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最近两年,在德国几乎每两天就诞生一家中国公司。目前,已有700多家中国企业在德国落户。其中,收购了德国80年老企业的蒋洲,被公认为最成功的典范。德国的《商报》、《经济周刊》以及《明镜》等知名报刊,甚至美国的《商业周刊》都曾在报道中以赞赏的语气介绍这个“年轻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14—16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广东华侨史》编委会共同举办的"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汕头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张应龙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  相似文献   

3.
论文简要介绍了周南京从印尼归侨到北京大学教授的成长经历,概述了其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并归纳了其主要学术观点:华侨华人称谓是科学的提法;华侨华人历史四阶段分期说;海外华人双重国籍主张错误说;提倡海外华侨华人与所在国主流文化和民族融合;经济矛盾是国外排华问题的根源说;不赞成"华人经济"与"大中华经济圈"的提法等,周南京教授孜孜不倦、潜心治学的事业精神,科学严谨、独立思索的治学态度,为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生态不断地丰富和改变着"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内涵,特别是国际关系思想的功利主义化和行政化进程,促使"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内涵日益融入不同层次的公共政策之中。论文借用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法,从国际体系和民族国家两个层次对"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命题的内涵进行了学理性的建构,分析了华侨华人因素在当代国际关系结构中的属性,强调了设计华侨华人战略对中国外交和中国崛起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针对华侨华人未来国际化民族取向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大多数华人不能也没有条件选择国际化,他们仍将生活在民族国家之中,只能选择追求平等公民政治权利的多元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27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之"从全球视角看华侨华人与侨务工作"在中国侨联举行。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丘立本研究员主讲。中国侨联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军,  相似文献   

6.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于 1 980年 ,其前身是华侨大学华侨史研究室。 1 986年升格为华侨研究所 ,1 995年改名为华侨华人研究所 ,是直属于学校的科研机构。现任所长为蔡振翔副教授。华侨华人研究所的研究范围颇广 ,涉及到华侨华人的历史、现状、经济、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 ,但是教学与科研的工作重点 ,则一直是华侨华人历史文化与海外华文教育两个方面。多年以来 ,华侨华人研究所先后讲授了《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专题》、《海外华侨华人史》、《海外华文教育概论》、《侨务政策研究》、《台湾社会研究》等研究生或者本科生课…  相似文献   

7.
她与姚明一道被视为中国崛起的代言人说章子怡是外国媒体的宠儿,这话一点不错。她那张年轻漂亮而又意气风发的睑蛋,经常出现在德国《明镜周刊》,法国《竞赛画报》,英国《每日电讯报》、《伦敦时报》,美国《人物》周刊、《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数不清的国际知名报刊上。章子怡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也许借助国外媒体的视角,人们更加能看清这个如日中天的女明星。  相似文献   

8.
德国《明镜》周刊(Des Spiegel)大厦一楼有个明镜书店,售卖各种报刊书籍,进门第一排书架上齐齐摆着好几本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我嗅到了欧洲最重要两本新闻杂志之间的惺惺相惜。不过也许只是因为《明镜》的记者编辑都爱读它,一位明镜在线的记者就说,他每天边晨跑边在iPhone里听《经济学人》评论文章的音频版。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华侨华人史》于2020年3月1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杜继东博士主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项目的成果。本书共三卷,第1卷《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详细论述了从1866年第一批淘金华工到达新西兰至今150余年来华侨华人的历史。第2卷《新西兰华侨华人口述访谈录》记录了17位新西兰华侨华人的口述访谈,直观、真实地再现了新西兰华侨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进程。第3卷《新西兰华工历史图片集》包括158组珍贵图片,并附文字说明,经过精心构思与体例编排,意在形成一部“图像的新西兰华工史”。相较于东南亚和欧美华侨华人史研究,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基础薄弱、资料分散且中文资料较少、研究难度大,本书的出版是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人有幸参与《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社团政党卷》的编辑工作 ,并撰写了较多的社团辞条。在广泛且大量翻阅华侨华人社团资料 ,并在整理、编纂的过程中 ,对华侨华人社团的发生发展、对其性质、功能、作用、历史轨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 ,有所体会 ,有所感悟。在《华侨华人百科全书》 1 2卷即将全部完成之际 ,应《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主编之邀 ,对华侨华人社团问题谈点个人的肤浅体会。1 何谓华侨华人社团华侨华人社团 ,是早期移居国外的华侨 ,为了团结互助 ,自救自卫 ,联络感情 ,共谋生存与发展 ,或以血缘宗亲 ,或以地缘同乡 ,或以业缘同行为纽带 …  相似文献   

11.
Heinrich Heine’s ?Two Chinese Scholars“ Revisited

Twenty-five years ago, the author published a treatise dealing with the two Chinese mentioned by Heinrich Heine in The Harz Journey as well as in a private letter. These men served as teachers for Wilhelm Schott, the future first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t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of Berlin. Since then, a number of scholars turned to this topic and consider the two of them as pioneers of Chinese immigration to Berlin, Prussia or Germany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se scholars interpret certain fact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iking, though there are no sources at all to support their suppositions. The present paper addresses all these misinterpretations. Moreover, newly discovered contemporary reports about the two Chinese are quoted verbatim.  相似文献   

12.
德国汉学的重要奠基者福兰阁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坚决反对中国"无历史"和"永恒静止"等观点,深入探讨了古代中国的国家思想、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命运和未来走向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他对中国国家思想的普世主义性质的分析、对中国人类思想的自然性、简单性和合乎逻辑性的论述等,虽然具有浓重的西方理论色彩和较大的片面性,但也能启发我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作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文结合墨西卡利华人出现的历史背景,重点就华人对墨西卡利早期开发的贡献及当地华人社会的兴起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墨西卡利华人社会迅速衰落的原因,认为墨西卡利华人社会的迅速衰落,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原因。一是它的边疆位置造成了美墨之间的争夺,使得华人的生存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依靠棉花出口的墨西卡利经济受到巨大影响,这一外部因素加剧了华人社会的衰落。三是墨西哥的土改政策,也波及到华人的处境。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人移民德国的四个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阐述了中国成为德国的前十大外国人输入国的原因和在德中国人的组成类别。得出结论,中国人在德国的移民发展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学生和青少年是增长幅度最大的群体;中国人移民德国的迁徙明显受到中德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和相互交流往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既往学界关注较少的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为例,追溯了20多年来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与先后在布加勒斯特兴建的欧罗巴、尼罗、红龙、新唐人街等四大华商市场的兴衰替代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探讨罗马尼亚新华商与罗马尼亚新市场的互动、矛盾与调适,指出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具有来源地广泛、人员流动频繁、从业领域单一、对中国感情深厚四个特性。认为罗马尼亚新华商经济应在完善自身经营的同时,主动承担起为当地社会创造商机、创造税收、创造就业的社会责任,这将是中国新移民在移入国实践和谐共生、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文根据近年来广东省档案馆陆续公布的档案资料,对“九三0”事件后中国救济安置印尼归难侨工作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广东省是难侨的主要安置点;在印尼反华排华及美苏共同推动国际社会反华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印尼归难侨采取的救济安置措施,具有维护中国海外侨民权益和国家外交利益的双重意义;该项工作是“文革”期间最大规模的归难侨救济安置活动,在推动国内归难侨救援机制发展方面,特别是归难侨侨生安置和华侨农场机制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辰 《华夏考古》2007,(3):142-148
马思中(Magnus Fiskesjo)博士[瑞典]和陈星灿博士合著《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China before China)由瑞典东方古物博物馆出版发行。本文对该书内容作了详尽的介绍,重现了当年安特生和丁文江等早期科学家在中国史前田野考古合作的历史,以及评价他们对中国早期考古学发展的贡献。作者强调了当前中国考古学国际合作的意义,特别是涉及了对中国文物海外收藏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esto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a federal facility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that between 1910 and 1940 worked to prevent the arrival of Chinese laborers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1882 Chinese Exclusion Act. The production of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as a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is delineated throug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ale. I discuss efforts to achieve a leap in the scale of the site's significance and how this brings forth new management regimes that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interpretation there. In particular, narrative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and revised tours, insert a standardized story of Chinese exclusion into the national memory. This paper shows how the imperative to increase the scope of recognition—to petition nationally for status and funds—requires a repackaging of stories to affirm popular American ideals of freedom over those that challenge the nation's persecu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相似文献   

19.
王立 《东南文化》2002,(1):53-54
变羊故事发端于汉译佛经故事。羊崇拜中的化观念是复杂多样的,其与方术、鬼灵仙怪等传统化多种分支纠葛难分。母题利用变羊信仰教训妒妇,故事主流倾向被注入了男性强势化导向。而故事前半部分暗示的男性性放荡,则被轻轻掩盖了。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和总结,其中的优秀作品堪称真正的美文。尤其是那些用奇幻的笔墨写出而又充满人间气息,描写爱情和歌颂妇女的作品,更是含蓄婉约,泛射出作者理想的光彩。本文从诗意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入手,阐述《聊斋志异》中的诗意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