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和客观的观点来看,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失败,减少了反法西斯阵线的损失,也避免了日本遭受更大的损失,其积极作用应该肯定。从正义的条件性来看,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可视为一种惩罚和矫正的正义,也符合战争的基本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2.
1945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败局已定,在太平洋以及中国各战场垂死挣扎。1945年7月2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不肯无条件投降,美国就要对日本投掷原子弹。7月26日,美国向日本公开广播《波茨坦公告》,日本当局听到广播后置之不理,杜鲁门决定用原子弹来教训日本。下面是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经过。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最后灭亡.然而,在原子弹投掷之前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逸事秘闻.  相似文献   

4.
体制正义论     
沈晓阳 《攀登》2002,21(5):37-41
体制是指社会的各种制度性安排。体制由于其稳定性、综合性、基础性和价值性等特性而构成正义之基石。体制的功能性正义,是指要使体制体现出正义所蕴涵的基本价值目标;体制的结构性正义,是指体制本身具有良好的结构,为功能性正义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结构性的保障。体制正义是功能性正义和结构性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是为结束二战,并拯救美国人和日本人的生命.但美国总统杜鲁门指派的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小组1946年7月撰写的关于空袭日本的调查报告指出:即使不使用原子弹,或苏联没有参战,美国也没有或打算制定进攻日本本土的计划,日本也肯定会在1945年12月31日前、很可能在11月1日前投降.实际上,包括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在内的盟军高级将领都认为,使用原子弹不是结束战争或拯救生命的必要措施.那么为什么决定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1945年8月6日,由陆军中校蒂贝茨驾驶的B-29"盖伊"号从提尼安岛的美军基地出发,向广岛投掷了代号为"小男孩"的铀装药原子弹,造成广岛居民15万的伤亡和86%的建筑被毁。1945年8月9日上午9时许,由陆军少校斯通尼驾驶的B-29"博克之车"在长崎投掷了代号为"胖子"的钚装药原子弹,长崎居民伤亡8万左右,%60的建筑被毁。1945年秋,日本败局已定。  相似文献   

7.
正在"两弹一星"的发展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专有名词—"三钱",即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然而,若从整个研制工作的组织、调动、协调、策划来说,没有周恩来,就没有中国的"两弹一星"。"我们要回了一个钱学森。单就这件事来说,会谈也是值得的。"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一年以后,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斯特朗的  相似文献   

8.
论矫正的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晓阳 《攀登》2000,(2):24-29
矫正的正义是指对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进行补偿的一种符合正义要求的规则和原则。矫正的正义具有一定的根据。在现代社会,矫正的正义出现了内容的多样化,范围的扩大化,行为的社会化和形式的法律化特征;矫正的正义必须符合法定性、公正性、适当性、明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爆炸当量预计为1万吨的第三次核试验,亚洲局势再次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日本也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然而一直以来,国际社会传言美国在二战末期向日本投掷了三颗原子弹,只爆炸了两颗。有人说日本人把未爆炸的第三颗交给了苏联,但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一颗原子弹呢?真相需要时间来解答。可以确定的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私下始终没有放弃拥有核武器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伦理密切相关,法律的存在必须具有正当性。从伦理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法的定义,不仅能为其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提供伦理基础,同时,也能从伦理的层面去探讨我国经济法的发展方向,做到价值与目标的统一。从伦理的视角来看,经济法是为达到社会共同福利的最大化,实现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为核心而对经济资源实行合理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应该是通过实现经济正义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屈琦 《攀登》2007,26(6):132-135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在对古典自然法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正义观批判基础上建构的包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海流 《文史天地》2013,(10):75-79
1945年8月9日,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本宣战后,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日本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宣布,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3.
1967年,我国成功地进 行了原子弹、氢弹的空爆、地爆试验,并且原子弹的小型化发展也开始从试验阶段走向实用阶段。如果能够试投成功,我国就将拥有自己的战术核武器,将国防现代化推向一个新水平 投掷小型原子弹的难点 1967年 11月 7日,空军司令部通知当时的航空兵第5师师长宋占元进京受领任务。当他到达后,在京的所有空军党委常委接见了他,由参谋长梁璞介绍了有关的情况,并让他着手组织研究用飞机投掷小型原子弹的可能性。宋占元立即组织了一个班子开展论证工作,经过大量数据的计算、研究,认为强-5战斗机具备挂载核…  相似文献   

14.
许祥云  除慧 《攀登》2013,(5):50-55
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答。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正义理论的梳理、考察和甄剐,根据哲学家们思考正义与解决正义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孙红兰 《沧桑》2010,(5):9-10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基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假设,其正义理论必定是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马克思基于"现实的个人"规定,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批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局限性,提出了现实上的、真正的、实质的正义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基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假设,其正义理论必定是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马克思基于现实的个人规定,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批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局限性,提出了现实上的、真正的、实质的正义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东条英机,一个欠下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累累血债的甲级战犯。当他挥舞起对外侵略的大刀时,也把日本人民推进了灾难的深渊。这个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侵略战争的狂人,面临正义的审判时,一副色厉内荏、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就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8.
日本“原子弹文学”述略刘光宇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使亚洲乃至世界人民蒙受了一场浩劫,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美国先后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这固然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但也给广大无辜的日...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民族全国军民奋勇抗战及盟军协力夹击下(美海空军在太平洋消灭日寇的主力军,再加上苏联于1945年9月8日对日宣战出兵东三省,和美国同年8月6日、9日向日本本上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威力无穷的原子弹),日皇被迫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正式鉴署了投降书;中国政府明令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相似文献   

20.
程淑兰 《沧桑》2008,(4):114-115
制度公正和社会价值信仰问题都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制度正义本身就蕴含了一定的社会价值信仰。而制度正义还需要程序正义的支持,实现实质正义。只有实现了实质正义,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社会价值信仰才能提高。社会价值信仰是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人的本质、社会共同体生存、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社会价值信仰是实现制度公正的背景、动力,二者是在相互作用中推动历史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