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暮年的反思     
徐孔 《炎黄春秋》2010,(7):73-74
<正>新华社著名战地记者、《中国食品报》总编辑、本刊创办人之一徐孔同志于2010年5月22日逝世,享年83岁,发表他的遗作一篇,以资纪念。人在走近生命终点的时候常常会回忆往昔岁月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暮年孤独     
《人物》2018,(2):94-107
在深水炒玉石市场天光墟一带,刘转是这里人人皆知的“霸气档主”。街坊邻居几乎都认识她。加大码的二手牛仔裤、破旧的电视遥控器、没有内胆的电饭煲,都是她摊子上的货物。刘转平日话不多,逢人来搭讪,她总是不作声,却嗤嗤地笑着。—旦有顾客稍微驻足,她就会卯足劲推销自己的货品,眼球—直随着顾客的目光转动。一个半天,她能卖上几十港元。  相似文献   

3.
张国焘是共党史中必须提到的一个人物,他早年投身革命,参加过中共“一大”,但在长征途中他分裂中央、叛变革命.《张国焘暮年求助于蒋经国》记叙了他暮年的凄凉的景况,事实说明了一切叛徒都是以悲剧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题记:1998年第1期《文史春秋》刊有起平先生《张国焘从桂林投入军统门》一文。该文叙述了“一段曾被淹没的历史”,很有史料价值,很受读者欢迎。但该文对张国杰暮年生活未及详叙。笔者的表兄贺某(台湾军政人员,现退休),前不久从台湾回乡探亲,和笔者谈及张国泰暮年事,内容甚详。特将记录整理成文,作为赵平先生文章的补充。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接连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张国焘慌忙与家人一起逃往台湾。1949年,迁居香港,在“张家花园”撰写了一部洋洋百万字的《我的回忆》.1968年,“文革”风暴波及香港,张国烹…  相似文献   

5.
王大珩,江苏省吴县人,1915年出生,中共党员,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领导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为我国现代国防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父亲是留日的高材生,他出生在日本,学业出众,学生时代,他始终牢记父亲的一句话:“走科技之路,没有过时之时。”1915年2月26日,日本东京,在一所普通住房里诞生了男婴。男婴的父亲王应伟是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的高材生,在校长的举荐下,进入日本中央气象站深造和…  相似文献   

6.
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这名号就注定了他们一个是天上飞的,一个是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浪漫飘逸,地上走的沉重凄凉。  相似文献   

7.
正说到老兵迟暮,许多人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而说到老将首先想到的是"廉颇年七十",其次是"黄忠年六十"。那么,廉颇真是大器晚成吗?他年轻时就没有出色的作为吗?一廉颇之所以在人们印象中是老年的形象,缘于"长平之战"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两个历史典故。这两个典故预先给廉颇贴上了年老的标签,但仔细梳理廉颇的生平却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在廉颇与蔺相如上演"将相和"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这篇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文章,追忆了作者当年与陈漫远就长篇小说《冬雷》所进行的合作。他们共同策划并创作这部反映广西革命题材小说的过程自是处处写满了"认真"二字,就连此间摆"龙门阵"以拒礼、为冤假错案平反等事件中涌现出来的"细枝末节",都充分体现了一位老红军党性强、识大体、顾大局,处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革命情怀与无穷魅力,值得后人敬仰。  相似文献   

9.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陈芳允、王淦昌、杨嘉墀四位老科学家聚集在一起,上书党中央。事隔两天,邓小平即在报告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推延。”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组织有关部门,通过认真全面的分析论证,批准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今年恰逢“863”计划10周年,我和王老早已熟悉,自然要登门拜访。王老虽已耄耋之年,却眼明耳聪,对于一幕幕逝去的岁月,他仍记忆犹新:1983年,美国宣布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其核心是运用现代激光技术,从空间摧毁地面发射的一切核武器及其核设施。如同六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10.
杨振华 《纵横》2010,(8):47-51
“文革”中,俞平伯被指为“反动学术权威”,与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蒙受磨难,进牛棚,下干校,历尽被抄家批斗之难,受尽迁徙颠簸之苦;叶圣陶,被封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祖师爷”,因周恩来总理的特别保护,避免了许多苦难,但也被免去教育部副部长职务,赋闲在家。1971年1月,作为受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干校回到北京,生活相对恢复了平静,逐步恢复了与朋友的正常交往。  相似文献   

11.
远古时期,人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作天命的主宰,但从人类开始冲破远古蒙昧的迷雾而走向文明社会跨出第一步的时候起,在生死问题上也就从求生的本能中萌发了长寿的意识。于是,人们一面不断祝福新生儿长命百岁,祈求上苍保佑人类繁衍发展,一面又在用自己本民族的特有方式化解着老去亲人面临死亡的困惑与忧虑。  相似文献   

12.
张宝林 《纵横》2012,(2):51-53
徐迟(1914-1996),浙江南浔人,原名商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富才情的作家之一。年轻时,他在燕京大学借读,20世纪30年代开始和施蛰存、戴望舒等人交往,并在《现代》等杂志发表作品。他的诗追求意象的蕴蓄、节奏的跳跃,散文则明显受海明威影响,风格俊朗,描摹细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2015,(7)
<正>樊仲维,从事衍射光学、光学仪器和大功率半导体泵浦激光技术等领域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等。1986年7月,是樊仲维第一次见到王大珩时候。那时,樊仲维是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学系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王大珩则是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长春光机所前所长的身份在浙江大学做讲座。  相似文献   

14.
正南炳文先生,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广宗县。196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68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调回南开大学历史系。1971年至1973年间,曾借调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主持中国通史陈列中明史部分的内容设计,其后,他先后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现任中国明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天津文史馆馆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和故宫博物院宫廷史研  相似文献   

15.
牛粪在藏语中称为“久瓦”。在西藏,牛粪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藏族同胞仍将牛粪视为最佳的燃料。牛粪除了作为燃料外,在藏族日常生活中还有着特殊的用途与含义。藏族的传统生活与牛粪是息息相关的,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牛粪体现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风俗民情与生活态度等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6.
有形的圆康巴弦子敦煌156号洞窟的一面石壁上,绘有名为‘深仪潮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的晚唐壁画,其上出现了联臂踏歌,围圈起舞的舞者形象。这种长袖飘飘,绕圆而舞的舞蹈就是今天西藏人称之为“康谐”的一种藏族民间歌舞、‘慷谐”,即“康巴人跳的舞”,她的家乡就在甘孜藏区的巴塘,当地人称之为‘唱谐羌”,译称“圆圈舞”,又名“巴塘弦子”。I945年,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女士在重庆为前来和谈的国共两党代表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举办了个人独舞晚会,其中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巴塘弦子,卜厂4年,巴塘弦子被选为中国青年代…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人的这些怀念文字是被污染的汉语世界中少有的财富。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的精神在社会面前获得了胜利,一如生者对逝者的祈祷:愿他们穿过荒凉的大地,在上帝的怀里得到安宁。人生的卑微、苦难和紧张,在生与死的观照里获得了解答与回报  相似文献   

18.
孙秀兰 《神州》2013,(32):114-114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我读懂了"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它诠释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全部含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奥运会114年历史中,我们可以轻易划出两个时期,前一个属于皮埃尔·德·顾拜旦,他是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后一个属于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正是他,把负债累累的国际奥委会变成了了全世界最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20.
邹芳 《贵阳文史》2003,(4):61-62
不巧,去少雨的海南正遇上海南一年的雨季,在海南的几天,多在汽车和酒店里渡过,只能拉拉杂杂地写下一些浅浅的海南印象。 海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南的花。 海南花多且多红艳,算得上绝美。一踏上海南的土地,无论山间田野,还是庭院楼阁,有无绿色的地方,均会看见那艳丽夺目的身影:红得发紫的三角梅,红中带粉的羊蹄甲,红中带蓝的木锦花,红中带黄的山丹丹,还有娇媚迷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