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干族文化变迁是与所在的移民国家长期直接接触后进行的文化选择。东干群体在移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将中亚的主流物质文化环境与东干人传统文化特征相结合,在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找到适合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分析中亚东干族跨国民族的形成过程及其主流文化适应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来说明东干族如何对待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从而在国家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同东干族族的文化联系,为民族文化发展及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东干人于19世纪中叶迁居到中亚地区,是中亚穆斯林民族之一,系中国西北回民后裔。时至今日,东干人使用的东干语中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说法,东干文化也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多相似性。本文结合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实地考察和对东干族留学生的深入采访,对临夏"花儿"文化与东干族"少年"文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善于经商的粟特人一直活跃在丝绸之路繁盛时期,他们不但在中亚的撒马尔罕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即中国古文献记载的康国,而且还大量来到中原,在当时的长安定居,其中部分人还在中原政权担任官职。今天,在西安地区的各博物馆(院)中保存了许多留葬长安的粟特人墓葬出土文物与陵墓壁画,反映了粟特人的文化习俗与特征。同时,中亚的撒马尔罕阿甫拉昔普出土的大型壁画,也充分体现了粟特文化与以及粟特人国家与唐王朝的交往。通过对西安地区与撒马尔罕地区相关文物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丝绸之路繁盛时期,中原地区与中亚地区的国际交流与往来。  相似文献   

4.
马家窑文化包含丰富的不同工艺、纹饰人物形象,本研究在人物形象分类的基础上,首先对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进行了考古学分期、以及人物形象区域分布研究,其后选取东部、中亚地区同时期的人物形象作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可分为两期,一期以动物拟人纹与人物形体纹为主,其中,鲵人纹与舞蹈纹是此期特色,器口人面塑中出现了哭泣、惊讶的面部表情。二期出现蛙人纹,大量其他彩绘人物形体消失,继承一期以器口作人面的技法,对面部的五官塑造更加细致,表情更加多样,出现了精致又寓意非凡的裸体人像彩陶壶。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可分为三区,从东往西传播与发展;与东部、中亚同时期人物形象对比,马家窑文化人形象种类和技法更具本地源流,且与其他地区异中有同。本研究为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来龙去脉、以及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提供参考和依据,对后续分析文化人物形象内涵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贝加尔和萨彦诺—阿尔泰古代和中世纪居民的历史命运有极大的共性。自古以来,它们就同中亚发生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方面的密切联系,在同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直接接触中,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在外贝加尔和南西伯利亚的文化中,在某个历史时期及更广阔的地域上能够区分出一系列具有源于中亚的共同特点。例如,在发达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外贝加尔、图瓦及阿尔泰,分布着“科列克苏尔”和“鹿石”文化。在公元前第1千纪末的这些地域内,匈奴的遗存广有分布。在中亚、在突厥人和回纥人游牧国家存在时期,更北地区的居民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在此着重指出,物质文化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已被确立的物品类型的传播比之游牧国家疆域的扩张、地域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6.
一定人群或一定族群的人们,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调整和解决其内部和外部压力而不得不进行文化变迁,以使文化与新环境和谐共存,这一变迁是基于对自身文化的一个策略性的主动适应过程.文化变迁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贵州高原各族人民的文化变迁,印证了文化变迁的策略性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2005年法国发生了一场因外来移民不幸触电身亡而引发的席卷全国甚至波及到邻国的骚乱。文章认为,这场骚乱并不是穆斯林移民与法国本土居民之间的种族冲突,而是外来移民文化与主流的法兰西文化间出现的隔阂,尤其是阿拉伯移民所带来的伊斯兰文化与法国政府奉行的以同化移民为主要目标的“共和模式”理念之间产生的矛盾及其后果的显现;只有明确在一个国家内部各种文化所拥有权利的合理限度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流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相互调适、磨合,使非主流文化融合到主流文化中,才能消弭这种移民文化与移民所在国主流文化之间的隔阂,进而维持国家的统一认同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兆明 《人文地理》1991,6(1):21-27
本文对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有关中国文化起源和源地、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与环境,以及近时期有关文化地理的理论和实际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同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促进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焚香习俗在时代发展中作用、文化的变迁,以及博山炉的造型、材质等角度出发,对古代熏香文化与汉代博山炉进行研究,分析熏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博山炉与熏香文化的关系,认为博山炉是在历史主流精神信仰和社会环境双重影响下所产生的熏香器具,是熏香文化与汉代思想艺术结合的产物,将熏炉和熏香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在中亚的古丝绸之路上,在流经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楚河两岸,分布着许多东干人村落。这些东干人,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中国居民。后来,这一地区的政治隶属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如此,直到今天,东干人的日常生活中仍保存着大量的中国风俗和习惯。如同中国北方农舍一样,东干人居住的院落都用高墙或栅栏圈起来,许多房屋的梁柱上有木雕作装饰,一些房间的墙壁上还镶有以中国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版画。房间里一般都有火炕,火炕既是睡觉的地方,也是吃饭的地  相似文献   

11.
世界汉学中的东干学问题贾东海编译东干族(回族)主要生活在中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在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东干人是经合法注册的。在中亚和哈萨克的东干人生活已近100年:他们是自19世纪下半叶回民武装起义之后,部分人从清王朝统治的中国(陕、甘、新...  相似文献   

12.
华人作为美国的一个少数族群,其精神健康状况总体上好于当地主体族群,而其应对方式却较为独特。美国华人应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态度与方式,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他们对主流社会文化的适应情况。作者认为,华人的“选择性同化策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主流社会的文化压力,并保持了较为良好的精神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在早期西方还是东方文明中,树木都有被赋予超越自然物质之神性意义的先例。至隋唐时代,丝绸之路的持续通畅和穿梭于欧亚大陆的粟特商人为中国带来了归属于西亚、中亚宗教信仰下的神树图像,并很快与中原墓葬艺术结合,成为隋唐时期墓葬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中原汉族文化伴随着国家统一得到继承和发展,汉族文化中的神树出现在墓葬图像中的情况越发频繁。归纳两类神树体系的具体种类,分析其文化来源,解读不同种类神树的具体文化内涵,是从考古材料出发解读隋唐社会文化的切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突出强调了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为适应现代化要求而提出的一项文化战略。这项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儒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尽管因时代和国情的变迁,不少方面已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其主流精华对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价值。本文拟就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其当代价值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敦煌儒典的种类与源流,以及《经典释文》与《隋书·经籍志》的有关记载,对敦煌儒典与南朝、隋唐主流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敦煌儒典远与南朝主流文化衔接,近与隋唐主流文化接轨,既代表了华夏文明,也反映了隋唐主流文化的“南朝化”。  相似文献   

16.
中亚细密画是人类文明宝库的珍贵遗产。中亚之域地缘位置独特、众多族群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汇。这里既是人类社会诸多文化现象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成果的荟萃处和交流中心。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带来了诸多文化,在广袤的中亚大地上碰撞、渗透和传播。中亚细密画在本土发展进程中,吸纳、融合了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国文化等元素,是多元文明交融的结晶,不仅体现工匠、艺人精湛的技艺,而且彰显了各时代中亚不同族群间的文化差异、交往与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7.
彭娟 《神州》2012,(27):33-33
平面设计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它是众多学科的交叉,同时也涉及到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平面设计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因此加强对平面设计的重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靺鞨罐是靺鞨文化遗存的重要指示器物。本文通过对其整体形态特点的观察,将目前已发现的靺鞨罐分为13种基本形态,并根据遗存中的靺鞨罐主流种类,将靺鞨文化遗存进行分组研究。试图寻找各组遗存与靺鞨不同部族或不同时期的对照关系,分析文化遗存的分布与靺鞨民族发展进程的内在联系及靺鞨后期文化面貌趋同的状况下各遗存依然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亚是一个地理名词。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亚应包括七个国家的全部或一部分,那就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内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西部,印度西北部和苏联境内的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中亚是欧亚大陆上两千多年来文化荟萃的地区,它的文化东面来自黄河、长江流域,南面来自恒河流域,西面来自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以及伊朗高原和地中海东部。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允熠  张瑞涛 《安徽史学》2003,(1):37-41,112
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文化—意识形态”。中国近代“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根源于社会转型、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它滥觞于明清之际,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一、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是在学术蜕变、儒学瓦解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曲折进行的;三、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和时代主题下完成的;四、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并没有终止传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主流文化完成了二千多年最伟大的一次转换,但这种转换不仅没有中断传统,传统仍在不断秉赋新质和创意。转型不是固型,任何主流文化都要在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申日臻强化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