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其玉米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已全国领先。玉米的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增加玉米的产量,必须保证玉米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在播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大要素投入量等方式来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下面根据黑龙江省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玉米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主要是针对玉米早期、中期、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的,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工作,掌握管理要领,对玉米种植进行科学管理,对于促进玉米产量的不断提升,促进玉米品质的不断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月红 《神州》2020,(1):236-236
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种植的玉米品种众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本文对玉米种植过程的管理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可靠的建议,以促进玉米种植和农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4.
张亚丽 《风景名胜》2021,(8):0190-0191
玉米作为中国居民食用的一种基本粮食作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良好的工业市场前景,被许多种植者选择种植。但是要想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以及产量,种植户就必须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做好土壤和肥料的结合管理。因此,文章主要对玉米种植工程中开展土壤和肥料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地处湘黔边境,素有“黔东要塞”和“千里苗疆门户”之称,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自古产竹,且品种多样,白竹、水竹、斑竹、绵竹、楠竹等都有。县境内有“万亩竹海”之称的贵洞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因竹林面积广大,产量丰富,品种齐全,由此形成了三穗丰富多彩的竹编文化。  相似文献   

6.
穗澳两地的文化交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两地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为培育和发扬岭南文化作出卓越的贡献。澳门回归后,穗澳两地的文化交流将更为频密。下面笔者试图就穗澳文化交流的历史与前景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同时,也希望能为穗澳文化交流研究提供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7.
在“大跃进”的高潮中,许多离奇荒诞的“科学发明”纷纷见诸报端:广东新会县共青团员周汉华,采用水稻与高粱杂交创造出远缘杂交的“成功经验”。这种水稻“茎秆粗大得像小指,剑叶又长又硬又阔,比普通禾苗宽一倍多,根群扎得特别深和发达,谷穗达9寸多长,一穗分12至16个穗枝,大穗达400多粒谷,平均每穗也有300粒。这个品种在杂交前穗长只6寸,每穗仅120至130粒”。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史志》2011,(15):66
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地处鹤岗市、萝北县、鹤北林业局交界的三角地带,是宝泉岭分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下辖8个管理区、29个作业站、2个农业服务单位,总人口2.7万人。农场耕地44万亩,以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及经济作物为主,年粮豆产量达20.7万吨。星光璀璨的宝泉岭,被国家授予生态农业示范区、绿色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玉米、番薯集中产区和一般产区的数量标准,探讨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山东东部地区玉米、番薯的分布特征,阐明了玉米、番薯以竞争的方式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以及南方和北方的玉米、番薯不同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与南方的玉米、番薯发展模式不同,在北方,两种美洲作物以竞争的方式排挤了原有作物,并导致作物结构由多样性渐趋向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10.
六、关于国民党“行政院”由广州逃迁重庆、成都之记载阎1949年10月11日记“:偕财政部长关吉玉由穗飞台北,谒蒋总裁。”10月13日记“:李代总统由穗飞桂林,行政院各首长由穗迁重庆。”10月15日记“:偕关部长由台北飞重庆,宣布政府正式在重庆办公。”10月16日记“:加大地方权责案  相似文献   

11.
穗澳两地优秀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星  杜莉 《旅游科学》2008,22(1):71-74
穗澳两地的优秀西洋近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两座城市的建筑风貌和鲜明个性,有着显著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对穗澳两地优秀西洋近代建筑进行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后勤工作后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方感”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等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评估了在穗非洲移民对广州的城市感知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基于研究提出的五维地方感评价体系,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①在穗非洲移民对广州地方感的五个维度的评价中,呈现出“地方满意度>地方依赖>地方信任>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的总体特征;②在穗非洲移民的积极地方感主要是通过广州的物质和资源环境构建起来的;③在穗非洲移民的消极地方感则主要是通过地方信任、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等精神维度的交流形成的;④在穗非洲移民地方感的形成路径有积极地方感和消极地方感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边界并不是很明显,有比较强的流变性。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中国的跨国移民及其地方感研究进行了拓展,为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荷花 《神州》2012,(24):238-239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强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锈病在局部地区也发生较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保证玉米正常生长,从早从快防治玉米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三穗县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湖南省新晃县交界,西、南、北分别与本省的剑河、天柱、镇远三县接壤,因一禾有三穗而得名。三穗交通发达,运输便利,320国道、304和305省道在县城交汇。  相似文献   

15.
张祥稳  惠富平 《史学月刊》2007,(10):34-38,72
16世纪初玉米由美洲传入我国。清代中晚期,玉米在我国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范围内不宜传统五谷的山田坡地获得普遍推广和大规模种植。促成此期玉米在我国山地广泛种植的主要动因有四:一是玉米耐旱、耐寒、喜沙质土壤,生物特性适合山地的气温、水利和土壤条件;二是清代乾、嘉、道时期垦荒政策的刺激;三是山区外来人口对山地所有者的利益诱惑;四是市场对玉米的逐步认可和在价格上对玉米生产的刺激。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在明中晚期时已传入甘肃,甘肃是当时较早引入玉米的几个省份之一,但直到清康熙朝,才开始加快传播速度和加大种植面积,直到民国时,得以在全省普遍种植。本文通过对玉米在甘肃的种植和传播时间、路径及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进而总结其对甘肃作物结构、社会经济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车辆顺着逶迤的山道颠簸向前,两旁荔波喀斯特峰丛呼啸而过。惊鸿一瞥间,发现峰丛间的坝子、山坡上略和缓的阶地上,主要种植了两种作物——水稻和玉米。平整的水田中是已经微微低头的水稻,再有半个月就将迎来丰收的季节。而玉米则种植在坡度略大的位置,或者水稻田的田埂附近,个人猜测,那是因为玉米更为耐旱的缘故。贵州乃至荔波种植玉米的历史,应该不会超过500年,因为这是一种来自美洲的作物,哥伦布于1492年才发现美洲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的玉米种植史研究范式不同,本文从气候突变、山林经济角度分析清代浙江省玉米种植史料的生成,认为乾隆末年和嘉庆年间的几次洪灾促使地方官员和士绅提出玉米引发水土流失的观点,道光年间降雨量增多又推动其形成更为完整的玉米为害表述体系,进而影响地方志的书写。清代江南木材需求量扩大,繁荣了浙江山区的杉木种植业,推动棚民采取刀耕火种法和林粮间作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玉米也因具有根系发达、穿透力强等特点而取代传统杂粮成为新的"花利"作物,承担起维系劳资双方利益分配机制的功能,但却没有成为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更不会直接促成大规模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9.
穗东明珠 南国佳志──喜读新编《增城县志》傅能华增城地处岭南、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居广州市东郊,素有“穗东明珠”之称。增城县设治较早,自然环境优越,人民勤劳,物产富饶,经济文化发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1994年增城撤县建市,...  相似文献   

20.
逆光薄雾中,我看到山脊上矗立着一座座大小不一、层叠起伏的羌族碉房。在顶层的平台上沿石墙垒着一圈圈黄澄澄的玉米垛,那玉米垛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顶顶金色的皇冠戴在石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