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阡木偶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阡木偶戏,流行民间,年代久远。早在明弘治年间,石阡知府任仪即有关于木偶傀儡戏的记述。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宫廷中盛演木偶戏,流风所及,石阡木偶戏也有了发展。石阡许多今犹健在的木偶戏老艺人,他们承袭祖辈技艺,已有七辈人的历史。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石阡木偶戏班常年到湘、黔、川边各县城乡演出的,就有五六个之多。稍有名气的有卢子清、周辅庭为主的“太平班”,傅银州、傅云清弟兄为主的“泰洪班”,张德轩、全应斗为主的“兴隆班”,徐汉宾为主的“天福班”以及“杨本家”班。当时职业艺人有五十多人,由于旧社会统治者对民间艺术的歧视摧残,解放前几年,只剩有两三个班子能继续演出。  相似文献   

2.
石阡温泉     
石阡,地处黔东北,因地质构造奇特,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温泉出露点达17处之多;另有一条地下热水河和热水溪,素有泉都之称。  相似文献   

3.
石阡木偶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阡木偶戏的现状贵州石阡县木偶戏,广泛流行民间,颇具特色。早在明朝弘治年间,即有关于木偶傀儡戏的记述,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清代,石阡木偶戏风糜城乡。民国时期,常年深入县内及附近县份演出  相似文献   

4.
府城石阡万寿宫,明称水府阁,属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是一组明朝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和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万寿宫古建筑,其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堪称一绝。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基因库拍摄地点: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位于石阡县西南缘。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在地史上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是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茶乡晚照拍摄地点:贵州石阡石阡,是苔茶的故乡,万亩茶园青葱翠绿,寄托着茶乡人的美好愿望。耕耘出的美丽拍摄地点:贵州石阡藏匿于佛顶山群峰深处的梯田,层层叠叠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  相似文献   

6.
石阡木偶戏,流行民间,颇具特色。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石阡府知府任仪即有关于木偶傀儡戏的记述。清朝时期,石阡木偶戏风霏城乡。现在许多健在的老艺人,承袭祖辈技艺有六、七辈人的家史。在本世纪20至40年代,戏班常到湖南、四川吸附近县份演出。卢子清、周辅廷为主的“太平班”;傅银州、傅云清为首的“泰洪班”;张德轩、全应斗领头的“兴隆班”;徐汉宾主演的“天福班”和“杨本家班”远近闻名。木偶戏班每到一个村寨,一演即1210天半月,而且每年必演,全县五、六个职业戏班,常年应接不暇,大村小寨,传出木偶戏的演唱、锣喜…  相似文献   

7.
今年七月一日,正逢贵州南部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乡一带过“卯节”。我当时在三都县城召开“中国三都水书国际学术研讨会”,被大会组织去那里调研、采风。  相似文献   

8.
正"美丽中国生态科考"是由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与贵州省林业厅共同发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一个生态公益系列品牌活动。计划用5~10年时间,科考穿越中国境内最典型的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11月,首站贵州石阡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活动拉开序幕。2015年11月下旬,贵州省石阡县一直笼罩在雾霭氤氲之中,给为期7天的"美丽中国生态科考"佛顶山大型跨  相似文献   

9.
正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全球战略。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多年间,中国政府相继引进和提出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等理念,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2015年11月21至2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贵州省林业厅联合发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林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北京金台艺术馆共同支持的"美丽中国生态科考"探  相似文献   

10.
在贵州石阡县花桥,有一条奇妙的地下河,它在洞穴中流淌着的水不是如常的冰冰凉凉,而是热气腾腾,水温有34℃,每天量流达2500吨。这条在洞穴中的地下热水河,既看不到一般溶洞中绚丽多姿、变化万千的石笋和石钟乳,也见不到晶莹洁白瀑布般的石幔、石帘。在洞壁虽有大量的溶蚀凹槽,却听不见叮咚作响的滴水声或是地下河跌水的咆哮声。热水流总是缓缓地以每秒30升的流量向外流淌着。  相似文献   

11.
庹修明 《东南文化》2000,(4):115-120
傩和傩祭,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傩、傩舞是一种驱逐疫鬼的古老的巫术活动,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文字形成前的母系社会。  相似文献   

12.
长征经石阡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同志率领下,从一九三六年元月十日进入石阡县境至十二日占领石阡县城后,于本月二十日开始离开县城,到二十四日完全离开石阡县境,前后在石阡共停留了十四天。休整期为十天左右。休整期间,红军在石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宣传活动,他们运用各种生动鲜明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反蒋抗日,打倒土豪劣绅、发展组织游击队、扩充红军等工作,号召群众起来和国民党反动派、土豪劣绅作坚决的斗争。每到一处,从连队到司令部、军团直属单位都动手开展宣传工作,除专…  相似文献   

13.
杨大恩(1894—1960年)字乾珍,石阡县汤山镇杨家巷人。早年就读私垫,1913年入镇远师范学习,接受新知识,“尤醉心于史地两科”。1918年在县立高等小学任史地教员。1921年在省国语讲习所进修,回乡后在县城高、初两级小学及女子小学讲国音,注重拼音教  相似文献   

14.
泉都石阡     
《文史天地》2008,(1):73-74
石阡素有“泉都”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矿产资源丰富。秦置夜郎郡,唐置夜郎县,明置石阡府,是贵州最早建府的五府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阡万寿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文庙和太虚洞、国家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毛龙和木偶戏、省政府首批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敬雀节以及傩戏、茶灯等民族民间文化魅力独特。  相似文献   

15.
池州傩戏     
正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贵池、石台和青阳一带,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池州傩戏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池州傩戏由傩仪、傩舞、傩戏三大部分组成,内容涉及音乐、舞蹈、宗教、美术、考古和民俗等多个领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2006年,池州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16.
正2003年1月31日(农历除夕夜),中央电视台12频道春节文艺晚会节目中,播放了一个古老而纯朴的文艺节目。4名土家小伙子在傩戏老艺人谭学朝的带领下,穿着土家族青布长衫,头戴土地公长须面具,跳起了粗犷、神秘而野性的民族舞蹈《打土地》,代表湖北省恩施市人民向全国人民拜年。落幕时100名少年儿童头戴从恩施带去的100个傩戏面具向观众致谢。这就是流行于鄂西南地区的中国戏剧活化石——恩施傩戏。  相似文献   

17.
面具是化装的一种形式,自石器时代以来就一直流行于世界各地。面具款式繁多,变化万千,可用来制作的材料极为丰富。一般来说,面具所代表的是超自然的神、人类的祖先以及虚构的人物,也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的肖像。因此,面具经常是作为和各种神灵对话的手段,以祈求他们事事保佑,借以抵御难以预料的灾祸。从事面具制作的几乎都是专业工匠或著名雕刻师,有些面具制作者本人即是巫师。面具在宗教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面具艺人通常被认为具有创造某种精神力量形象的灵感。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渗透着某种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拍摄地点:安徽池州拍摄时间:1月31日INFO:Canon EOS 5D Mark III,f/2.8,1/60s,ISO1600傩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综合体,安徽池州是傩戏之乡,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也是皖南地区每年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年俗活动。傩戏演出一般都会持续到深夜,不管有多少观众他们照演不误。村民们对于傩戏的执着,对于护佑自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1月29日,全国"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在贵州省石阡县佛顶山尧上仡佬民族文化村召开。与会专家和学者聚焦石阡生态文明、自然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个主题,以战略思维和发展眼光,从生态文化理论体系、政策完善和实践探索等层面,总结交流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生态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引领问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孙国强、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在学术界、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正进一步对傩戏进行研究和探讨。黔东北地区.世居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各族同胞。傩戏是黔东北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黔东北傩戏,虽然名目繁多,既有叫“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