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藩部”一词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藩部”是清代概念。清以前的古代史籍中早已有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关于“藩客”、“番族”的记载①。古今辞书和典籍中多有藩、NEF76、蕃、番等字的记录和解释。国内外有的学者关于藩或藩部、番部虽有论述②,但专门就“藩部”一词论述则不多见。本文拟以北方民族和清代蒙古等少数民族为例,试图对藩与藩部略作考察,以祈教方家学者。辞书载,藩同NEF76,又通蕃、番。其含义:一是指篱笆,引申为屏障;二是遮蔽;三是用篱笆围起来;四是沿边、领域,指偏远地域或边疆地区;五是藩国、藩镇,指古代王朝的封国、侯国、属国、属地,或指域外…  相似文献   

2.
一、藩属与相关概念辨析何为藩属?《汉语大辞典》的释义为,“旧指属国或属地”。~①《中文大辞典》的解释为:“服属之地也。如朝鲜、安南、琉球、缅甸诸国,本皆为我国藩属”。~②两书释义貌似一致,实有差别。前者包括后者,后者是专指属国而言。也有的学者提出藩属是藩部和属国的合称。~③确切地说,藩属指与中央王朝保持宗藩关系的异民族部落或属国。清代可以理解为藩部和属国的合称,当然既包括藩部,也包括属国在内。要准确地阐明藩属的涵义,弄清藩属的异同,还必须从藩部和属国两个概念入手。藩部是清代才有的概念。清代文献中该…  相似文献   

3.
书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吕文利博士著《历史书写与藩部政治——〈皇朝藩部要略〉研究》一书,已于2009年11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23万字,共分六章,主要对清代著名的边疆史地学著作《皇朝藩部要略》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章利用稀见史料,对《皇朝藩部要略》的作者祁韵士及张穆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二章对《皇朝藩部要略》的成书背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吕文利博士著《历史书写与藩部政治———〈皇朝藩部要略〉研究》一书,已于2009年11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23万字,共分六章,主要对清代著名的边疆史地学著作《皇朝藩部要略》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章利用稀见史料,  相似文献   

5.
清承明制,针对蒙古、西藏各藩部实行一套不同于内地的"理藩"司法模式,但至晚清,随着内外危机的加深,清廷开始对藩部司法进行改良,以推进藩部地区新政,实现传统藩部与内地省份司法治理上的统一。为实现此目标,清中央政权、具体负责藩部事务的地方官员分别做出努力,围绕旧律废除、新律修订,司法人才培养,各级审判厅、检察厅设立,进行尝试,肇启了传统边陲地区司法近代化之路,推动了藩部地区法制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柳岳武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2):44-53,180,181
清承明制,针对蒙古、西藏各藩部实行一套不同于内地的"理藩"司法模式,但至晚清,随着内外危机的加深,清廷开始对藩部司法进行改良,以推进藩部地区新政,实现传统藩部与内地省份司法治理上的统一。为实现此目标,清中央政权、具体负责藩部事务的地方官员分别做出努力,围绕旧律废除、新律修订,司法人才培养,各级审判厅、检察厅设立,进行尝试,肇启了传统边陲地区司法近代化之路,推动了藩部地区法制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以耿仲明为代表的“耿藩”认同旗籍问题,是清代“三藩”旗籍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即是从汉满文化交流融合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对“三藩”旗籍研究有所完善补充。[1]  相似文献   

8.
清代中国政区包括藩部和行省两大部分,二虽同是统一国家主权下的统治形式,但彼此间又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行政体制及权力运行方式不同;双方对国家的权利、义务不同;国家政策上的区别对待及由此造成的地位差异;藩部、行省与中央政府关系形态不同,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而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则是藩部地区的内地化及全国政治、经济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清史稿·藩部世表订误》补佟佳江笔者曾撰写《清史稿订误》一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内有《藩部世表订误》。近年来笔者发现一些过去未发现的错误,现在整理成文,供清史或清代民族史研究工作者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1.第8317页额尔德本毕...  相似文献   

10.
李正华 《收藏家》2009,(2):92-94
故宫端门西广场陈列着一尊清代武成永固大:降军炮(图1,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它是康熙帝为平定“三藩之乱”而铸造的。清初,平西王吴三桂、平南壬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分镇云南、广东、福建,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清廷下令撤藩。十一月,三藩中势力最大的吴三桂起兵,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次年,称周王。先后夺占贵州、湖南、四川。  相似文献   

11.
清王朝建国初期 ,以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南疆三藩”起兵叛清 ,形成清代历史上震惊全国的重大事件。本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上 ,阐述了甘军在这一事变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及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四川省理县在清代的沿革分歧较大,特别是何时由杂谷厅改名为理番厅,说法最多。乾隆十七年设置杂谷直隶厅,移宁远府泸宁同知为理番直隶同知驻。清代后期并无确切史料证明在嘉庆年间杂谷厅改名为理番厅。其实乾隆年间就出现杂谷厅俗称为理番厅现象,嘉庆之后更是普遍。这种俗称影响了中央和地方官员、学者的认识,或以为初置时即名为理番厅,或以为嘉庆间改名理番厅,理番厅就此成为正式政区名,也是清代少有的职官政区名。清末尚有个别学者对杂谷厅沿革的认识是很清晰的,认为杂谷是厅地名,理番是厅同知职名,只是世俗历来相沿直称为理番厅。  相似文献   

13.
<正>满文在清代的官方文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满文档案材料为深入研究清代各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提供了以往各朝代所无法比拟的丰富史料。清代北部边疆地区,或为理藩院监管下的藩部蒙旗,或为驻防将军统辖下的内属部落,其历史在内地汉文官书史志中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但在当地各级衙署的旧存满蒙文档案中,却往往有极为全面翔实的记载。正因如此,档案文献的有效整理运用,遂成了清代北疆地区及民族历史研究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这一点在清代索伦(即今鄂温克)、达呼尔(即今达斡尔)两族历史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证了广州博物馆藏清代顺治年间所铸平南王铁钟的传世情况及钟体铭文的史料价值。认为从中可以了解到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在广东推崇佛门以维系民心的背景与原因, 及其与靖南王的微妙关系,由此也透露出“三藩之乱”的端倪。  相似文献   

15.
清代广东盐税银锭“运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年岁末,收获清代广东盐税银锭“运同”方槽(砝码锭)。此锭铭文“运同、同治九年、二月谦受”,重379克。“运同”是清代盐税官名,广东潮州盐运分司运同,又称潮运同。广东方槽白乾隆中晚期铸行,至宣统年止,各朝唯同治年最少见,无论藩纹、盐纹①、关纹,存世仅以数枚计。“谦受”是银号名,  相似文献   

16.
清代嘉庆年间,因江苏总督派往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查勘赈灾的官员遇害,江苏上至总督、巡抚、藩司、臬司,下至淮安府知府、山阳县令及其佐吏、仆役共20余人或被处死,或被处以流放、革职、杖责等,成为震动全国的大案。  相似文献   

17.
阚红柳 《清史研究》2022,(4):119-129
康熙朝是一宫多苑城市格局和宫苑二元理政模式确立的历史时期,对雍乾以后诸朝有深远影响,对清代宫廷史研究、清代皇家园林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康熙朝奠基之后,一宫多苑主导着清代北京的城市格局,并深刻影响了皇权政治。一方面,御苑中心经历了从畅春园转至圆明园,再至颐和园的历史变迁;另一方面,园居理政发展为清代的政治特色,园林的功能被置于皇权的高度,得到政治制度、官僚系统的高度配合,进而成为王朝盛衰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社会,官吏是皇帝与百姓间的桥梁,在诸多的官吏群体中,循吏是其中的典型。对循吏的记载,见诸于历代正史的"循吏传"。受儒家文化影响,循吏除遵守法律外,还因循人情。循吏所因循的人情,体现于正史循吏的政绩中,尤其是理讼中。《吴中判牍》为清代循吏蒯德模撰写,是清代循吏理讼实践的代表,以此为中心,可更好地研究清代循吏。  相似文献   

19.
兴献王是明宪宗之子、明世宗之父,特殊的身份,使其成为研究明代藩王问题的很好样本。兴献王在就藩时,拒绝了不满意的就藩地点,求得湖广安陆州作为自己的就藩之地,并获得丰厚的藩产。根据兴献王这一个案,再结合明代其他藩王的史实,可以看出,明永乐以后,藩王拥有选择就藩地点的自主权。这一自主权是造成全国藩府不均衡分布的重要原因。兴献王将钦赐藩产及其管理权与就藩地点结合在一起,使藩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兴献王的例子,亦可窥见因藩产数量、管理权、管理程度上的差异所导致的明代各藩财产极不均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贾宁 《清史研究》2020,119(3):25-41
《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的现有研究,多专注于清朝、准噶尔和西藏三方面之关系。若把对青海的关注放置于对《熬茶档》的解读,则不难发现乾隆朝准噶尔三次熬茶程序在青海的进展,决定着进入礼佛目的地西藏的成功与失败。如果说乾隆朝的准噶尔熬茶促成了清代藩部体系的最终形成,西宁管理中心和青海接待要地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熬茶档》详实的记载展示着青海在清代边疆事务中关联各路、统辖四方,又在地域、行政中自成体系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