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孔     
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中国国民党7月26日举行党主席、党代表选举,马英九获得28万多票,得票率93.87%,当选党主席。他在记者会上特别着墨两岸关系,抛出"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16字诀,希望两岸在此原则下,共同追求和平繁荣。马英九称,兼任党魁后,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民党退台后,在台湾政坛发展的历史,回顾了长期以来的两岸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的走向,做出了自己的分析。总体上来说,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封思倩 《环球人物》2013,(31):40-42
本刊专访马英九女发言人人物简介李佳霏,1976年生于台湾桃园县。大学就读于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其间,曾上过马英九的"国际公法"课程。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央通讯社工作,主跑外事与党政新闻。台湾"总统府"首位女发言人。前不久,马英九和"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内斗,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王金平以柔克刚,不出恶言,博得媒体不少同情;可马英九因身份所限,无法像王金平那般"畅所欲言"。所幸他有一位外形亮丽、才思敏捷的发言人,替他诠释政策理念,澄清了许多不实报  相似文献   

4.
苏贞昌突辞“行政院长”、张俊雄低调接任、谢长廷在党内初选意外获胜、马英九的“特别费”案久拖不决、王金平与马英九之间到底会有怎样的互动?进入五月,台湾政坛出现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动作,尤其是事关明年“总统”大位之争,谁能抢得先机?本刊就此专访台湾著名政治评论家张友骅先生。张友骅早年为民进党党刊《民进周刊》副主编,陈水扁竞选班底军事幕僚,后因理念不同与陈水扁分道扬镳。作为一名独立的知识分子,他坚守民主自由信念,在2006年以“揭弊四君子”闻名岛内外。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在2008年大选获胜后,两岸关系急转直上,一年多以来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其中两岸领导人的"十六字箴言"对话在两岸关系实质性转变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从2008年"胡吴会"胡锦涛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到2009年4月博鳌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回应马英九"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深化合作、开创未来"的"面向未来,捐弃前嫌,密切合作,携手并进"的十六字。两岸关系在双方领导人十六字箴言的往来中,在国共两党互信的基础上,不断消解搁置分歧与争议,追求双赢,使两岸关系迈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2008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两岸关系的变化与走向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本文在分析马英九当选后两岸间一些互动的基础上,对两岸关系的变化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根据对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与陈水扁相比,马英九的政治性格更具备"政治家"的特色。无论是选举期间,还是当选以来,他的诸多言行都在努力把自己和老一代国民党政治人物区别开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和整个国民党区别开来,以凸显自己的政治特性。任命"深绿"的赖幸嫒任"陆委会主委"一事就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从3月22日赢得选举开始,"马英九热"便席卷了整个台湾。无论是民众、台商,还是媒体。无论他们隶属"泛蓝阵营",还是"泛绿阵营",马英九"新政"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媒体上,连篇累牍都是马英九的故事,生活点滴、八卦传闻,无所不有,就连他小学时的"恋爱"故事也被挖了出来。随着"5·20"就职日期临近,本刊记者深入台湾各界,探访他们对马英九"新政"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理念,并就两岸关系提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从中国梦与台湾前途的关系着手,阐述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从"坚持"、"尊重"、"共享"、"协商"等方面对如何走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共圆中华民族复兴梦进行了多次阐述。习近平关于两岸共圆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作为新一届政府两岸政策思路和主张的集中阐述,已基本形成比较全面、完备的系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它既对宏观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和掌握两岸主导权有战略指导意义,又对当前如何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有实践推动意义,同时,以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传承、和平发展取向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马英九的新内阁人事安排,一定程度展现了台湾未来的政治走向对台湾而言,这个牛年俨然是"水牛"年,水满为患,不但冲散了台湾南部的地形地貌,更冲乱了台湾原本不动如山的权力布局。马英九自上台以来,终日席不暇暖,忙于救灾:先是抢救  相似文献   

11.
祎轩 《文史天地》2005,(9):22-26
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马英九先生: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读到习近平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不能把政治分歧一代一代传下去。"言辞恳切,反映了人心所向。然而,"政治分歧"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主义、制度之争。两岸的政治对立年深日久,不但承载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更浸透了国共内战带来的敌视与仇恨。一家骨肉,势同水火;壁垒森严,阻隔人心。我在这里讲一件事,这件事表面上只涉及一个家庭,实际上也是两岸关系的缩影。我有一位朋友,他的父亲是为对岸政权工作的,1950年夏  相似文献   

13.
<正>陈独秀是公认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为什么从民初政治运动转向文化启蒙而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进行五四启蒙运动时是否忘怀了政治救亡?他为什么在五四政治运动后迅速从思想启蒙再次走上了新的政治救亡之路?他为什么会放弃欧美民主主义理念而接受列宁主义及无产阶级专政?这些问题,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思想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从政治救亡走上思想启蒙,再从思想启蒙走向新的政治救亡,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走过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当时海内外媒体云集新加坡,《环球人物》特派记者也从现场发回了报道。5年一晃而过,两岸关系也发生了新变化。今天,我们回望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再看看近几年两岸面临的复杂严峻挑战,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5.
霸道杨苏棣     
他以罕见强硬语气,公开要求台湾在秋季前通过军购案。还甩出重话,斥责台湾“在野党”领导人。他为何敢不顾外交礼仪公然惹众怒?杨苏棣(本名Stephen M.Young),新任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长。10月底,他在台北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地下大使”兼台湾总督口吻严斥马英九、宋楚瑜等国亲党派领导人“企图利用对美军购搞个人政治利益”,要求“在野党派”在秋天之前必须将“军购暂行条例”通过审查,否则政治后果自负。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身陷“特支费”危机,民进党借此大做文章,抨击其“报假账、逃税漏税”;国民党内也有人要求其辞职……岛内媒体甚而惊呼:马的政治生命恐因此断送: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马英九之所以面临如此危机,与他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有关。  相似文献   

17.
改革往往需要很高超之政治技巧,并不单是善良意愿以及原则挂帅,便可以水到渠成。就职不久,马英九与蓝营便渐趋对立,府院关系紧张,这会否令他自己再次谱上一段类似卡特式的改革者哀曲呢?我想这将会是改革者很重要的一堂领袖课。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28日,中共著名政治理论家、被誉为党内"四大笔杆子"之首的胡乔木与世长辞,享年80岁。而就在这年的7月份,他在病床上还对陪伴了他50余年的老伴谷羽说:"我要活到90岁。"胡乔木29岁到毛泽东身边任秘书,从领袖助手到"党内一支笔",再到"新闻大管家",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宦海沉浮?除了新华社的千字文简历,外界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19.
"我现在年纪大了,希望表弟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像连战、宋楚瑜那样,多回祖国大陆,回家乡看看亲人,拜拜祖坟,踏上这块故乡的土地。"刘肇礼对本刊记者动情地说。据刘肇礼介绍,马英九从小是由祖籍长沙宁乡的外婆带大的。外婆只会讲长沙话,所以,马英九练就了一口流利的长沙话。"有一次,一位家乡的朋友到台北去看他,一见面,马英九非常高兴,就用长沙话说:‘我们莫港(讲)国语嗒,港(讲)长沙话咯。’"  相似文献   

20.
漫话     
《南方人物周刊》2008,(10):20-20
"政府清廉不要贪腐,经济繁荣不要萧条,政治安定不要内斗,族群和谐不要撕裂,两岸和平不要战争。"——马英九胜选感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