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著名的科学史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先生与世长辞了。这位95岁的英国籍博士,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期间,曾经长途跋涉来到黔北山区的泥潭县,为当时迁驻涓潭的浙江大学师生们倾注过自己的心血,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象。抗日期间,李约瑟任英国驻华使馆的科学参赞和驻华考察团团长。1944年10月23日至28日来湄潭参加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活动.并在浙大进行考察和讲学。1944年10月23日李约瑟夫妇等一行人由浙大校长竺可恢陪同,从遵义至消潭,下榻县卫生院。其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战事频繁,敌机狂轰滥炸,当他们来到风光幽美、号称…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中的李约瑟博士萨本仁抗日战争爆发后,现代中国初具规模的科学技术体系遭到严重破坏,一些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迁往大后方。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迁徙动荡中,大量实验和科研设备被损坏,大批珍贵图书、文献资料散佚,方兴未艾的现代中国科学技术陷入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3.
1964年夏秋之夜,我和存玺、绪武一起接待了时为英中友好协会会长的李约瑟先生偕夫人道纳赛、中文秘书鲁桂珍女士.李  相似文献   

4.
潘吉星 《世界汉学》2003,(2):113-119
2000年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史研究大师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2.9-1995.3.23)博士诞辰百年纪念。蒙中国科学史学会不弃,要我在这里发言,但我不想重谈他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因早已有人作了介绍。我想我们今天纪念他的最好行动是学习他如何研究中国科学史,完成他的未竟之业。而要学习他,就要了解使他取得学术成就的个人素质、治学经验和研究方法,这是我要谈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老师画像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懵懂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壮志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又一个教师节将至。在这特殊的日子来临之前,让我们对老师真诚地说一声: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祖国的大片河山异色,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有志的爱国艺术青年不甘于再走“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要求为拯救祖国为人民而艺术。当时,上海的革命文艺之风不时吹到杭州来,鲁迅先生极力提倡木刻,他于1929年以“艺苑朝华”的名义出版了两本《近代木刻选集》,1930年又出版了《新俄画选》。尤其是同年出版的德国画家梅斐尔德的木刻《士敏土之图》对我们很有影响。况且“一八艺社”已被开除出校的胡一川等同学就早已尝试刻木刻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就勇敢地拿起了新的艺术武器——木刻刀。 鲁迅先生在《新俄画选》的《小引》中就明确指出:他之多取版画的原因就在于“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并说:“‘艺苑朝华’在初创时,即已注意此点,所以自一集至四集,悉取黑白线图。”  相似文献   

7.
8.
家教十六年的亲身实践教育后代自小吃够了苦的库金会,自知文化水平对一个人的重要,因此他决定不再让后代们再尝没有文化的苦。自从两个孩子出生后,他就对两个孩子库博飞和库稳飞开始了艰辛而又漫长的家教之旅。他决心要将两个孩子培养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库金会的两个孩子智商很普通,并不比其他孩子智商高好多,亦没有经过学前教育,且大儿子库博飞开始一周才学会写了一个“一”字。库金会在单位管理部门工作,妻子也  相似文献   

9.
马镫与炼丹术──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50周年罗宗真我们今天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五十周年,自然就会想起他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从1942一1944年在中国为援助当时抗日战争时期艰苦环境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界,和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做出了极其卓越和...  相似文献   

10.
抗战后期,李约瑟来华援助战时中国科学,被中央研究院授予通信研究员。他考察该院各研究所,与傅斯年等学者有着广泛交往,在为中央研究院提供科学器材和文献、发表学术论文和加强与英国学术界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研究院学者则为李约瑟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和英国学者来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惠斌 《文史春秋》2009,(9):34-38
李约瑟(1900-1995)是饮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40年代中期,李约瑟怀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受英国政府的派遣,作为皇家科学院代表,到重庆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  相似文献   

12.
受到中国人民广泛尊敬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生物化学专家李约瑟博士,于1995年3月逝世了,《香港虎报》发表“评李约瑟博士逝世”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仅有的几个真正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之一,也许就是最近去逝的英国学者和中国问题专家、95岁高龄的李约瑟博士。去世之前他还在积极从事件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的编写工作”。李约瑟博士为什么对中国科学技术史有如此执著的研究兴趣?因为他发现人类最早的科学基本技术在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汉时期)到公元13世纪(宋元时期),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水平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为了弄通这个…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2020,(6)
正1991年7月1日,是建党70周年纪念日,是党的生日。对于自己的生日,父亲不往心上放,而党的生日,尤其是70周年这个大的纪念日,父亲牢牢放在了心上。纪念日到来之前,他就念叨,应该好好庆祝一下,一定得隆重一点,党走到今天不容易啊!我建议把工作人员组织起来,以父亲的名义请  相似文献   

14.
结合狮子冲M1、M2出土散砖铭文和丹阳仙塘湾墓、金家村墓出土完整卤簿画像,可以对刻划砖铭的含义展开讨论,并复原它们在完整画像中的位置,进而明确拼砌规则。借助这一方法,不难发现M1、M2散砖画像与金家村墓、吴家村墓的部分画像存在同一粉本现象,其来源可能是萧齐末代帝陵级墓葬拼砌砖画的剩砖,齐梁禅代后因无法继续参与画像拼砌,而被作为一般墓砖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李约瑟(Joseph Needham)作为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近代生物化学的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而闻名于世。他于抗战时期来到中国,负责对华科学界的国际联络与援助,为我国战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20世纪初期,我国科学技术从学科设置到研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都取得了进步,是我国历史上西方科技传人的重要时期。然而,日军的入侵使得现代中国草创未久的科技体系又遭严重破坏。大学和科研机构被迫内迁,大量的实验设备受到损坏,科研书籍和报刊大量散失,我国科学研究陷入极大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李约瑟代表英国来…  相似文献   

16.
容不下妖怪的地方,人的存在也会受到威胁。如果一味追求成为经济大国,完全无视和排斥科学理性之外的东西,国民是不会得到幸福的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在其力著《中国科技史》一书中,以其聪明才智展现出文明古国——中国的基本特点和成就。同时他对于文化之间思想和实践传播现象所做的思考也是颇有见地的。他对中——印在天文学、数学、炼金术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流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虽然李约瑟对印度科学的了解基本是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来进行,但是他封印度科学的看法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由于他对古代印度科学的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他的著作对印度科学史学者非常有价值。事实上,李约瑟严谨的系列著述,以其丰厚的学术内涵,已成为印度科学史学者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8.
给皇叔画像     
晓川 《文史月刊》2011,(2):30-30
费丹旭(1801~1850)是清代著名画家。他作肖像画时,不仅能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相貌特征,还善于根据人物本身的美丑,通过巧妙的构思达到扬美抑丑的效果,深受人们赞扬。  相似文献   

19.
东堂 《文物》1962,(10)
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是蒙古族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蒙古部孛尔只斤氏族,名铁木真(一作帖木真或作特穆津)。十二世纪末,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陶震生(又名陶翔知)是党外人士,安徽省天长县铜城镇人。他从年轻时代起就在家乡开办了宏新香烟公司。我记得,厂房宽大、明亮,整齐地排放着卷烟机、切丝机、滚筒机、动力柴油机等机器。工厂里大约有30名员工,父亲从上海请来了技师和包香烟熟练的女工,从镇江请来了制盒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