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凤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民的龙凤观,在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也有很大差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龙凤这两种“生物”从萌生到定型,在形象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的精神品格一直影响着人们,它们的形象也包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2.
朱宇聪 《神州》2013,(11):27
"君子"这一人格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下滋养出的、区别于其它文化与文明的特有形象,所以它立体而丰满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又有文化之弊端。深受传统文化之渲染的梨花大鼓,在内容之中也不免沾染了文化中的弊端。笔者将从两个方面,结合梨花大鼓的书目内容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0,(4):188-190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从宇宙观和思想倾向来说,在儒家影响下的中华文化--上层文化之外,还有一种或几种未受或少受儒家影响的中华文化,即民间文化或下层文化;从地缘观念来说,在古之中原文化之外,还有多种边缘文化,东部的海岱或后起的齐鲁文化,东南部的河姆渡-良渚或后起的吴越文化,西南部的巴蜀和爨僰,以及藏、西域、通古斯-满蒙等文化,…….这些各有特点、各有优长的多元文化,有交叉,有融合,有影响,有排拒,在历史的发展长途中,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如同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创造历史一样,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共同创造的结果。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既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为依托,又直接引导或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这种活动。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的文化创造总是互相交叉、互相联系着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主体性作用的同时,也高度肯定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抑或是负面。  相似文献   

5.
周春 《神州》2011,(22):101-103
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不被中断的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思想。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其重要动力即在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达。自周公、老子、孔子以降,三千年来,中国学术思想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巨流。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几千年来,历代书画大家为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传统文化,那就是中华文化。但是,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又有具体的地域性文化。比如,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珠江文化,万泉河文化等。有人说,每一种地域性文化都有自己的开拓者。那就是:黄河文化的开拓者是黄帝,圣哲是孔子;长江文化的开拓者是炎帝,圣哲是屈原;珠江文化的开拓者是舜帝,圣哲是六祖惠能。我同意这种观点,因而,我说,开拓万泉河文化的杰出人物是冼夫人,圣哲是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古琼山五原人)。  相似文献   

8.
<正>岳麓书社余秋雨著定价:29.80一门好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本书给人的启迪,不仅在于对于"何谓文化"的深刻见地,也在于对于中华文化脉络的梳理和选择。作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重视文化中的精神价值、集体人格、礼乐传统,有助于文化上的人格完成。因此,余秋雨的文化课把目光投射在先秦时代至于盛唐这个中华文化的完成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轻装上阵"的活力与澎湃,譬如老子作"减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每一个人,都依赖他所受之于前人的文化取得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并生活在人和人组成的社会中。人类历史发展到最近几个世纪,发生了激速的变动。社会和世界日新月异。个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文化也必须适应这些动态。当前世界上各个文化都面临改革的选择,事关存亡绝续,历经着和面临着不断的挑战。我们中华文化并非例外。在我看来,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推陈出新、继续发展的迫切课题,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这一代的成员,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受之历代祖先的中华文化。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文化也不能没有实事求是的自…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与地方文化是天然联系在-起的。地方志编修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部分。从地方志的最早形式地记、图经开始,地方志就记载着一切属于地方的东西,而地方文化自然也在其中,并得以代代传承。时至21世纪,地方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轮修志需要积极适应这一进程,而修志的过程和成果又必然能够促进文化建设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遗产》2012,(11):8-19
红黄白黑青,是中华五色,因为它们最富中华文化含义。但这一观点是否会得到今人的认同呢?最具发言权的是中国人。于是《中华遗产》在微博上同期推出“最具中国文化含义的颜色”投票活动,以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日盛之际的变化。从10月17日到22日,网友们反应热烈,纷纷发言。从网友所写下的推荐理由和结论看,大家十分认同并理解这五色所包含的中华文化意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在此节选部分网友精彩评论。  相似文献   

12.
传统政治文化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政治文化不仅在当时造成了震撼的影响,而且对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起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于是,研究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影响就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旅游纵览》2013,(10):48-49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中国,中国的一言一行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作为中国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化传播方面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突出表现在缺少强大硬实力支撑、网络传播媒体飞速发展、传播体制落后等方面,我们需要具备文化自觉,创新传播方式,市场化模式及企业文化,亮出中国的名片,尽快构建国家文化传播战略体系,让中华文化伴随着经济一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四节龙凤玉佩出土于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楚地玉器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文章拟从四节龙凤玉器的整体情况及命名、制作工艺、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四节龙凤玉器的命名进行探讨,认为更加合理的命名应该是四节透雕龙凤玉佩,其制作工艺充分体现了当时制玉技术的高超,在艺术创造和表现上也充分体现出独一无二的规则与不规则之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对西藏传统阿里三围地区十余处遗存中现存的大量汉式龙凤纹样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渊源、背景、传播途径和本土化特征加以分析。元明时期的龙凤纹样主要分布在古格王国中心地区的寺院和石窟,拉达克和贡塘王国也有少量遗存。涉及的艺术种类主要为壁画、建筑彩绘、经书插图、泥塑、擦擦和丝织品,其造型和样式组合丰富,体现出本土化特征。作者通过文本和风格比较发现,这些龙凤纹样大都源于内地,主要通过朝贡赏赐等途径传入西藏和阿里,是元代统一西藏后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大规模频繁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视觉证据。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文化催生的果实,也是中华文化赖以延续的种子之一,成为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历史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所关注、所思考。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河北正定古城、黑龙江哈尔滨731遗址群、首都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8.
杨鹤 《神州》2012,(5):21-22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也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受数千年岁月磨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人治"思想、"好古忽今"意识和"义"、"利"对立观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随着中餐、孔子学院、中医等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出了国门。现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需要我们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建设力度,增强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还需要我们多措并举、多方发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奠定通畅渠道;更需要我们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与博弈中,吸取世界各国文化中的养分,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蔚为大观。其中,节俭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一席,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节俭,往小里说,涉及修身、养性的传统美德;往大里说,关乎国家、民族的盛衰兴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