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暑     
JNTO 《风景名胜》2014,(7):12-12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2014年小署为农历六月十一,公历七月七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相似文献   

2.
立春,又称“打春”、“报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代表春季的开始。农谚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冬至开始数九,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即冬至后的第四十六天,通常在公历的二月五日前后。立春这一节气名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  相似文献   

3.
<正>"天人合一",节气为农历特色,也是乡土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命脉。时代在变迁,记忆在磨灭,而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所携带的乡韵,始终流转并萦绕。农历重农事,重节气。而节气与气候、物候,与节日、习俗紧密关联,它是传统生活的文化指南,具有中国人特有的"气节"。2016年底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2012,(6):13-1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相似文献   

5.
每年农历六月小暑后的第一个卯日,是剑河县沟洞侗寨的六月祭祖节。节前十二天(逢卯日),每户派一名妇女,按长幼顺序,挑着竹筒、水桶、粽把叶、干蕨菜、糯米、高粱等,到家族所指定的地方集中,待一个宗族的人(每户一个妇女)都到齐了,方到指定的溪边去洗。洗好后,再依长幼次序回家,习惯称为“进河”。回到家中,即将干蕨菜、儒米、高粱等物与盐巴搓揉搅拌均匀腌起来。这是节日前的第一种准备。第二种准备是在节日前三、四天,开始  相似文献   

6.
柴磊 《南京史志》2023,(40):52-53
<正>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以游戏为载体设计节气活动课程,让幼儿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1,(7):14-14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易旱,北方易涝。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2,(6):13
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今年夏至为6月21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相似文献   

9.
小暑归宁     
《贵阳文史》2013,(4):85-85
小暑热,果豆结所有的生长和开花,都顺其自然的,归于果六月六,接姑娘出嫁的姑娘回家来,新麦饼羊肉汤,归于亲六月六,哂红绿,旧时现时好时光,归于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在这开始炎热尚未达到最热的天气里,我还是喜欢到草木间感知节令。时至小暑,仿佛应是花事了,其实人间四季有花开,我看见了葵花、莲花、蜀葵花、木槿花、飞蓬花、紫薇花、凌霄花、丝瓜花、蔷薇花、月季花,合欢花也还在欢实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中心内容之一,它不但包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农业气候的精辟认识,而且准确地反映了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的日地关系,成为掌握农事季节的可靠依据。本从甲骨、古籍献入手,结合有关考古材料,考定二十四节气大致萌芽于夏商时期,在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并于秦汉之时趋向完善并定型。  相似文献   

11.
独树 《旅游纵览》2007,(10):43-43
<正>在辽宁新宾县有一条河,它叫苏子河。这是一条永载史册的历史长河。在它的两岸,山峦起伏,林木茂密,水草丰盛,从远古开始这里便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苏子河水静静地在这里流淌着……  相似文献   

12.
薛立若 《中华遗产》2010,(12):160-160
在开始策划本期“二十四节气”专题的时候,主编就提出一个想法.说能否找到一个在每一个节气目都去观察和记录大自然变化的人,如果能有这样的记录,那该多有意思啊。然而我并不以为然,在我的心里,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因为那是一个梦在这浮躁的社会里,坚持梦想的人太少太少;  相似文献   

13.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1,(15):66-69
小暑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  相似文献   

14.
韩艳 《神州》2010,(2):76-79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冬至     
《风景名胜》2014,(12):13-13
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2014年冬至为农历十一月初一,公历12月22日.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相似文献   

16.
由清明说起     
在挂历、台历、月份牌出现以前,我国计岁时的工具是《时宪书》,俗称“皇历”。皇历,即国家发行的当年二十四节气的一览图书。这二十四节气有七言四句歌谣便于记忆,头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其中的“清”字,指的就是清明。  相似文献   

17.
张琳玲  gia 《世界》2007,(12):10-13
与很多人的想像恰恰相反,12月25日是伦敦圣诞期间最冷清的一天,几乎所有的商店和餐馆都会关门,但这似乎是在为第二天的疯狂作准备。因为每年的12月26日,都被称为Boxing Day,它几乎是所有商店疯狂大减价的开始,很多人为自己心仪你一定要做好挤得“头破血流”的准备。从这一天起一直到新年,才是伦敦最热闹的时段。  相似文献   

18.
春分之分     
纪红 《贵阳文史》2013,(2):78-78
齐鲁大地是吾乡,真让我自豪,古书典籍里记载着一脉流传的那二十四节气那月令物候,就活生生地实在在地在这片天地间现行、演义,美好得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今年春分,我特意在草木繁多的单位大院子里寻看、认知和欣赏春分。这一天真是冰火两重天。早上天灰蒙蒙,阴冷得像寒冬,先飘起雪花,后扬起雨丝,而到得中午,太阳现身,蓝天白云,清和煦暖。《春秋繁露》记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  相似文献   

19.
常歌 《文史月刊》2002,(10):1-1
在小暑刚过几天的此刻,滚滚热浪扑打得室内活如蒸笼。炎夏呀,绿夏呀,让人回想起春日的温馨,又让人去眺望金秋的凉爽和果实的丰美。  相似文献   

20.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