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明华 《旅游纵览》2023,(13):179-18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邮轮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各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江苏省有着丰富的邮轮旅游业发展条件,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旅游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本文对江苏省邮轮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江苏省邮轮旅游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发展合作,健全邮轮旅游产业链;积极建设邮轮母港,增强邮轮港口经济效应;打造研究平台,培养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邮轮制造产业,构建中国邮轮制造基地等江苏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江苏省邮轮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涛 《风景名胜》2021,(8):0255-0256
邮轮产业是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并独立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覆盖范围广泛,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产业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中国已经将发展邮轮产业作为长期的战略规划,但是目前在相关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文章在不考虑新冠疫情对全球邮轮产业的暂时影响下,针对中国邮轮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龙茂兴  王华 《旅游纵览》2013,(9):145-147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是中国旅游业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为旅游业产业结构的复杂性,所以产业内部创新行为的表现形式也会有很大差异。本文以湘西自治州为例对旅游产业系统创新进行初探。旅游产业系统创新研究是继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和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之后创新研究领域兴起的对中国旅游业产业转型和升级问题的研究。随着创新理论的发展和日益强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世界》2014,(11):104-105
邮轮旅行的前世今生邮轮这种旅游方式是由欧洲贵族开创的,它的精髓在于夜航昼达,白天可以不用携带任何行李而轻松下船尽情领略异域风光,晚上回到邮轮在浩瀚的海面上释然地享受星辰海浪。这种优雅、闲适、自由的旅行方式曾是欧美人的最爱,现在,越来越多地获得了中国人的青睐。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在国内活跃的邮轮多是国际邮轮,国际邮轮的设施与服务大多都是针对欧美游客的生活习惯设置的,国内游客对此很不适应。正是为了填补国内邮轮旅游市场的这一缺口,“中华泰山”号邮轮才得以诞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旅游》2015,(2):26-26
2014年底,《2014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内容显示,邮轮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重要选择之一,上海母港超过纽约,成为全球排名前8位的世界级邮轮母港。综合各方面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邮轮的中国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的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6.
王凯瑟 《神州》2013,(1):48-48
电影被认为是与民族认同的意识形态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文化产品,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电影产业,并制定积极的电影政策。本文在描述全球电影产业的基本轮廓之后,主要描述中国电影产业扶植政策,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凯瑟 《神州》2012,(21):39-40
电影被认为是与民族认同的意识形态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文化产品,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电影产业,并制定积极的电影政策。本文在描述全球电影产业的基本轮廓之后,主要描述中国电影产业扶植政策,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雯 《旅游纵览》2023,(10):92-94
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旅游文创产业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该技术互动性功能在旅游文创产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进行详细介绍,其次分析目前VR技术在旅游文创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参考,推动VR技术与旅游文创产业的有机结合,促进整个行业的平稳运行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罗云利 《旅游纵览》2022,(14):145-147
在新增长理论指导下,要想实现广西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就需要从科技、人才和制度三方面努力。可借助科技创新为广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智慧支撑和原动力,利用完善的制度规定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构建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广西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区域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旅游资源项目的创意开发。  相似文献   

12.
戴斌  夏少颜 《旅游科学》2012,26(1):7-12,8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国内旅游学科建设也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伴随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匆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系统地、战略性地提出旅游发展理论,是明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本文系统梳理旅游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阶段待征、提出未来旅游科学研究的创新空间的根本意图。  相似文献   

13.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在高校学生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具有政治性、理论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材和教纲上的不统一、滞后性以及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政治说教”、“晦涩难懂”和“政策背书”的负面印象.为了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从学科借鉴与理论比较的角度,尝试提出课程教学创新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冯丹 《风景名胜》2013,(9):32-40
15世纪到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人们为了寻找新的贸易路线、伴侣,率领茜船队航行在各个大洋的海面上。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乘坐邮轮度假。邮轮旅游,历来是欧美人向往的全家度假方式,它优雅、闲适、自由。而对于国内的游客来说,邮轮旅游正成为一种风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易静  肖燕  席建超 《人文地理》2016,31(2):120-127
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数据,测量与估算了2012年中国旅游产业六大要素部门的产业集聚现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部门的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同时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的回归模型,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仍然偏低,且六大要素部门之间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各省区旅游业的产业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省区旅游产业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旅游产业的规模化集中度对产业技术效率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回归系数达到0.672;企业集中度、劳动力集中度对产业技术效率存在较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外旅游政策研究:进展、争论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政策是政府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对旅游政策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亟待加强.本文在对国外旅游政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按照主题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发现:(1)40年前旅游政策的研究就已开始,但进展十分缓慢,研究多以实证为主,理论性十分薄弱;(2)旅游政策的研究多从制定、实施、演化或评估的角度切入,且多数是从财政、税收或环境角度对专项旅游政策进行研究;(3)在旅游政策研究内容方面,旅游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旅游政策研究的热点,对旅游政策的经济目标性研究在弱化,而对旅游政策的社会目标性研究在加强.  相似文献   

17.
韩兵 《旅游纵览》2023,(23):154-157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地理位置相邻,从古至今都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当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步增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文化旅游成为一项热门产业。本文将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兴起的原因,把握中国与东盟文化旅游游客的心理需求,寻求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旅游的共识,之后根据中国与东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中国与东盟文化旅游产业交流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融合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对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演化过程模型,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对策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一、相关研究何建民(2011)指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或产业链的动态发展过程。李树民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卫红  苗长虹 《人文地理》2008,23(3):97-101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也开始引起重视。旅游地理学开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从经济和地理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集聚机制和空间机理的阐释,另一方面也将弥补旅游地理学对于旅游经济微观主体-旅游企业间联系与空间关系的不足,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拓展微观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论证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阐释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地理学对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必要性,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和应用性等学科优势,最后指出旅游地理学研究产业集群主要应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合关系与创新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以及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并应通过大量案例支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谢彦君  樊友猛 《人文地理》2017,32(4):129-137
身体理论的发展为旅游体验本质的探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国内外的研究开始关注人的某些感官体验,但作为一个整体的身体还极少得到审视。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身体地理学视角,对收集的徒步旅行游记和访谈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提炼出24个范畴、7个主范畴和1个核心范畴,据此建立旅游体验本质模型。结果表明,徒步旅游体验本质上是一种具身化生成实践,即旅游者通过具体身体的参与,与旅游情境深度融合,寻求个体完善与成长的对象性活动。具体包括身体意识的唤醒、身心的浸入、与他人和自然的共在以及个体的生成等四种体验类型。这些体验主要通过旅游者由身体痛苦到精神快乐的逆向选择、具有仪式象征意义的行为表演和面向自我的反思性观照三种典型路径达到。在此过程中,作为整体的身体解除了规训和压制,展现出生动鲜活的样貌,迈向持续的生成之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