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玉茁 《神州》2012,(25):88-88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书简》中提到美育指"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可缺少,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学生个性充分全面的发展;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2.
宋春虹 《丝绸之路》2009,(16):119-120
艺术体操是一项审美特征很强的体育项目,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媒介,有着与众不同的美育功能。通过艺术体操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美、鉴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并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3.
吕洁 《神州》2011,(5S):10-10
美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体美、运动美、体育美等美育要件应更好地实施于体育教学之中,并通过体育教学这块育人之美的阵地,教育与培养人的形体美、心灵美和艺术美,从而增强学生表达美、观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韩雪 《神州》2013,(33):91-91
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十分重视审美教育。他在《美育》中写道“:美育者,应用美育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操为线索,美育与智育相辅相成,以图德育之完成。”高校教材《教育学》有过精辟的论述: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它对学生智育、德育、体育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冰 《神州》2011,(8S):95-95
美的艺术造就美的民族。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谈到:所谓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的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相似文献   

6.
郭希英 《神州》2012,(18):273-27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相似文献   

7.
丁健 《神州》2011,(2X):163-16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相似文献   

8.
茅艳 《东南文化》2020,(4):177-18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遣方式和消费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催生了自媒体、聚媒体、短视频等资讯与社交平台。从"云展览"、直播看展到直播文创销售,博物馆的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线上服务。苏州博物馆通过聚合媒体、智能推送等先进技术,推出了博物馆"再造·云课堂"线上平台;通过线上"云苏博"、线上直播等形式,全方位打造线上聚合媒体矩阵,以馆藏精品文物为基础内容,以重点临展、特展、讲座和论坛成果为主要素材,构建趣味性强、易于传播、全民参与的"动手、动眼、动听、动心"线上数字美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培养提升公众零距离接触美、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产品泛滥,早已淡薄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灵魂享受,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多元理念的冲击,使人类变得迷惘和神经质。现代化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工具理性的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灵性的缺失、人的主体性的衰弱等。而美育作为承担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完整的重要手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是一种充满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人文的,和谐的教育理念。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通过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田娜  王冬玲 《沧桑》2010,(2):156-157
大众文化产品泛滥,早已淡薄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灵魂享受,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多元理念的冲击,使人类变得迷惘和神经质。现代化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工具理性的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灵性的缺失、人的主体性的衰弱等。而美育作为承担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完整的重要手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是一种充满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人文的,和谐的教育理念。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通过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李建民 《神州》2012,(19):60-6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创设情境,感受整体美?一推敲欣赏,挖掘语言美一诵读体验,品味情感美一想象拓展,领悟意境美一剖析形象,追求精神美”——即“观、品、悟”的途径来实现美育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鹏鹏 《神州》2011,(8X):239-239
美术课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教学活动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13.
社会教育,是民俗博物馆的终极功能,它承担着联系历史与发展、科学文化与公众素质、博物馆与社会这三个层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有的文物收藏和研究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教育服务的。社会教育是民俗文物和历史文物的终极价值指向。民俗博物馆正是通过对民俗文物收集、整理、陈列、展览、保护、研究,发掘民俗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进步,接受广泛的教育,吸收广博的知识,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教育主要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途径。博物馆是一个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进行形象的直观教育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任何其他机构所不能代替的,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任淑芳 《神州》2012,(9):77-78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荚、追求美、创造美和体现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美育的作用,历来主张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化学教学中充满了美,化学中的美有待我们的继续开发,如果把美育教育贯穿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美育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也会起到化学教学所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教育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不像智育或德育那样 ,需要采取有约束力的、强制性的措施 ,也不同于多数宣传教育那样运用论理的、说服的方式 ,而是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 ,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的情感和共鸣 ,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 ,获得科学知识 ,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实现精神的愉悦。美具有博大的内涵 ,自然、社会、艺术到处洋溢着美。美亦具有强大的功能 ,精神、生活、心理处处渗透着美。不仅审美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而且 ,审美教育对国民素质中其他素质的提高 ,对教育活动中德智体的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乐 《南京史志》2022,(34):56-57
<正>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至今对我国儿童教育有着重大意义。在“活教育”思想中,美育内涵极为丰富,特别是在幼儿美育方面有许多独到见解。美育不仅能够滋养幼儿气质,还能够培养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活”教育理论,加强幼儿审美教育,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张艳芳 《神州》2011,(4X):113-113
语文教学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掘和利用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培养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培养外,很大程度上突出的是美育,而美育和德育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美术教育是通过“以美引善”来实现道德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向。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以馆藏文物为载体,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组织开展了许多接地气、显主题、见实效的社会教育活动,成为文化惠民的坚实力量。文章首先介绍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在社会教育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和面临的一些问题。随后在总结社会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活动主题、立足传统文化、注重互动体验、加强多方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策划高质量社会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建议,为新时期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创新社会教育方式、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