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多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国家建设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获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建设目标;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立足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科普观是一个时期人们关于科普内涵、功能、对象、任务等方面形成的基本态度和主流意识,受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影响,对科普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科普史料为基础,以科普四要素——科普语境、科普主体、科普内容和科普受众的特征分析为线索,对建国后我国科普观进行历史梳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由隐性转为显性并日益突出。以中共十六大为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分为  相似文献   

4.
蓝威 《沧桑》2010,(3):51-52,9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本文从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演进为出发点,以罗尔斯正义论为视角对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进行再认识,并从法理的角度对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保障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南通是中国四大"土布之乡"之一,手工棉纺织历史绵延数百年,在中国纺织经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南通土布中色织土布的品种和织造工具出发,将色织土布的发展分为:传统时期、改良时期、工艺巅峰时期三个阶段,对数百年来南通色织土布的发展演进历史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6.
王月 《文史月刊》2007,(8):54-56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是体现法家思想成就的最高形式,也是法家学派被称为"显学"的突出标志,即使秦王以后儒家学派占据了统治地位,法家所奉行的法治精神,也依旧长远地影响着后世。先  相似文献   

7.
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朱学和王学是理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此两座"高峰"之间的思想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论题对于理解理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这应是理学史研究中的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学堂乐歌的演进及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笑瑜 《史学月刊》2005,(9):118-120
“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史中音乐文化的突出成果,它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洋,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西方音乐知识,促进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繁荣,以及为建立中国自己的近代学校和音乐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一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学堂乐歌即学校唱歌,是一种集体唱歌的形式,具体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中所教唱的歌曲。这种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兴起的学堂乐歌,掀开了中国近代音乐史的新篇章。(一)学堂乐歌的产生学堂乐歌产生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通商口岸举办一批教会学校,学校的课程中…  相似文献   

9.
周中明  金鑫 《沧桑》2009,(1):197-199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断演进的30年,其历史演进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拨乱反正,恢复“61方案”;“85方案”新课程设置;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成果教育的“98方案”;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05方案”。我们的启示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其内容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进入19世纪以后,由于时代剧变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动,一批中国学者对历史演进阐发了深刻而新鲜的理论。龚自珍、魏源预见到"乱将不远",对公羊"三世说"进行革命性改造,提出新的命题;其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构建了宣传变法维新的历史观;至19世纪末年,以严复为代表,结合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局,传播了西方近代进化论,中国民气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城市的天文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学在科学史上是发展最早的学科之一。在人类还没有字以前,原始的农牧民族就已经注意到观察天现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分的顺序和发展……首先是天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地需要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周年纪念因具有总结历史经验、彰显伟大成就、坚定改革信心等功能而意义重大。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4次“逢十”周年纪念,梳理其从初始起步、深入开展到持续推进、开拓创新的历史变迁,分析其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内外环境之下的逻辑演进过程,归纳总结改革开放周年纪念的演进规律、变化趋势及历史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通过政治仪式唤起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激发人民群众的集体情感,在政治上更加坚定改革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华杰 《近代史研究》2022,(2):139-151+161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来华西人将中国历史当作叩开中国国门的必备认知信息加以研究。此后,借助于殖民主义的地理扩张,西人在书写中国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地方视角的研究特点,将历史视为认知地方的知识背景。这种从历史的维度审视和理解中国的路径取向,助推西人逐步发现中文文献所承载的世界史事资源以及中国历史所蕴藏的文明规律。对来华西人中国历史书写内容的构建及其路径演进的揭示,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的中国认知在近代的生成及其变迁。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杨万里的历史通变思想的内涵是主张历史变化不已,但有“一治一乱”章法。他提出“穷必革”和“圣人惧于革”,总结出变中有常、“中正立而万变通”、“兴天下之大利,为天下之大益”和革除弊政重在用人等原则,要求区别对待“一代家法”与“祖宗家法”。杨氏以史事参证《易》理  相似文献   

16.
王蕙 《攀登》2014,33(4):136-140
廉政建设已成为关乎各国政权是否长治久安、政治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课题。如何建设、建设的起点与基点何在,显然离不开各自的国情,也离不开每个民族所根植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本文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廉政建设的思想与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与要求相结合,汲取传统文化中可以为当代反腐倡廉建设服务的精粹,希望对新时期中国特色反腐惩防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17.
谈起叶剑英元帅,人们便会想起毛泽东送他的那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在历史的大关节处,总是敢于挺身而出,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避免了劫难和挫折,也因此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使中国革命和建设沿着光明的道路前进。他力挽狂澜的果敢精神及拨乱反正的独特贡献,永远值得人们敬仰和怀念。  相似文献   

18.
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一直是无数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主题。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民族复兴思潮的由来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一直深深地牵动着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直到今天依然是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这要从民族同个人前途命运的关系、中华民族的特殊经历说起。  相似文献   

19.
黄金和外汇储备一直是各国国际储备的主要内容。新中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也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60多年来,新中国国际储备资产经历了四个时段:1949~1973年是极度匮乏期。黄金储备的积累一直未能突破300吨;外汇储备方面,由于出口不稳定,总量也很小,最高年外汇储备额仅为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日读到毛泽东1964年2月13日与中央其他领导人谈话的一则档案资料[1],这次谈话主要涉及的是教育问题,毛泽东谈话的部分内容以《关于教育革命的谈话》[2]为题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以下简称《文稿》)中发表。谈话的语言平实、生动,内容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既包括学制改革,也包括学生减负,同时还关涉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