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当年在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日子里所发生的往事,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我和摄影师胡 酒像牦牛一样在高原上咀嚼着悠闲的时光,不知不觉已在四川甘孜州的木雅藏区放牧了一个秋季。温泉里的天浴、山沟生出来的山歌、碉楼群里的“走婚”……离开木雅后,我的心依然保持着那种灵魂似风的感觉,还放牧在那片阳光灿烂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3.
新力 《丝绸之路》2003,(3):16-18
玛多黄河水资源调查队队长贡布是个严肃冷峻的康巴汉子。去玛多前听说,贡布队长这些年家庭连续遭遇了很多不幸。于是在玛多的三天中我想尽办法试图让他敞开胸怀却一直未能如愿。最后那个下午我跟着他来到黄河岸边一个垒着玛尼堆飘着经幡的山冈上。贡布队长伫  相似文献   

4.
宇妥·云丹贡布写于公元8世纪的《四部医典》,将人体疾病细分为1000多种,用洛桑的话说,自己行医36年来,没有任何病症跳出过这部大典他要求每一个年轻的医生都能够操作西医检查器械……在乡下8年他已经认识到了,藏西结合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正尼玛次仁:藏医药具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这样的宝贵特点西藏藏医药大学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热路10号,迈进藏式风格的大门,是一个宽阔整洁的广场,广场左手是逸夫楼,右手是图书网络信息中心楼,靠北正前方立着一尊用白色花岗岩雕刻的藏医药学祖师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塑像,塑像后面是简朴的办公楼。西藏藏医药大学校长尼玛次仁,出生在拉萨市尼木县普松乡一个普通农户家里。二十多岁开始,他师从著名藏医药大师措如·才朗潜心钻研藏医药学。从那时到  相似文献   

6.
Oliver来北京已经七年,依然保持着奥地利人悠闲自在的泡吧生活习惯,但是泡吧的区域,却已经变更三次,从最初的三里屯,到三四年前的后海,再到近两年他最中意的处于旧鼓楼大街、南锣鼓巷一带的酒吧。事实上,这也正是北京传统民居被时尚所消费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林甘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好几个月了,然而他那略带泉州乡音的普通话,不时仿佛还在耳际响起;总是泛着微笑的长者面庞,依然还是那么慈祥。甘泉同志没有走,他分明还活在我们的心中。1978年10月,我有幸负笈京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追随先师杨向奎先生问清儒学术。当时,虽然未能拜到甘泉同志门下,但是杨向老给我讲授马克  相似文献   

8.
<正>毕业多年,离开一起成长的同窗,告别辛勤耕耘的老师,对武汉音乐学院的母校情结无尽缠绕。都司湖边那条小路,图书馆后的小花园,师范学院办公楼旁那颗樱桃树,依然那么熟悉,仿佛就在昨天。无论什么时候,当我回到那里,走过琴房教室,耳边萦绕着当年的歌声,恩师裴传雯教导我的情景浮现在眼前,带我重回难忘的追梦岁月。那一句“你唱得蛮有味”每一个喜欢唱歌的人,对歌唱舞台的向往是天性。年轻的时候,和一帮喜欢音乐的伙伴成立乐队,我作为主唱,在舞台演唱《巴比伦河》《阿里巴巴》等流行歌曲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9.
茂地僧人     
认识杨延康二十年有余。他的摄影之路曲折、艰辛,但坚韧。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很偏执,杨延康的偏执地在藏区。“每个人来到人世间是注定要与一些人和事结缘的”,杨延康这么说过,他这辈子可能终身与摄影、与宗教、与藏民族结缘了。“影踪”栏目是一个影像的“博物馆”,有幸请来杨延康用摄影为我们讲述一段他心底里的藏地故事,实乃不易。我认同他对摄影的理解:“真正的摄影是平静的,平淡的。平淡的不平静才更让人感动,好的片子是看不到摄影师的,他们会隐蔽在相机后面。”  相似文献   

10.
纽约新唐人     
屋子的墙上歪七扭八地挂着几张一个老男人的画像.马文翰斜睨了几眼画像上的男人,就把墙上的画挨张撕下来,扯碎了.他心里无比地厌恶画上的老男人,那是一个来美国已经二十多年的福建人,如今,福建人已经拥有一家餐馆.马文翰在他那里打工.但是就在昨天,福建人当着那么多客人的面,冲着马文翰吼道:"你真的以为美国的盘子比国内好刷?"然后甩过几十块钱来.鱿鱼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炒就的,可马文翰现在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画都撕完了,但他重新陷入焦虑之中:明天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正>父亲梁斌离开我们虽然已经整整一年的时间了,他仿佛并没有远去。他还在我们身边。他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不仅倾注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革命生涯和他的性格之中。他的思想和人格精神的光彩每时每刻还在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西藏地处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三面环绕着巍峨山脉,地貌壮观,资源丰富。在古代西藏,只生活着少数顽强的藏族游牧部落,他们的居住区域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古代藏族人民一直遵循本土原始宗教(苯教)的古老习俗,崇拜各种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创造出了大量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艺术,他们的主要居住区域分布在藏西(阿里)、后藏(藏)、前藏(卫地)、藏东(康区)和东北藏区(安多)。这些地区相  相似文献   

13.
西藏藏医药大学位于拉萨市当热路10号,迈进藏式风格的大门,是一个宽阔整洁的广场,广场左手是逸夫楼,右手是图书网络信息中心楼,靠北正前方立着一尊用白色花岗岩雕刻的藏医药学袓师——玉妥宁玛·云丹贡布塑像,塑像后面是简朴的办公楼。3月23日,西藏人文地理记者在西藏藏医药大学校校长办公室,采访了尼玛次仁教授,请他谈谈藏医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上的作为。  相似文献   

14.
丧葬习俗     
藏民族古老的丧葬习俗,也比较奇异,像这个民族一样充满神秘的色彩。 土葬:是藏民族信奉苯教时期流行的一种古老葬俗。据考古发现,藏区的土葬历史非常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藏民族就建立了墓葬的习俗。土葬在佛教传入后,这种葬法一直延续到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  相似文献   

15.
塔吉克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居住地海拔最高的民族,现仅有3万余人。因其居住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人至今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独特民族化和生活习俗,成为一个极富人艺术特色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6.
歌舞《我是女兵》是李艳在市旅游系统各种文艺表演场合的保留节目:贝雷帽、迷彩服、高统皮靴,英姿飒爽。举手投足,干净利落,活脱脱一个军营女兵。离开军营已经4年,她仍十分留恋军营生活,保持着女兵的作风。现实生活中的她也是笑容可掬,笑时嘴角总拉出一个很美的弧度,白净的脸上时常透着点孩子气,说话细声柔气,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说,这些都是在北京的3年军旅生活中练就养成的。  相似文献   

17.
西藏是世界上祭祀礼仪最多的一个独特的地区,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祭礼仪轨及活动始终伴随着藏民族的生活。桑烟上供是藏民族祭礼习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桑”是藏语,特指上供佛仙及众神灵的烟子。藏族人的习俗中,十分讲究桑烟原料的选择。在雪域,除了柏树叶、白罗(生长在高山阳坡的一种灌木),肯巴(一种野草)和阿荣(生长在高山之巅的一种爬地木本  相似文献   

18.
记得二十年前,原良在画坛初露头角时,即有人观其作品而断定作者为中年画家。那时年轻的原良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然其笔墨之娴熟、画境之苍老,已超越了众多同龄画家。原良在传承傅派山水上下力最大,20多岁时他的傅派佳作已可乱真。时下的现代创作环境更强调个性发挥和表达,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不日成名的捷径。而原良习画是自六七十年代始,他的所有老师都注重基本功,由是原良用心临摹《芥子园画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纪小小的他便荣获北京市少年美术比赛第一名。离开学校后,他开始了在文物商店十数年的学徒生涯。文革结束后,原良在北京文物…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牵动着藏区广大农牧民文化生活的脉搏,听广播、看电视,尤其是汉显BP机等现代音像、通讯器材的使用,使得学习汉语文已经成为藏族地区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而进藏工作人员如不学好藏话,闹笑话是小事,出了格犯了政策错误就成了大事。很早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生活差异等多种原因,能进藏的人不多,进藏的也多是派驻西藏的官员或者经商做生意的人士,他们大都带着各自浓重的地方口音。再往后,来的人多了,人们带着各自的乡音到藏区工作。最初,就连汉族本身互相交流都很难,就别说藏族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20.
今天真好     
生活像是一个小偷,偷走昨天,藏起明天,却偷不走今天,藏不起今天。—题记 命运的年轮载着我走过无数个昨天,记忆似一个一个画面,无法拼凑,我像一个哀伤的诗人叹惋我逝去的童年。昨天,无数个昨天汇聚成一条长河,从我身边轻轻流过,轻得我没有发觉,轻得我在逝去的昨天中痛苦。昨天,它只是我人生中的过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