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独具风彩的民间传统“元宵节”,又称“元夜节”、“元夕节”、“上元节”、“灯节”。据《岁时杂记》说,这是沿道教陈规。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其实,“上元节”的起源却在道教之前。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古时叫“元旦”。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民间有关“年”的传说及春节习俗很多,现就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略作介绍。 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有时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是日,大地霞光万丈,万物生辉,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  相似文献   

3.
<正>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相似文献   

4.
在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蹈比赛的舞台上,当代表江苏省参赛的带有浓郁徐州风情的《快乐的烙馍婶》引起了满堂喝彩,而最终双手捧起舞蹈比赛金奖的奖杯时,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感慨万千。能为我们江苏和家乡争光,能为我们徐州文化馆争光,一年来的辛苦创作和辛勤排练总算没白费。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舞蹈的创作主题是作品之本和成败的  相似文献   

5.
过年说祭灶     
正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北宋时期,腊月二十三祭灶的风俗就已经广为流行了。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从农历的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当时京城汴梁城里的大街小巷"皆结彩棚,铺陈冠梳……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这两天,人们就开始焚香祭拜灶神,称为"祭  相似文献   

6.
鼠年迎门,一出《宰相刘罗锅》电视剧,把大江南北的老老少少带进了乾隆爷时代扑朔迷离的朝野生活之中。就着正月十五的元宵,直看到首播40集清史题材连续剧的尾声,人们除了欣赏剧中人物的幽默机智形象,津  相似文献   

7.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七。 一场雨夹雪的到来,并不会挡住甘肃省武山县山丹镇山丹村这个有着400多户、2000多人的村子迎来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与往年一样,他们将在这个晚上进行本年度秧歌最为独特的一场表演:请将祈福。事实上,这也是武山一带秧歌的尾声,它预示着从正月初九开始的所有秧歌活动将彻底结束。  相似文献   

9.
关卉 《神州》2014,(7):14-16
<正>糖墩儿,有地方称糖葫芦,有的地方叫糖球。河北省任丘市吕公堡镇的后李花村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举办糖墩儿节,且这一风俗习惯已被列入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每年正月十五,在河北省任丘市吕公堡镇的后李花村都会举办糖墩儿节,今年也不例外。热闹拥挤的街道、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都融入了这一片红红火火的糖葫芦海洋中。  相似文献   

10.
<正>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元夕节简称元夕,春灯节简称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中,按道教的叫法有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正月十五,谓“上元节”,传说这天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旧时为祈天宫赐福,民间多诵经持斋,不御荤酒。  相似文献   

12.
春节刚过,神州大地还到处弥漫着过年时欢乐的气息,人们余兴尚浓。到了正月十五夜,天边明月升起,地上灯火辉煌,早春的夜晚虽然寒风料峭,而复苏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温馨的气象。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城乡各地张灯结彩,歌舞游乐,吃汤圆,放烟花,到处洋溢着节日浓郁的气氛,人们特别珍惜这一良辰光阴,真可谓“春宵一刻值千金”。  相似文献   

13.
元宵·汤圆     
正说到吃"元宵"这一食俗,其源久远。有学者认为,它始于春秋末期,屈原在《楚辞·招魂》中所说的《蜜饵》,乃是用糯米粉裹以蜂蜜制成的球状食品。以此推测,它可能就是最早的"元宵"。到了南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十五做豆糜加油膏",这种"豆糜油膏",有人认为当是1400多年前油煎的元宵食品。唐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酒食"条记有食谱,其中有"汤丸、樱桃迫",很可能是唐代对元宵食品的称谓。宋周必大《平园续  相似文献   

14.
明内府刻本《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梵夹本,每面五行,行十五字。首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月初一日明成祖《御制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序》。次图像两面,即据《经》中所序"灵宝天尊在大罗天上五明宫中,……时有斗中、都水二使者,左执青节,右仗黄钺,侍立帝前。"及二仙  相似文献   

15.
在南高营,民主的“樱桃树”上,最终还是结出了庙堂政治的“石榴” 正月十五,何建国耳鸣的得厉害。这一天,南高营的选举再一次流产。  相似文献   

16.
张鲁回族秧歌是由当地回族群众表演的极具特色的舞蹈艺术。这一特色的形成,不仅是由于它的少数民族特性。对于东北大秧歌的传承,以及鲜明的鲁西地域色彩更增添了它的魅力。文章从其形成与现状进行分析,力求把握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华遗产》2010,(2):106-117
舞得欢畅、唱得逗情、结构严谨、礼仪厚重;是一种生活的回报,也是集体记忆的传承。集这种魅力于一身的,就是海阳秧歌。如今它作为汉族舞的代表,已经被编入舞蹈教材,这让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地方性的民间娱乐,而成为遍及中国大地的秧歌春节大狂欢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东北"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土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以汉文化为主并融合了其他民族等习俗的多元文化。东北秧歌舞蹈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一个舞种,为了研究东北地区的秧歌,采用不同层面与角度来分析。本文拟选取舞蹈生态学角度来对东北秧歌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了解这一舞种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宜兴市太华镇太平村,原名觉了村。觉了村“跷会”,自清朝嘉庆年间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3天。觉了村“跷会”曾轰动过太华山区,相继延续了一百多年,可以说是久盛不衰。 觉了村“跷会”在出庙会时,由几十个村民戴上杨家将的脸谱,穿上杨家将的袍套,踩着高跷,表演杨家将的戏。如《杨家将出征》、《杨门女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扮演  相似文献   

20.
灯谜闹新春     
<正>春节的气氛是浓厚的,从初一到十五,浓浓的年味儿在中国人的情绪中弥漫着。每到正月十五,过年的气息开始渐渐消散,不过,在正月十五这天,却是一年中除了除夕的另一个小高潮。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旧时总有灯会等热闹的集会,有灯会自然少不了猜灯谜。灯谜,是我国猜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特有的瑰丽奇葩。灯谜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在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猜谜活动中,凝聚着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与对团圆的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