借“钱”祈平安,诸多现象似乎能归纳出一个结论:“钱”有“神力”。那么有没有一位“钱神”?他又是谁?我们试图通过深入的探究来寻求答案,也希望大家共同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咏“打杂工”──为周巍峙80寿诞及其“自嘲诗”而咏张非(编者按)音乐家张非同志,在巍峙同志80寿辰时不在国内,最近寄来了为巍峙同志贺诗一首,现补刊于下:艺海一船夫,文坛老尖兵。踏波六十载,浮沉任东风。勇于负重任,开路当先锋。抗日战敌后,救亡吼歌声。回...  相似文献   

18.
《湖南文史》2009,(12):58-58
小职工们望穿了眼珠才拿到的遣散费,我们的省参议员先生却很快地拿到了六十元光洋,逃之夭夭。今晨当他们敲着光洋时,一面说:“这是分最后一次赃,也是发最后一次横财。”分到走路钱的有……(以下33人名,从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古钱有两大类.一是历史上曾经正式流通使用过的货币,古钱学家称之为“正用品”:二是历朝历代货币文化的衍生物,诸如:吉语钱,宫钱、赏钱、花钱、游戏钱、庙宇钱、厌胜钱、瘗钱、冥钱等等。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虽然不行使货币的职能.但材质、器形、  相似文献   

20.
何淡如,清末广州人,以作谐联而闻名遐迩。其咏世态之谐联,深受大众喜爱。 世事若鸣锣,只为钱多开口响; 人情如击鼓,每因皮厚发声高。 两个比喻句,兼及双关之义,并且深含哲理,又是修辞之警策,加上对偶之形式美以及比拟之联想美,确属绝妙修辞。评论家认为,作者对社会的丑态,洞若观火,腹中之气,用快言快语,一泻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