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旺堆  土登 《中国西藏》2004,(2):23-25
藏餐是人们对西藏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一点说,应该是以拉萨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的总称。藏式烹调的起源在很早很早以前,藏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十分简陋的,寒则息于洞里,热则巢于树上,过着茹毛饮血,挂树叶、衣毛皮的生  相似文献   

2.
藏餐缘起     
藏餐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总与美食无缘,山高水远的地方一直都是粗茶淡饭占据着人们的一日三餐。但是就像人生有许多惊喜一样,在藏地,也能在不起眼的地方吃到无上的美味。无论是日光充足的高原,还是人烟熙攘的都市,藏味一样可以让人享受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相似文献   

3.
藏族生活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高寒的高原气候,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藏民族勇敢刚毅的民族个性,也形成了藏民族独具高原特色的饮食文化,藏乡的酥油茶便是其中一朵奇葩。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刚进藏的汉族干部,要适应高原环境,首先要过生活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顾名思义,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盐三种原料做成。  相似文献   

4.
清朝初年,巩固新生政权面临的任务繁重:要应对游牧民族不断的叛乱,要重建驿传体系,要理顺民族关系等等。凡此种种问题均与马政休戚相关,建立完善马政体系,成为新兴的满清政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从饮食文化的变迁看我们藏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该正视这么一个事实,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藏民族对饮食的态度依旧执着于旧有的传统观念之中。  相似文献   

6.
广隶 《丝绸之路》2004,(1):37-37
“太白藏”酒系“太白牌”太白酒精品之一。太白酒,起源于周,兴盛于唐,因李白常饮此酒而得名,有着3 000多年的历史。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称道她、传诵她,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赞美诗篇。厚重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使她成为历史文化名酒,中国优秀名酒而享誉天下。  相似文献   

7.
今天38岁的普布扎西一脸的笑容,有点拘谨有点腼腆,汉语说得很好,却总是怕人不明白他表达的意思,说完一句话后还要再解释一遍,脸上还带着很认真的表情。已经做了18年餐饮并至今喜欢做菜的扎西说了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晰,他说,我就想做出好菜来,有人吃后叫好,我就开心了。  相似文献   

8.
一个多世纪前,当安多牧区的男人们赶着自家的牛羊,跋山涉水,去到遥远的农区换取粮食时,他们恐怕不会想到,今天,他们的子孙已经将家乡的饭菜带到离家几千公里外的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9.
论宋代纸币发行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毅平 《安徽史学》2004,(4):99-101
宋代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发行纸币的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商品交换、铸币能力、财政需求等几个方面探讨宋朝纸币产生和广泛使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藏地原色     
在西藏高原生活的藏族民众们生活中充满着各种色彩、各种想象,他们的外表、他们的环境甚至是他们的精神到处是耀眼的色彩,在一派奇伟的风光中传续绵延,无穷无尽。  相似文献   

11.
1938-1948年间的国民参政会是这一时期中国的重要民意机关,共历四届。本对历届国民参政会的各项治藏议案作了整理和分析,认为这些议案涉及当时治藏问题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议案虽然仅有一部分被采纳,但对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仍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议案的提交既有藏族参政员,也有其他民族、地区的参政员,表明了全国各地、各界人民对西藏同胞的关心,并促进了藏族同胞与各族人民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藏区的社会进步,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昭通民间流传一种古老的黑白木刻版画,即在刻有各种鬼神形象的木模上蘸油墨,然后印在彩色薄纸上,称为甲马或甲马纸,昭通习惯称为“纸火”.文章拟探讨甲马文化内涵,并通过甲马形式、素材寻找它与巫术、雕版印刷术联系,进而探求昭通甲马的缘起、与中原甲马的联系和昭通甲马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世杰 《旅游纵览》2021,(3):171-173
藏民族长期生活于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高原特征与宗教色彩.青藏线开通以来,随着内地与藏族地区的交往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藏区,体验藏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内地的食材、烹饪器具以及价值观念等也开始逐渐传入藏区,藏族的特有的饮食文化发生变迁.本文以青藏线开通前后为时间线,旨在探究青...  相似文献   

14.
对于藏民族来说,牦牛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藏族之所以称牦牛为“宝贝”,是由于牦牛为传统的藏族社会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浑身是宝,每一宝都又无私地赐予了人类。它的馈赠惠及高原人类的衣、食、住、行、运以及烧、耕.医、娱、用等方面。可以说从出生到死,贡献了一切。  相似文献   

15.
餐芳饮露     
桑梓 《风景名胜》2010,(3):72-77
《诗经·幽风》云:"采紫祁祁",这里的"紫"即白色小野菊。古人于入秋之际大批采集,既可入馔,又能入药。这被认为是食用花卉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16.
藏民族与青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藏民族主食的青稞是大麦的一种。由于它的籽实没有外壳,所以又称之为稞大麦、米大麦。青稞是藏族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之大,占西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0%-60%,有些高寒地方种植面积多达80%以上。青稞籽实营养比较丰富,蛋白含量达15%左右。将它炒熟磨成糌粑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主要食品,携带和食用都很方便。用它酿制的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最喜爱和最为普及的饮  相似文献   

17.
《藏行纪程》详细记载了康熙末年杜昌丁自云南昆明至西藏洛隆宗的往返行程,是《三省入藏程站记》、《西藏通览》、《西藏新志》、《西藏志》等书滇藏交通部分的直接或间接资料来源,是研究清代滇藏交通的珍贵史料。文章通过对道路沿线地名的考证和梳理后发现该书多处地名顺序有误;该道路只在康熙末年及雍正年间用兵西藏时设过台站,其间屡设屡撤,云南的驿道也未延伸至西藏,称其为滇藏驿道并不恰当;与之相比,《藏纪概》所载滇藏台站更加准确和权威。  相似文献   

18.
藏帽     
藏式帽子有着如同藏族服饰的华丽富贵与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经久耐用等特点外,更能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小宠物竟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地域特色、职业、以及更加细致的社会地位、富裕程度、宗教流派等,真可谓藏族帽子是藏族文化的一个浓缩点。 藏帽,一般有冬帽和夏帽之分,按其特性,又可归纳为“普通帽”、“官帽”、“僧人帽”、“艺人帽”和“军人帽”等五大类。  相似文献   

19.
乙:“很多藏族都不吃鱼,可你为什么要吃?” 甲:“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所谓‘藏族不吃鱼’的说法是很不准确的,在藏族中不吃鱼者可能占多数,但吃鱼者也不乏我一人,可以说大有人在。” 乙:“你说藏族中吃鱼的大有人在,是不是指像你这样曾在内地上过学,毕业后一直在大机关里工作的人?因为你们与外界接触频繁,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兴起的原因有我国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及知识分子自身存在着亲美、反共、疑共倾向以及其普遍存在的"原罪"意识等。运动共经历了学习动员、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组织清理三个阶段。运动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但同时也由于要求过高、做法粗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