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明  李鹏 《神州》2014,(18):34-34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发生改变,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担忧,文章围绕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借助一些技术手段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正迈向信息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势不可挡。网络对人们有着十分强烈的吸引力,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日益增多,网络对大学生的知识观、人才观、学习方式、思想品德、心理发展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柴生高 《黑龙江史志》2012,(12):54-55,61
<正>地方精英理论是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Mills)认为,"精英"是指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确切地说,是指少数高智能的人们,他们居于社会上层,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并运用大量社会和政治权力,以此与大众相区分。[1]民国时期,地方精英实际上在地方舞台上(县、尤其县以下)起着支配作用",地方精英具体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宛西[2]精英,应包括自治领袖、民团首领、基层区镇保长中小学校长,以及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网络是现代科学术技快速发展的重要产物,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外在体现。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主渠道作用。在现代生活的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的认识、重视、保护、利用,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的出现的确是人类生活的一次巨大的变革,网络这种特定的虚拟环境和传播速度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在使用方面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信息具有即时性,但是在  相似文献   

5.
张威 《神州》2013,(14):175-175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在网络强势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的同时,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所具备的交互性、即时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网络生态危机以新的姿态随之而来。一、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网络强势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的同时,网络道德也以新的姿态随之而来。就道德构成的三个部分,即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角度分析,网络发展主要带来的伦理问题有:道德意识方面,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规范方面,传统的评价行为善恶是非的基本价值尺度不再具有普遍  相似文献   

6.
杨瑾 《神州》2013,(24):167-167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人们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使网络信息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不断规范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7.
袁岳  杨宇光 《神州》2012,(30):167-16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网络信息。网络信息的发展也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网民中,大学生这一群体占到了30%以上,大学生上网率在80%以上。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有的大学生选择积极的、健康的,而有的大学生则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影响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要给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重视,开拓新的教育思路,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徐颖 《黑龙江史志》2011,(11):29-30
<正>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档案信息服务依托网络技术的发展正以崭新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档案馆履行自身职能的方式也在发生着较大改变: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  相似文献   

9.
"民俗精英",专指那些仅限于在特定民俗事象中具有明显的话语权和支配力,并且实际引领着该项民俗的整合与变异走向的个人及其组合,与"地方精英"在一个地方的多项甚至全部事务上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有很大不同。事实上,民俗精英的组合是松散的、非实体的,他们之间既互相联合,又充满纷争,总是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山西洪洞羊獬村一个名叫"三公主"的神明兴废历史,就明显呈现出民俗精英的这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智姝 《神州》2013,(11):23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开始进入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并且逐渐的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网络购物就是一种。可是,网购却也存在着很多风险,包括支付风险、质量风险、服务风险以及交付风险等等,因此,本文对网络购物风险分析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如今,网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高度普及,人们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量远大于其他渠道。但是现在,网络在我们身边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许多家长都反对孩子上网;媒体中关于网络的报导也几乎都是负面的,像“为了上网而离家出走”,“为了上网去偷抢拐骗”等等。人们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甚至惧怕网络。这样,就制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例如: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人格冲突突出,网络价值观念模糊……所以网络德育需要走进大学生活,可以通过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有利时空;提高网络主体素质,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等方式方法,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13.
蒋红芳 《沧桑》2010,(1):201-202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例如: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人格冲突突出,网络价值观念模糊……所以网络德育需要走进大学生活,可以通过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有利时空;提高网络主体素质,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等方式方法,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14.
正智能手机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手机上资讯、社交和娱乐也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让捧着手机的人变成了"低头族"。实际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好手机上的健身软件,不仅可以脱离低头一族,还可以重新回归到健康的生活之中。每年春节过后,网络上总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不减肥,一年徒伤悲。随着健身这门运动项目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如今单纯的"瘦"已经不再是人们定义美的唯一标准。时下的年轻人,更是将  相似文献   

15.
李天虎 《神州》2011,(9S):126-126
人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希望,就有了进取的源泉。然而,大量非经济困难学生厌学辍学现象的发生警示我们,一些学生存在着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大任的教师,应该用心去点燃学生心灵的希望之火,让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6.
地名的起源非常古老 ,自从出现人类社会 ,地名就因人类生活的需要应运产生。起初 ,人们过着部落生活 ,彼此隔绝 ,活动范围狭窄 ,对于自己居住的地方 ,作为记号 ,记住特征也就可以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 ,彼此接触频繁 ,活动的内容逐渐丰富 ,所用的地名也就由少变多 ,由简单而复杂。虽然当时尚无文字 ,没留下明确的记载 ,但从古遗址发现的石刻和壁画中 ,仍可辨识出地名符号的雏形。从文字记载上考查 ,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中 ,就可以找出大量的地名。“兖州”这个地名 ,最早就出现于《尚书·禹贡》篇中。书中说 :…  相似文献   

17.
马婷婷 《神州》2011,(9):101-1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语言、文化等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新奇的语言形式通过网络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本文就这一文化现象试分析2010年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评奖向来是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在人们的直觉中,诺贝尔奖得主都应该是专业技术上的精英和道德品质上的楷模,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9.
陈娟 《神州》2020,(1):29-30
当今时代中很多人都开始享受生活,不再像以前一样只关注实用的问题。审美与实用共同体现在一个产品上,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趣味性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茶具设计就需要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让茶具更加具有艺术性、创新性。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茶具的发展和市场状况变得越来越好,人们对茶具的要求不仅是功能更多的延伸到审美。很多方面的设计都影响着人们对茶具的选择,其中茶具的外观、材质、色彩和使用方式是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本文则对这几个方面的趣味性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被精英阶层视为文学艺术的东西,对于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而言,往往首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着实际的作用.因此,在探寻这类作品形式和内涵的意义时,需要将其置于广阔的背景中,注意其与总体的文化系统的整合和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