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一流传千古的唐朝诗人崔灏诗句,使鹦鹉洲名声妇孺皆知.崔灏诗中的鹦鹉洲并非今天的汉阳鹦鹉洲,而是清初沉没于江的鹦鹉洲(以下称古鹦鹉洲).古鹦鹉洲兴衰过程及其传说,一直令古今史家众说纷纭,令  相似文献   

2.
鹦鹉洲曾是万里长江武汉段江面上一处著名的沙洲,唐代诗人崔颢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这处沙洲妇孺皆知。除此之外,历代文人都留下过关于鹦鹉洲的记述,因此这处如今早已消失的沙洲成为承载重要历史文化内涵的地理坐标。一直以来,关于  相似文献   

3.
九江长江大桥位于赣、鄂、皖三省交界处,座落在江西九江市和湖北黄梅县宽阔的江面上,与风景秀丽的庐山相望,同我国最大的鄱阳湖为伴.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京九铁路的咽喉工程.它对于完善我国铁路、公路干线网络,促进华北、华东、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武汉、芜湖、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木材商业相当发达.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竹木市场,首推汉阳鹦鹉洲.汉阳鹦鹉洲在汉阳拦江堤外,南抵老关横堤内,北至汉阳南门桥外,长约6公里(一说20华里),平均宽约1公里.据史料记载,古鹦鹉洲有1400年的历史,但在1628——1644年间就完全沉没江中.发展成为竹木市场的鹦鹉洲是从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后逐渐淤积成的.由于鹦鹉洲岸线较长,水深适宜,又有着辽阔的滩地,便于停靠竹排和木排,所以迅速取代拦江堤、玉带河,成为两湖竹木集散码头.最早来洲上经营的是江西商人形成的江西帮,其次是武昌、汉阳商人形成的汉帮(亦称北帮),第三是湖南的东西湖帮(亦称南帮),还有大冶花帮,无  相似文献   

5.
正在武汉市全长28公里的内环线上,有两座长江大桥,一座是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下称长江大桥),一座是相隔34年之后,在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1991年5月3日动工兴建,1995年6月8日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二桥(下称长江二桥)。长江二桥在筹建阶段和建设初期,曾一度被称之为长江公路桥,以区别于长江大桥的"公、铁两用"。鉴于已恭请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于1990年12月题写桥名"武汉长江二桥",  相似文献   

6.
正武汉,是一座秀美之城,位于长江、汉水之滨,龟蛇二山隔江相望,形成"龟蛇锁大江"的天然轴线;境内百余湖泊星罗棋布、山水相连,自然景观独特。武汉,更是一座历史名胜之城,水网密布的武汉在五六千年前就孕育出这片土地早期的居民。武汉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秦汉三国时群雄逐鹿的战略要地,明清时  相似文献   

7.
位于长江大桥武昌桥头下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生产研究医学防疫、治疗、诊断三大系列制品的大型企业,50多年来的奋斗历史抚育和造就了一大批生物科学技术专家和人才。国家一等一级教授、名微生物免疫学家谢毓晋是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所时的总技师、副所长、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华中重镇武汉,素有“九省通衙”之称,它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连接中国中部的江河湖泊,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自古以来就以水运发达著称.据史书记载:明成化年间,武汉港埠就已成为“九州百货聚集之所,千船蔽江,连绵数里,商贾云集”,是中国内陆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如今,在武汉港345.2  相似文献   

9.
早年间,外地人来武汉,有两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是长江大桥,二是民众乐园,这二者都是老武汉的名片,老武汉的骄傲。哪家来了客人,请他到民众乐园看看戏,这似乎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也很体面的招待。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杨泗港长江大桥,曾经有一个小小的误会。由于种种原因,2019年10月8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悄悄地通车了,但是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也是我国跨度最大的公路悬索桥。该桥设有人行观光通道,于是人们纷纷涌到桥上,一睹这世界级的大桥,并在镶有"杨泗港长江大桥"桥名的桥塔下拍照留念。桥名挂上桥塔之后,就常常有人问我:听说杨泗港长江大桥的桥名是你题写的?  相似文献   

11.
正巡司河,系武汉市城南的一条古老河流。巡司河源远流长,据《水经注》载:"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有江水右迤,谓之驿江渚。"说明巡司河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巡司河古称"里河",据《江夏县志·山川》载:"里河,在望山门外,今呼巡司河,西通长江。"谓之"巡司河",是因为明代在其北岸置"鲇鱼口巡检司"而  相似文献   

12.
“晴川历史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唐著代名诗人崔颢詠黄鹤楼诗句。从这两句诗可以联想到汉阳树、鹦鹉洲、黄鹤楼是三个风景点而又互相联系成为一个地跨大江两岸的风景区。鹦鹉洲恰是联系两岸的输  相似文献   

13.
<正>武汉是一座拥有歌咏传统的城市,抗日救亡、武汉解放、抗美援朝、长江大桥通车、汉版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上演,街头无不出现群众歌咏活动的热烈场面。特别是1965年4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武汉观看汉版《东方红》之后,留下“后来居上,精益求精”的题词,歌咏爱好者备受鼓舞。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2月2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的江汉关博物馆是由百年老建筑江汉关变身而来的,是武汉市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江汉关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江汉路口的江汉关大楼内,是一个反映武汉市城市近代史的专题性博物馆。武汉江汉关大楼建于1924年1月,曾经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并称中国四大海关,大楼总高度45.85米,是当年武汉之最。为英国古典式  相似文献   

15.
50年来,武汉市同全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城市建设的变化尤为巨大,昔日的旧武汉已变成了梦幻,过去想到的和不敢想的,50年后的今天都实现了。 三镇“天堑变通途” 解放初期,武汉的城市规模只有34平方公里,50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204平方公里,增加了6倍。全市人口在解放初期不到100万,50年后的今天,城区常驻人口 380万人,增加了近4倍。 50年前,武汉三镇鼎立对峙,隔江相望,交通阻隔。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才沟通了南北运输,使“天堑变通途”。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江上又建成…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的“二线建设” 1946年暑期,我来到武汉.是随学校一起迁来的。那时从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长江三峡工程的报道以及美国人设计的长江大桥方案后,很受鼓舞,向往毕业后能参加大武汉的建设。未几,内战爆发。这一意愿在战争烽火中化为泡影。孰料,解放后我留在武汉参与城建工作,终于有了了却自己心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1946年,我在汉口统一街一个叫“辅仁”的教会小学读书,课余喜欢到交通路的书店看书,在街头看报。当时报纸不少,其中有一张《武汉日报》,它只有一个文艺副刊“鹦鹉洲”是我喜欢看的。第二年,我来到宜昌,不久就失学了。仍然喜欢在书店看书,在街头看报,居然发现宜昌也有一家《武汉日报》,是汉口《武汉日报》的分社。一天,在报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本报排字房招考‘练习生”’。我走进去了。里面的人让我用毛笔写了一篇自传,录取了,从此走进了排字工人行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明清时期今长江武汉段江面上近武昌江岸和近汉阳江岸的沙洲演变,认为江中的沙洲变迁在东、西两岸大致经历了鹦鹉洲(偏东岸)、刘公洲(偏西岸)、金沙洲(偏东岸)、新刘公洲(偏西岸)、白沙洲(偏东岸)、新鹦鹉洲(偏西岸)、新白沙洲(偏东岸)这一交替出现及消亡或并岸的过程;并指出沙洲演变与港口变迁及商业市集贸易、南北两岸岸线及城垣堤防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东西两岸在经济利益和城垣堤防上的矛盾和冲突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孩童时期就闻鹦鹅洲之名,学生时代曾读过崔 的诗《黄鹤楼》,其中“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至今不忘,成年后常见鹦鹉洲,然而鹦鹉洲因何而得名,却不得而知。 最近,偶读唐诗,见李白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放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有诗云:“一吞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称处士,虚对鹦鹉洲”。同一时期又作《鹦鹉洲》诗一首,其诗曰:“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鹅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读罢这两首诗,始知鹦鹉洲名,与…  相似文献   

20.
耸立于长江之滨、蛇山之上的黄鹤楼,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山东的蓬莱阁合称中华四大名楼,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矾头,面对鹦鹉洲,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毁屡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