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明清榆林城市的空间演变可概括为"初城、三拓、两筑、一缩"四个阶段.明代"榆城三拓"的正确解释是以正统所建城池为基础,经余子俊、黄绂、熊绣三次拓展而形成的城市形态,即榆林主城区域.外城(邓璋筑)与逻城(王遴修)皆不属于明、清时期人们认知下的"三拓"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城墙周长数据与相关建筑位置,得出熊绣拓城边界已至南河北岸...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城—榆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县位于陕西北部,无定河中游,其西北是沙漠地区,北与内蒙毗连。面积7,053平方公里,其中百分之六十五的地面为沙丘覆盖。榆林城是著名的沙漠城市。建国以来,由于植树造林,防风固林,现在榆林已成为沙漠中的绿洲。榆林地区在远古时已有人类活动。1932年在榆林以南油房头、鱼河堡等地曾发现有旧石器时代遗址。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古城滩、三岔湾以及城南沙丘中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秦时榆林属上郡,汉代设龟兹县(西域龟兹国人内迁居今古城滩一带故设县)。后魏为夏州,后周置弥浑戌。隋开皇  相似文献   

3.
陕北的榆林城作为明朝北方的一座军事重镇 ,从正统二年 (14 37年 )建城到清末四百多年间内 ,就有城市遭受流沙侵袭的记载见于一些历史文献。清同治二年 (186 3年 )的流沙则完全埋没了榆林城的北城垣 ,给城市的防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当时又时值关中等地回民起义 ,城市的北城墙被迫南缩。本文拟对榆林城的起源与几次拓建和改筑进行梳理 ,进而对城市遭受流沙侵袭的文献记载加以解析 ,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榆林新明楼魏忠贤铜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刘合心 《文博》2002,(3):69-80
塞上名城榆林,秦汉时为上郡,唐代则属银州。明正统二年筑榆林城,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将延绥镇署自绥德迁至榆林,随后在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三拓其城,逐步形成现在的城市布局。康熙元年九月,清政府裁撤延绥巡抚,雍正九年设榆林府。1986年,榆林市(今榆林市榆阳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五年夏,陕西榆林城内某机关院中发现张季鸾为其父张楚林一九三四年所立之碑石原物(封二)。此碑当时被誉为“三绝碑”,多年来一直下落不明。张季鸾,又名炽章,一八八八年生于山东邹平县,原籍陕西榆林。其父张楚林,清光绪年间进士,曾先后在山东汶上,曲阜、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丰准铁路(丰镇--准格尔旗)建设,199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榆林城发掘3座窑址,分别编号为1990HYYI、1990HYY2、1990HYY3.  相似文献   

7.
2001年,榆林市档案局搜集到一批刊印于1924年的《榆林之花》《榆中旬刊》(前期称《榆林旬刊》)和刊印于1925年12月至1927年1月的《榆钟》刊物。其中有《榆林之花》六期、《榆中旬刊》两期、《榆钟》六期。  相似文献   

8.
陕北榆林地区,正当毛乌素沙漠的南沿,经常受到风沙的危害。过去有所谓"榆林三迁"的说法,意即榆林自建城以来,为了逃避风沙的威胁,已经三次向南迁移城址。过去这一说法传播很广,并为一些中外地理学家所引用,做为我国西北部沙漠南移的证据。就是到了现在,也还有人未能分辨这一传说的真伪,客观上起了继续传播的作用。难道榆林城真的曾经向南不断迁移么?来自西北的风沙果真是不可抗拒的么?我国西北部沙漠不断向南侵袭的说法究竟有多少根据呢?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弄清事实,揭示真相,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凿的洞窟中,榆林25窟是相对较特殊的一个,窟内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延续了盛唐洞窟中经变画的构图、风格,而正壁残存的一佛八菩萨图在造像样式上与窟内其他图像则有一定的差别。从正壁残存的主尊、菩萨名号题记中可以发现,唐代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够与之相对应,但是该经对八大菩萨身形的描述与榆林25窟的图像有一定差别。此图像与藏经洞中的部分绢画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其中一部分有藏文题记,表明它们与居住在敦煌的吐蕃信众有密切的关系,而藏经洞中发现的藏文抄写的《八大菩萨曼拏罗经》可以证明此地的吐蕃信众确实信奉这一经典。一佛八菩萨的图像在吐蕃本土拉萨及青海地区屡有发现,其中西藏昌都与青海玉树的两处摩崖石刻由高僧益西央开凿,年代均在九世纪初,这些遗迹说明一佛八菩萨图像在吐蕃本土的流传情况。在这几处图像与榆林25窟的一佛八菩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吐蕃流行的八大菩萨图样并不十分固定,但其构图和风格是基本接近的,而榆林25窟所采用的图像可能来源于吐蕃地区。  相似文献   

10.
榆林小曲     
陈曦 《丝绸之路》2006,(2):32-37
像云南纳西古乐一样,榆林小曲也已经成为北方的一块音乐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秦文  昌峰 《丝绸之路》2011,(9):79-79
日前,陕西榆林旅游围绕“中华文化旅游年”和“感悟边塞文化,体验大漠风情”为主题,大打榆林文化旅游品牌,并出台旅游优惠奖励政策,希望国内外游客来西安看完世园会能到榆林一游。  相似文献   

12.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接壤,是草原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最佳路线,为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扰掠,中原历代王朝多在榆林境内修筑长城,长城的修筑很大程度上是保护了汉族的农耕文化,但也使榆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态环境逐步遭到破坏,促进榆林沙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隋唐胜州榆林城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隋唐胜州榆林城的文献记载虽然很多,但是,这座古城遗址,究竟在今何处?过去却一直没有搞清楚。由于以往的一些考证,大都限于从文献资料去推测,所以众说纷纭,只能大体上考证其方位,始终未能确定其具体地点。只是在近年的考古调查工作中,才发现了这座古城遗址。现将胜州榆林城的初步调查情况简述于后。城址内的发掘,尚待进行。一、胜州榆林城的发现经过 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曾  相似文献   

14.
<正> 《通典·州郡》银州条下载银州领榆林、抚宁、真乡、开光四县、《元和郡县图志》记银州四县则为儒林、抚宁,真乡、开光,榆林作儒林,与《通典》不同,二者当有一讹。今王永兴先生等人校勘《通典》(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对此亦末察及,因特为考辨,以明正讹。  相似文献   

15.
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中的西夏壁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夏是十一世纪初——十三世纪初(1038—1227年)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藏等兄弟民族在今宁夏、陕西、甘肃和内蒙西部一带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自公元1038年(宋景祜五年)赵元昊称帝,到公元1227年灭于蒙古,共存在一百九十多年之久。现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还保存着一些西夏时期修建的洞窟。这些西夏洞窟中的壁画和题记,是我们研究西夏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6.
明高氏墓地墓志铭明高氏墓地位于古塔乡政府西北2公里的一个黄土峁上,群众称高家坟峁(图一)。1984年水利部门在抽水站施工中用推土机推土,墓葬暴露,有一高为30-40公分的瓷俑归个人收藏,我们所见唯五方碑石,(图二),有两方已残损,还有两方字迹基本完好。从铭文知道这是明代边防卫所将官高秉元、高彻(明川)父子及高明川妻孙氏的墓志铭,现加标点介绍于下。高秉元墓志铭,石长85、宽52、厚14公分,石面周围刻有宽4公分的花边,右起开头篆文题首,顶格顶底两行20字,每字4公分见方。  相似文献   

17.
明清方志中榆林城图形态表达可分3种:矩形、复合形、凸形,体现榆城发展的3个阶段。矩形在明、清《陕西通志》中常见,形成时间约在正统、成化时期。方志编纂体例使城图准确性有所降低,无法与成书时间形成统一的时空关系。复合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经余子俊、黄绂、熊绣三拓子城,邓璋修外城、王遴筑逻城后形成的城市形态,仅见于万历《延绥镇志》。子城与逻城相连,与外城分离,明后期方志城图皆不绘外城。清初,受风沙与军事影响,逻城、外城逐渐残损,城图表达中都不再出现,仅剩子城的"凸"状形态。同治初年,北墙内缩,形成"Z"字状的墙垣,但整体上还是以"凸"形为主。方志城图是研究城市形态发展的重要史料资源,不仅有助于厘清不同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而且可分析方志编纂与地图史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献》2019,(6)
经初步整理,榆林市星元图书楼所藏《永乐南藏》计有88部1098卷1107册。该残藏起"寒一"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六一,终"鱼十三"号《密云圆悟禅师语录附年谱》末卷,包含明永乐所刻正藏、万历刻续藏、及最后增入的清顺治续藏一种,正藏部分有明清补版。清雍正五至六年(1727-1728)陕西榆林定慧寺请印,江南陈龙山经房印装。榆林保存的这个大藏经版本,为《永乐南藏》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李飒飒 《旅游纵览》2016,(4):142-143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旅游业在此情况迅速发展开来,成为当代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并在经济作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榆林红色旅游资源,基于当代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逐步成为当代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并在"一带一路"的号召下打造多元化的、多样性的旅游形态,不仅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旅游资源,而且深度挖掘雨林文化,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号召以来,如何在重点开发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榆林红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榆林桃花水     
我爱桃花水。桃花水就在榆林城内驮峰山北麓,又名普慧泉。这一股闻名遐迩的泉水,完全可以与庐山的聪明泉、大理的蝴蝶泉、济南的趵突泉、杭州的虎跑泉相媲美。普慧泉水冬不结冰,雾飞氤氲,盛夏清凉,甘甜沁口。据《榆林县志》记载:普慧泉自山腰涌出,汇而为池,疏而为窦,周灌城中,镇人之民汲养也。传说当年普慧泉边树绿荫浓,四周庙宇环列。泉水流经之处,碧畦黄花,花木葳蕤,人们或浣衣嬉戏,或汲水为饮,烹茗煎香,煞有情趣。捧一杯桃花水,沏入上好的茶叶,茶水不久便会晶亮清澈,饮之甘甜异香,顿感一身轻爽。久负盛名的榆林豆腐,就是用桃花水配制的酸浆点制而成,已有悠久的历史。普慧泉南曾有一豆腐巷,是最早用这儿的泉水做豆腐的地方。这里的豆腐风味独特,其特点是集白、活、利、细、绵、嫩、坚、虚、香于一体,可荤可素,味美可口,一经油煎,酥软发颤,老少喜食,食而不厌。传说清朝康熙皇帝玄烨亲征葛尔丹,路经榆林,有一厨师为他做了一道普通的菜肴。他一口吃下去只觉得余香满口,一碗食毕觉得吃兴未足,一连吃了三碗,方问主家此菜何名?答曰:菠菜烩豆腐。康熙连连叫好,当即挥御笔留书“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十个大字。不久康熙回到京城,想起当初在榆林品尝菠菜烩豆腐的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