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他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教授,也是唯一一位教授,曾被誉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他叫姚名达,1925年7月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1934—1937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法教  相似文献   

2.
据季羡林先生的得意弟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回忆,季先生小时候学习严重偏科,在考入清华大学时,数学只考了4分,而他的第一志愿填的居然是数学系!真令人难以想像。但就是这个分数,竟然被清华大学录取。不计分数,破格录取人才,在"厚德载物"的清华大学招生史上并不是新鲜事。当年的头号"读书种子"钱钟书,1929年报考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数学只考了15分,但他的英文、国文成绩都是第一名,英文还是个满分。  相似文献   

3.
正1932年9月3日上午11时许,张宗和与"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四姐张充和等亲友在苏州火车站一一握别,准备乘车北上,"心里有些说不出的味道,不知是喜还是愁"。因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此次远行,张宗和即将在清华园开启他的大学生涯。当年与张宗和一同入学的新生中,还有后来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等职的蒋南翔。一、刘文典:"学校里怕是他最爱国了"9月7日,张宗和由三姐张兆和陪同,前往清华大学报到。未来的"中国光学之  相似文献   

4.
施蛰存道歉     
正1937年9月,施蛰存因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的鼎力推荐,应聘到由数学家熊庆来任校长的国立云南大学文史学系任教。这标志着他由作家兼编辑改行当大学老师。最初,学校安排他教一年级国文、历代诗选和文选。他认真备课、编讲义,传道解惑,循循善诱,颇受学生欢迎。在云大师生眼中,他和蔼可亲,时常"清衫一袭,颇为潇洒"。有一次,矿冶系学生徐祖耀上国文课时打瞌睡,被正在上课的施蛰存叫醒,让他读一下刚才所  相似文献   

5.
人名联趣     
陈章 《文史天地》2007,(11):46-47
传说,陈寅恪任教清华大学时,有一次考试出了这么一道小题目:为"孙行者"作对联。他自己的答案是"胡适之",结果有位学生对"祖冲之",陈寅恪觉得比自己对得更好,赞许有加。此事传为佳话后,有学者撰文认为,从平仄的角度,此联若对清代训诂学者、嘉庆进士"王引之"更佳。其实,人名联对到这种程度,平仄应该不是很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正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命名者。他在清华大学校长任上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功却无法抹杀,他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也是清华校风学风的奠基者。处世为人:大度豁达新文化运动期间,吴宓曾与罗家伦有过笔墨官  相似文献   

7.
正"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你去哪里,就表明你的心性是怎样的。我宁愿相信,我与图拉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是有缘的。前世我们仅仅是擦肩而过,只因我500次回眸,换来了他的一个转身。一次邂逅,半个偶然。因大学时期对托尔斯泰惊喜的阅读,我便开始不断地想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了。托尔斯泰晚年在日记中  相似文献   

8.
正民国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爱喝酒,且酒量很大。一次,在成都,梅先生的故旧与学生设宴招待梅贻琦、郑天挺、罗常培三人,朱自清也被邀请陪坐。梅先生一口气痛饮了二十杯高度白酒还没醉。李济曾专门著文说道:"梅先生在宴会中饮酒总保持着静穆的态度,我见过他醉过,但从没见他闹过酒(耍酒疯),这种‘不及乱’的态度令人尊重。"梅贻琦的助手孙观汉也说:"我从没看  相似文献   

9.
童念张 《环球人物》2013,(19):71-73
北京清华大学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两所大学一脉相承,新竹清华的昆明湖、蒙民伟楼等,都是延续老清华旧名。两所清华有相同的校训、校歌、校徽,"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梅贻琦在北京清华做了18年校长,又到台湾新竹清华做首任校长,一当就是6年。之后的13位继任者中,一小半都是清华校友。现任校长陈力俊则属于另一半"外来者"。他今年66岁,是知名物理学家,从事电子材料的研究。他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做完博士后研究后返回台湾。当  相似文献   

10.
考入北大成为胡适、陈独秀的学生 罗家伦(1897-1969年),号志希,浙江绍兴人,出生在江西南昌.他是五四领袖之一,不仅首创"五四运动"一词,而且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更是一位学贯中西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并不能盲从西洋,我们也不能迷信中国."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2015,(7)
<正>"我将尝试发起另一次转变,建立一种新科学,使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能被计算出来。"——斯蒂芬·沃尔夫勒姆不羁的天才少年沃尔夫勒姆对世界的挑战并不仅仅局限于人工智能上,这从他的求学经历就能看出来。1959年出生于伦敦的斯蒂芬·沃尔夫勒姆(Stephen Wolfram)是犹太人的后裔。10岁,沃尔夫勒姆便立志做一名科学家。不过,在成为科学家的道路上,他走得并不顺利,或者说,是自己与培养自己的摇篮不太搭调。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在抗日战争中,组织、指挥、参加了八路军主力到山东之后的第一次战役性战斗,取得继平型关大捷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和沂蒙军民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他从"门外汉"到氢弹、原子弹试验基地司令员,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他是中共军队中的武林高手,功夫甚至不在许世友之下……他就是强渡大渡河"第十八勇士"、开国中将孙继先。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酷爱运动,却不喜欢出国。朝鲜的金日成主席、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印尼的苏加诺总统,以及非洲、欧美等国家的许多政要曾不止一次地邀请他到国外访问,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一次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2月27日,一次是在1957年11月。 第一次访问苏联,成行于新中国成立后仅仅两个多月,国内事务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救过他的命;在廷安保卫战中,他曾和毛主席在一个窑洞睡过觉;在北京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上,他单独和毛主席合过影;在抗美援朝中,他是志愿军阵亡的20名团长之一。四川省苍溪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曾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8万人口的苍溪,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并孕育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本文讲述的苍溪籍传奇人物邓仕均,是一位参加过腊子口、山城堡、平型关、保北等100余次战斗的勇士,是一位12次负伤,9次获"战斗英雄"、"生产模范"、"工作模范"、"特等战斗英雄"称号的功臣。  相似文献   

15.
当经济整肃期来临时,"问题企业家"刘根山们首当其冲、原形毕露"公路大王"刘根山意气风发、一路狂奔,却在2008年突然一头栽倒,罪名涉嫌诈骗43亿巨额资金。仅仅8年时间,他看好的前途便变成了自己的末路。  相似文献   

16.
贵刊2013年11期刊登的吴象口述、吴阿丽整理《悼于光远老》一文,提到"一次开会","这个会召开的准确年月记不准了,是社会科学院为他从事科学活动四十周年举行纪念座谈会"。这个记忆有误。于光远与钱三强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学期间,就开始参加学术与科学活动,这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有半个世纪了。查《马克思主义研究》1987年1期刊载的刘士定、胡敬萍《于光远学术思想讨论会召开》一文,1986年12月12日至14日,理论学术界在北京召开了"于光远学术思想讨论会"。讨论会分  相似文献   

17.
<正>闻一多是现代著名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其诗沉郁奇丽,具有强烈而深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闻一多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成就非凡,郭沫若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闻一多先后在国立青岛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学校任教。他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再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7月20日,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国际华商与丝路交流:源流与比较"。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以及中国学界、商界、政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施祖麟分别致辞。此次论坛围绕以下  相似文献   

19.
3岁开始练琴;他曾被老师判定"没有弹琴的能力";17岁,他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凭借不懈努力,他赢得了世界的喝彩。通过一次又一次探索,他成为"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20.
翁文灏,字咏霓。20年代,曾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代校长。30年代后从政,先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经济部长、行政院长等职。全国解放前夕去法国,1951年回国,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是中国地质启蒙学者之一,创立了燕山运动学说,曾任地质学会会长。他于1971年去世。13岁,他还是一个孩子,考中了秀才。那是最末一科秀才,延续了千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在新风渐劲的2O世纪初被吹垮了。十年之后,在比利时鲁纹大学,24岁的他获取了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博士。他的名字叫翁文灏,在本世纪中叶,这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