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后来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1968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969年即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2.
我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30多年前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中,不存在到农村去的问题,但我1975年高中毕业时,却不能考大学,必须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我也算是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吧。当我听说当年那篇把上山下乡推向高潮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后来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1968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969年即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热潮,上千万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农村广阔天地,把知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农村。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举,既推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又使知识青年在农村饱受了生产生活艰辛的考验。但如何评价这一上山下乡运动,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仅就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和结束,作一简要介绍。如果说中国只有一个人清楚上山下乡运动始末,这个人就是顾洪章。1954年,他就进入当时的内务部移民局,涉足处于萌芽状态的上山下乡问题。此后,他一直在国家主管上山下乡的部门工…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武汉市口区同全国一样有两次动员城市人口上山下乡的运动。都发生在60年代,但由于历史条件、目的、方法不一样,下乡的对象不一样,因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第一次城市人口上山下乡 第一次城市人口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1961年至1963年。当时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要求全党全民办农业、大办粮食、按农轻重的次序组织生产,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省委要求武汉市有计划地迁移20万至40万人到农村去,把不影响工…  相似文献   

6.
马骐 《江淮文史》2008,(4):96-109
1962年秋天,随着中共中央的号召,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居民下放农村的运动在中国兴起,它是后来延续十几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其后,许多热血青年立即响应,奔赴农村,奔赴边疆,上山下乡运动在华夏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如此神圣、浩大的运动,到1977年还是停止了。谁  相似文献   

8.
接受『再教育』的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申 《文史精华》2006,(5):33-38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表“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各地立即掀起积压了几届的中学生“上山下乡”的大潮。运动使许多年轻人荒废了学业,青春年华在艰苦的环境中磨逝,或者说是“锻炼”,至今仍是数以千万计的人的心中情感复杂的难忘历程。作家何申以亲历者的角度写下《接受“再教育”的日子》一文,读之令人喟叹沉思。  相似文献   

9.
谢娟 《神州》2013,(1):242-242
1968年12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大部分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多达1600多万人,当时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但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落下帷幕。所以知识青年成了1950年到1970年这一时间段自愿到农村的青年学生的特殊称谓。知青下乡运动与大学生村官的盛行同样是国家为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而做出的重要决策,所以文章将这两个具有不同时代但却有相同境遇的事件联系到一起,并通过其所表现的时代特征来阐述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0.
1955年兴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曲折发展。在这场涉及全国千家万户的运动中,周恩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周恩来思想和“文革”前的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运动兴起于1955年。由于建国后人口增加较快,城镇中小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便日益...  相似文献   

11.
1972年1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县农村小学教师李庆霖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陈述了上山下乡知青生活上的困难境遇和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些阴暗面,得到了毛泽东的回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千百万知青的命运和生活轨迹。后这名“小人物”在时代大潮中,浮沉荣辱,转瞬倏忽。  相似文献   

12.
教育领域是“文革”中遭受破坏的重灾区。对教育领域的破坏是在“教育革命”的鼓噪下,从改革招生制度开始的。招生制度,特别是大专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探究大专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汪丽 《江淮文史》2014,(3):81-91
正前言席卷千百万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社会产生了极大震动和深远影响。自196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不能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主要是中学毕业生)下乡务农。中央和各省、市都成立了专门办事机构,并发放安置费,知青一词也由此成为这一群体的特指语汇。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  相似文献   

14.
析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上山下乡”一词,源于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拟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纲要提到,“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事...  相似文献   

15.
贱民的样本     
张鸣 《炎黄春秋》2010,(5):76-78
在我的案头,摆着一套厚厚的书,上下两册。这本书是由一群已经被遗忘的人写的回忆,名字叫《无声的群落——文革前上山下乡老知青回忆录》(以下简称《无声的群落》)。写书的人,是一群文革前就上山下乡的老知青。提到这些人,人们能够想起的,顶多是几个被誉为上山下乡运动前驱的人物,比如邢燕子、侯隽,即使这些曾经有过光环的人物,也已经在历史上被人忘却。  相似文献   

16.
余谟清 《江淮文史》2006,(3):162-167
我是淮南市第三中学的退休教师,现已年届古稀,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因“路线觉悟高、身体健康和作风正派”,被学校党组织、工宣队选中,到农村参加带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工作,简称“带队干部”。由于当时处在“左”的年代、知识分子倒霉的时期,我倒也乐意接受这一光荣任务,并积极将自己身上患的痔疮进行了开刀治疗,以便“轻装”上阵,更好开展“带队工作”。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当年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布了毛泽东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  相似文献   

17.
高飞 《江淮文史》2003,(4):35-61
1973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上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年初,报纸、广播报道了毛泽东给大胆上书的李庆霖复信的消息,这一消息传递了高层领导人重视知青工作的信息。6月,中共中央发出21号件,专提上山下乡工作。6月22日至8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8月下旬,周恩来在中共“十大”政治报告中号召全党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年底,又掀起庆祝“再教育”最高指示发表5周年活动。各地相继召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学习中央有关件,分析工作形势,交流经验,检查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大批工作组或检查组被派往基层,宣传落实知青政策。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8.
1968年5月到1970年5月,哈尔滨市66届到69届共有初、高中毕业生14.72万人,其中有12.5万余名、占毕业生总数85%的知识青年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怀着"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的豪情壮志,奔赴农村,奔赴边疆。那三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新中国发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数以千万的知识青年从城镇下到农村,历经合作社、人民公社、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伴随着几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阶段,这场运动历时之长、涉及之广、影响之深,成为区别于其它运动的主要特征。贵阳市几万名中小学毕业生用自己的青春在这场运动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贵阳文史》2012,(2):8-8
20世纪新中国发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数以千万的知识青年从城镇下到农村,历经合作社、人民公社、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伴随着几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阶段,这场运动历时之长、涉及之广、影响之深,成为区别于其它运动的主要特征。贵阳市几万名中小学毕业生用自己的青春在这场运动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