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丽生 《攀登》2011,30(5):82-86
当前,学术界对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侧重于外在地寻找一种管理模式,而对于民间社会的内在认同则研究较少。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社会自身运行的规则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乡村社会治理应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而探索新的路径。文章以现代民间规则的认同为视角,以和谐乡村社会建设为主要目标,探索符合乡村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金华地区的村落建筑凝聚着灿烂的礼乐文化。以仁释礼、以礼齐家,传承中国的传统道德和儒教思想的建筑语言,贯穿着由宗祠、住宅、风水、牌楼、戏台、雕刻等组成的金华村落礼乐文脉。这些古建遗存为研究金华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与礼乐思想的关系提供了可靠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民族向往统一、反对分裂、天下一家、同源共祖的历史认同观念由来已久,不仅是贯穿整个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和凝聚全国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而且也是中国史学中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笔者曾经撰文揭示我国辽、夏、金、元四代处在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各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的历史认同观念①,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在明清大一统政治局面下,处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总结与嬗变时期的历史认同观念的内涵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的国家政权对于乡村基层治理体系的政治理念、制度设计及具体实施,出台了许多新举措,整体建制与总体沿革趋势就凸显出变革特点,情况日趋细密和复杂。其中,"团"与"社"是两宋乡村治理体系中较为独特的基层建制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5.
从地理学视角看,乡村治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乡村空间权属和空间权力的配置,即领域化和再领域化。本文从当代乡村治理的问题出发,运用领域理论分析明清时期乡村治理中的空间-社会关系及其领域化机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构建的行政领域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治理,乡绅主导构建的社会领域基于乡村特征划定边界和提供公共物品并部分替代了行政领域,其具体领域化机制为家族-宗族-乡族三级治理体系。本文认为明清时期乡村治理存在多元领域,行政领域与社会领域通过有效的协调机制相互补充使乡村治理更有效。乡村治理应注重对当地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培育,同时增强行政领域治理的有效性及其与其他领域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爱华 《神州民俗》2009,(10):26-29
明清乡村,举凡四时佳节,均会举办演剧,以表达对节日的欢庆。节令演剧形式丰富,剧种不一,式样繁多。或用来添节日的喜庆,或用来祭神,或用来娱乐。明清乡村此种节令演剧习俗,既为当时乡民之娱乐方式,又乃当时乡民生机活力的体现,是当时乡民热情乐观面对生活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梁璟 《旅游纵览》2023,(11):163-165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来源,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乡村文化建设受限于地域、内涵、平台、人才等现实因素,且尚未实现与旅游业发展相融,不利于整体规划和综合开发。文章将分析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概括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对旅游产业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因地制宜开发文化资源、加强以村民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意见领袖、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格局等基于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8.
以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村史志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具有存史、育人、资政功能的村史志是乡村治理专属的文化资源。编修村史志,可培育村民自觉,激发村民自治意识;善用村史志和村规民约,夯实乡村法治基础;挖掘村史志中的多元文化资源,以德治促进乡村和谐。用心编好村史志,充分用好村史志,尊重乡村文化之魂,促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治理体系真正植根于乡村,成为国家治理的稳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试论明清晋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4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晋商在商界活跃五个多世纪,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商人文化。本文试就明清晋商文化的形成、特征、价值作一探讨。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就广义而言,这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讲,是指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信仰、科技、学术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继承性,并以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关于明清晋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笔者有如下三方面的认识:首先,晋商文化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段超 《史学月刊》1999,(2):25-29
文章详细地叙述了明清商业文化中儒家伦理精神的多种表现,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儒家伦理精神渗透于商业文化中的原因,并就明清商业文化的儒家伦理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代,国内基本矛盾发生改变,振兴乡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经占据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实践与理论逻辑存在较大的偏差、治理工作比较零碎化、乡村文化异化和治理人才短缺等问题都加大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王志东 《安徽史学》2011,(3):124-126
<正>泽潞地区是指明清时期泽州府、潞安府所辖的地区,该区被太行、太岳、中条山环绕,因煤铁资源丰富、勤纺织,潞绸业和潞铁业成为当地的主要乡村手工业。潞绸因质量上乘、花色鲜美,获有"西北之机,潞最工"、"潞绸衣天下"的美誉。因潞铁的兴盛,当地被誉为中国北方冶炼中心。本文拟对潞绸业、潞铁业兴盛的泽潞地区乡村手工业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学生之中存在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普遍不认同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从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归属认同、信任认同、亲近认同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游 《神州》2021,(3):8-10
云南在古代素有蛮烟瘴雨之称,瘴疠之盛行,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云南之一大障碍,亦使得中央王朝在官员选派、地方治理及卫所防御等多方面都困难重重.但对于地方土司势力而言,瘴疠则成为其对抗中央王朝的有利武器.流官对瘴疠盛行之区的规避,不仅使得地方土司势力得到扩张,亦使得地方行政权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土司手中,土流并治模式最终在...  相似文献   

15.
尹鹏飞  胡世伟 《风景名胜》2020,(2):0305-0306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积极构建器乐培训体系,加快促进文化振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是决胜小康社会,消除农村绝对贫穷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关键是文化振兴,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促进乡村的文化振兴。走进乡村的器乐教学培训基地,旨在器乐培训之外,给乡村的学员们一个音乐的“家”。这个家既是培训之家,更是心灵契合之家。结合自媒体平台、乡村学校、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活动站、各学员自己的家的连接,实现预约移动式器乐教学培训。既有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便利,也有面对面教学培训的亲切,这是音乐的“家”为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做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开始,海外学者正式开展明清时代善会善堂等慈善组织的研究,其出发点主要是面对现代社会福利问题提供历史性认识。台湾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梁其姿女士就是最早从事中国慈善问题的研究者之一。她的专著《施善与教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  相似文献   

17.
明清四都社区文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四都社区实际上就是以四都为中心包括周围辖属的42个自然村,方圆130平方公里的地理区域,渐山、凤山、九猴山等把这个社区围成了一个独立的地理单位.它位于漳南诏安县的东北偏东处,在诏安海湾的上段东北角.唐以前这里是地方土著少数民族部落——畲族的居住地,唐时河南人陈政率部征闽开漳,写下了漳州开发史上的光辉篇章.公元627—688年间,设置“南诏”,隶属漳浦县,“下辖四个都”,到1530年(嘉靖九年)从漳浦析出,诏安单独置县,第四都才始称“四都”.在明代四都曾有过“寄柴镇”、“鹳巢镇”等名,清代和民国时期有过“奇材镇、第四区、奇湖镇、梅州镇、竹林乡”等名.四都地处亚热带.这里气候温和,四面环山中间盆地的地理形势使得这里日照时间长,保存热量丰富;临海,又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夏无酷暑,冬无冰冻,全年平均温度在25℃左右,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0℃,最低12℃,无  相似文献   

18.
文以明清时期的梳妆文化为主题,探讨了其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和影响。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梳妆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对明清时期梳妆文化的历史、特点、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是我国中文史上的鼎盛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些都为人文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在社会各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学而优则仕”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读书、藏书成了人们所尊崇的社会行为。一大批文人学士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张博 《沧桑》2009,(6):107-108
在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在农村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大量的乡镇政府被取消或者进行了“合乡并社”,农村社会出现了基层组织的权力弱化甚至消失的现象;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中的大量其他非政府势力的崛起,NGO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许多不良势力的兴起,借着政府农村基层组织的缺失从而堂而皇之的登上政治舞台,控制一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的毒瘤,这种现象被称为农村社会的灰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