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孙中山研究中,重心一直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政治活动上,这是很自然的。相形之下,对其有关建设、文化问题的研究,则显薄弱。有感于此,本文仅就孙中山的长江开发构想作点探讨。一、孙中山为何垂意长江开发在中国近代,孙中山不仅是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高瞻远瞩的国家建设的设计师。孙中山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创建民国;第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实行国共合作;第三,规划  相似文献   

2.
在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的武汉三镇,有两尊孙中山铜像分别耸立在武昌和汉口的繁华街区,它们不仅寄托了武汉人民对孙中山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而且富有象征性地展示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历史联系。1911年10月IO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从形式上看与孙中山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起义爆发之日,孙中山远在美国。然而,这场革命正是在孙中山的旗帜下进行的,是他的思想和人格所培育和影。响的一代湖北革命志士所成就的。早在1897年,湖北留日学生吴禄贞、傅慈祥等即在日本会晤了孙中山,此时孙中山正在海外广泛联系革命同志,这可谓是孙中山接…  相似文献   

3.
正在长江上修二三十个桥毛泽东对武汉这片白云黄鹤之地特别喜爱,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几十次到武汉,居住最长的一次达168天;曾多次畅游长江,游程总计达100多公里。毛泽东畅游长江,与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有着密切联系。没有哪一座建筑像武汉长江大桥这样引起过毛泽东如此多的关注。1956年5月底,毛泽东从长沙来到武汉。毛泽东决定乘船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并听取关于大桥建设的汇报。陪同毛泽东视察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湖北省政当局为了实现孙中山将武汉建设成为"世界最完美都市"的宏愿,提出了建设"大武汉"的一系列规划设想,拟定了武汉区域规划,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区域规划机构"——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开创了我国区域规划研究的先河。武汉区  相似文献   

5.
梦想,还是理想?——从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设蓝图看《实业计划》的可行性严昌洪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为中国也为武汉的近代化建设设计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几十年来对《实业计划》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分歧主要集中在它的可行性方面。本文试图对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  相似文献   

6.
1919年,孙中山先生所著《建国方略》,是其实施实业建国的真实写照。孙先生在这份被冯玉祥将军称之为“是我们中国唯一的对症药方”的实业计划中,从“交通之开发,商港之开辟,铁路中心及终点的城市建设,水力之发展。设冶铁制钢水泥等工厂,矿业之发展,蒙古,新疆之灌溉。  相似文献   

7.
今年——1999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精心撰著《建国方略》问世的80周年.但遗憾的是此“方略”延时30年,直至解放之前,武汉仍是山河依旧,先生之宏伟计划,只是纸上谈兵,良好理想,终未实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群策群力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经济腾飞,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孙先生遗愿不仅得以实现,而且远远超过其原著理想程度.沧桑巨变,值此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两相对比,令人欣慰至深.我已届八旬,且是道地武汉见证人.仅以  相似文献   

8.
江远新 《旅游纵览》2014,(2):98-101
<正>2013年11月21日~24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举办了"走进基层·聚焦武汉"摄影采风活动。协会副主席高琴、冯凯旋、赵红,副秘书长张晓蓉等一行,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了大武汉的缩影。武汉,腰揽两江,坐拥百湖。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其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在武汉江段飞跨南北,世界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如宝石般镶嵌在武汉。女摄影家们一到武汉就不顾旅途疲劳,乘坐江轮,饱览武汉两江景色,拍摄江城不夜风貌。  相似文献   

9.
葛洲坝十年     
魏廷 《百年潮》2007,(2):37-43
从1949年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秘书开始,我和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50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从事长江流域规划和长江干支流治理开发工作。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从1959年12月最初提出建设方案,到1988年12月全面建成,我一直担任规划设计工作。其中,从1973年具体负责修改初步设计方案和现场设计及配合施工工作,到1983年回武汉主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工作,我常驻葛洲坝工地十年,并在这里渡过了七个春节。  相似文献   

10.
中山舰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一艘名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她25年的服役中,先后经历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先生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五大历史事件。中山舰于1938年在武汉保卫战中不幸被日机炸沉,在长江中沉睡近60年后的1997年被打捞出水,如今已按原貌复原,即将向世人重展其丰姿。中山舰,向人们述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1月21日24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举办了"走进基层·聚焦武汉"摄影采风活动。协会副主席高琴、冯凯旋、赵红,副秘书长张晓蓉等一行,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了大武汉的缩影。武汉,腰揽两江,坐拥百湖。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其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在武汉江段飞跨南北,世界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如宝石般镶嵌在武汉。女摄影家们一到武汉就不顾旅途疲劳,乘坐江轮,饱览武汉两江景色,拍摄江城不夜风貌。  相似文献   

12.
吕成龙 《收藏家》2003,(10):11-16
今年是我国著名文物收藏家、鉴定家孙瀛洲先生(1893-1966)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孙先生在文物收藏、鉴定和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故宫博物院隆重推出《孙赢洲先生捐献陶瓷展》纪念特展,并结合展览编辑出版《孙瀛洲先生捐献陶瓷选》图录。展览展出150件文物,图录选编250余件文物。笔者作为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人员、此次展览的主持者之一,在观赏、抚摸孙先生所捐献的这些精美陶瓷时,不禁感慨万千,深深为孙先生的爱国热忱和其在古陶瓷鉴定方面的杰出贡献所感动,对孙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与毛泽东在军事思想上若干方面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领袖,他们都为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毛泽东对孙中山十分敬重,始终给予高度的评价,而且称自己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孙中山在指导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军事战略和战术,这些战略战术为毛泽东提供了启迪和借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拟选择其中四个方面加以比较,以说明毛泽东对孙中山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集中兵力古今中外,一切高明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  相似文献   

14.
正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为中国也为武汉的近代化建设设计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几十年来对《实业计划》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分歧主要集中在它的可行性方面。本文试图对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设的蓝图进行比较分析,从微观的或者说个案的角度对《实业计划》的可行性谈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国内外学术界的专家们。一、梦想,还是理想?如果从"梦想"可以"成真"的意义上说,"梦想"与"理想"似乎是同义词。但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15.
田日隆 《广西地方志》2001,(5):17-19,F003
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派出大批同盟会骨干到梧州开展革命活动,使梧州成为武昌起义成功之后率先在广西举起义旗,脱离清廷,宣告独立的城市。为扫除官僚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孙中山曾三次驻节梧州,督师北伐,为北伐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孙中山还关心梧州的经济建设,提出以梧州为中心,全面开发整治西江的宏伟设想,解放后,他的宿愿逐步得以实现。孙中山伟大爱国思想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给梧州人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梧州人民永远崇敬他,缅怀他。  相似文献   

16.
文史博览     
孙中山遗体安葬过程现年82岁的范良先生,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贴身卫士,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卫士。他参加过建陵工作,抬过灵柩,并长期守卫中山陵。范先生介绍说:有关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内脏全被取出,这是事实,但说内脏被盗则属谣传。那时孙先生有遗嘱,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塑像知多少朱旭先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为表达南京各界人士对这位革命先驱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新街口广场重朔一尊高5.75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青铜像。这是自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迄今72年来,人们为纪念他而设计制造的第27座...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和毛泽东曾就东北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提出诸多构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在东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上,孙中山侧重经济和国防,毛泽东则侧重革命和建设;在东北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孙中山主张交通运输业和移民实边垦荒,毛泽东则把东北建设成为共和国的工业基地;关于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孙中山认为要“节制资本”,毛泽东建立的则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彭润平 《纵横》2011,(10):24-28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华侨功不可没。孙中山曾以“华侨为革命之母”评价华侨对革命的贡献。他们解囊相助不遗余力,他们投身革命义无反顾,他们参加武装起义不惜生命……从组建同盟会到参加辛亥革命,从海外声援到回国参战,他们一直坚定地追随着孙中山先生。我的父亲彭泽民一生尊孙中山先生为革命良师和领路人,他是爱国侨领,亦是孙先生的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20.
我是武汉人,也是《名人传记》的忠诚读者,在此与各位读友分享一下我的一段人生经历。1954年,武汉长江第一桥开始建设,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上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当时,参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是非常光荣的事。我报名后,被分配到武汉大桥局一桥处混凝土中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