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吾木 《贵阳文史》2005,(5):48-50
南明桥位于贵阳城区南明河之上,跨南明河南北两岸,今属于南明区辖境内。南明桥过去曾经叫过霁虹桥、南门桥、襄阳桥、南明桥、中正桥等多种桥名。古代,南明桥既是连接贵阳城郊的重要桥梁,又是贵阳城通往湖南、湖北、广西邻省,甚至京城的要道,在交通位置上十分显要。正因为如此,据地方志记载,南明桥是贵阳最早建成的大桥,历史悠久。南明桥近水泛绿,远山含翠,  相似文献   

2.
曾丽梅  麻海娟 《风景名胜》2021,(2):0300-0300
众所周知红色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管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亦或者经济防范,红色旅游都能为当地提供重要助力,赣南苏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红色旅游发展,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重点课题,因此以 SWOT 分析方法探索了赣南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宏观环境,进而提出了一些发展的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苏州吴江,东太湖畔的一方水土,费孝通先生名扬四海的"江村"所在,也是费老改革开放时期影响深远的"小城镇、大问题"样本所取。吴江多水。这一脉水,从远古流来,流到吴头越尾,汇聚成了古震泽今太湖,涌动成了古松江今吴江。水多情。因为水,吴江就多了往来的舟,就多了泊舟的桥,也多了留恋的亭和亭桥边流连的诗人。诗浴水,诗人乐水。千年吴江,沿某个方位演绎,也许就是一条灵动传承的"水脉":城脉在史,民脉在丝,  相似文献   

4.
汉阳,是武汉三镇中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也是一座典型的“桥城”。 当今汉阳,不仅有连接武昌、汉口的八座现代跨江公(铁)路桥梁,也有武汉最早的立交桥(琴台立交桥)、迄今为止全市最大的人行天桥(钟家村人行天桥)、三镇最长的跨湖大桥(墨水湖大桥)、两座铁路跨线桥及诸多湖(港)交通桥和景观桥。其实。依江伴水的古汉阳也曾有过一些桥,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或已不存,或演变成当今的街巷。或仅见于地名文献中,或被今人改建成坚固的现代桥梁。  相似文献   

5.
家乡的桥     
正今年春节,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家乡的桥,因为爷爷打来电话说长乐桥"返老还童"了!我的家乡在溧水,那里是正儿八经的丘陵地带。有山——卧龙山,有水——卧龙湖,而真正出名的却是隐藏于山水之间的一座南宋古桥——长乐桥。爸爸自豪地告诉我,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长乐桥县东北二十五里。"这充分说明家乡的长乐桥至少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真的没想到,我的家乡竟有这么一个让我自豪的历史古迹。  相似文献   

6.
正贵阳山川众多、河流小溪纵横,是桥的故乡。这些桥都承载着贵阳城的人文历史或民俗及传说,是贵阳丰富的文化符号,它们跟灵山圣水一样有血肉、有灵魂。贵阳是"贵山舞阳"的简称。福地贵阳,贵山是父,南明河是母。在灵山圣泉的哺育下,这个盆地坝,圣泉为天下奇胜,黔灵山海螺亭小孔,是世界一宝,文昌阁天下一绝,206字的甲秀楼长联是中国楹联的里程碑,六洞桥水的流向奇特,创人间奇迹。贵阳是一朵向阳葵花。花心有民国初年3条河流:玉带河(贯城河)从茶店葫芦山流来,经沙河桥、喷水池,过府桥、狮子桥、六洞桥汇  相似文献   

7.
马峰燕 《南方文物》2013,(3):176-179,182
绍兴作为一座有着5000多年文化积淀和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产丰富。同时,由于绍兴又是我国江南著名的水乡泽国,其境内河网纵横,湖泊棋布,自古"水、桥相依",因而桥梁数量众多,在地方交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无桥不成村,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市"的说法。据20世纪90年代统计,全市共有各类桥梁10000多座,被誉为"万桥市"。在众多的桥梁中,古代石桥是绍兴非常有特色的、极赋生命力的大宗文化遗产。在绍兴,许多古代石桥构造坚固,保存完好,至今仍在发挥功能。2011年,绍兴全市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各类古桥共有703座,其中绝大多数是石桥。可以说,绍兴是国内保存古代石桥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桥乡"。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我从汉口友谊南路拐进逼仄的长堤街,进入打围封闭的银丰片,经过一番辗转,终于看见了重见天日的保寿硚。与以往所见不同的是,该桥桥基已全部露出,桥下居然有水,几乎重现了当年保寿硚的原貌。在保寿硚青石栏杆上,一面刻有"道光十四年酉秋月山陕水菸众号建修",另一面刻有"保寿硚"三个楷书大字。据方志记载:保寿硚又名裕麟桥,始建于康熙初年(1662年左右)。1822年刊刻的清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上,裕麟桥使用的是木字旁的桥字,当初应是一座木桥。1834年,山西、陕  相似文献   

9.
三眼桥     
<正>狮子山三眼桥是江夏数十座古桥中唯一的三眼桥。该桥全长36米,桥面中宽5.1米,两端面宽5.2米;中孔跨度4.3米,拱顶距水面2.8米;侧孔跨度3.2米,拱顶距水面2.5米。拱形桥面,拱洞呈半圆形,遥看水中倒影,如三轮明月横卧水中。桥侧面墙体采用一顺一丁错缝交替砌筑,东西两端侧面建有"八"字形挡水墙,桥墩两  相似文献   

10.
织金大峡谷     
正织金大峡谷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风景区,总长3公里,又称"一线三槽"景区,距著名的织金洞景区2公里;景区内有保护完好的峡谷、天窗、天坑、天生桥、暗河、绝壁等地质遗迹;其"水上水、洞上洞、桥上桥、天外天"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具有极高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波桥影     
"山得水而活,水得桥而媚"。从杉湖知音码头,沿着逶迤曲折的湖岸线,行走在繁茂的绿荫里,一路领略风姿绰约的名桥风采。  相似文献   

12.
西塘 《风景名胜》2008,(8):84-85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称。这一显著的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注定了西塘的老弄堂与桥、廊棚之间的密切关系。弄中有桥,桥连着弄,弄连着廊棚,而廊棚内又有着许多隐秘的老弄堂,这就是西塘古镇老弄堂与众不同之处。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一样,虽然西塘的老弄堂,也分宅弄、连街弄及水弄三类。但由于镇内河道纵横交错,家家临水影,户户枕溪纱。因此,在许多时候,老弄堂的分类是非常模糊的。有时候,明明是一条连街弄,但行之尽头,却是一个石埠头。连街弄与水弄的概念,顿时被小河里的波光所迷离。最让人感到迷惑的是一条老弄堂内,连街弄、宅弄、水弄三元素齐全:一头是宅弄、一头是水弄,中间是连街弄。因此,在古镇西塘要分清楚每一弄堂的特性类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幸的是,不管是曲折的,还是坦荡的,每一条老弄堂都能"通幽",且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13.
泸县龙脑桥系一明代洪武年间的石建筑,系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脑桥由于年久失修,已有多处损坏。一是两端桥头堡被洪水冲跨,陷塌严重;二是桥墩上的最大的一个龙头早已断裂;三是个别桥面上的石桥板已断;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下游筑坝修建水电站后,水位上升淹没桥面,至使桥上雕刻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处于流水之中。  相似文献   

14.
赤桥村是一个历史悠久、因桥而得名的村庄。《晋祠志》:“赤桥在太原西南七里智伯渠上,初名豫让桥。……在晋祠东北里许,长一丈有奇,阔可二丈,跨北河上,南北石栏。西岸轩而东岸轾,为晋祠、县城往来要街。桥西有观音庙;东向,内肖豫让像。庙前壁有刘丽中先生午阳大书‘古豫让桥’石刻,旁题邑令殷峄‘豫让桥诗’。桥之四周皆民居,民多资晋水造作草纸,以遂其生。”  相似文献   

15.
吴东峰 《铁军》2020,(3):45-47
第五节同舟共济"人桥"是怎样连接起来的?磨子谭,是"皮旅"穿越大别山的最后一道屏障,不仅仅是三座屏风似的高山挡在前面,而且在"屏风"下面还有一条深不见底的大河——磨子潭。所谓磨子潭,其实是淠河的一段,大水从岳池奔涌而下,因为河中央有一块黄石头,又大又圆,直径十多米。东面水大,西面水小,河水经年累月围着它转,冲出了一个很深的潭,故此得名。  相似文献   

16.
<正>水连天长,四时风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游,是在旅游目的地"安营扎寨",熟悉那里的一花一草,能简单使用当地方言,哪怕它是一门外语,甚至,可以用几种语汇描述当地金色阳光带来的光影变幻。当那些提着大包小包的同胞,在海南、在成都,或者在巴黎、在佛罗伦萨拍照留  相似文献   

17.
小商桥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南北跨小商河之上。小商河原名小溵河,宋代初年为避宋太祖之父赵宏殷之讳而改名,桥亦随之更名。商河原为颍河一段河道,后因颍河改道,致使老河道淤塞干涸,雨季时积水为塘,唯小商桥仍雄跨于古老河道上。该桥北去县城13、南距漯河12公里,东临107国道,西靠京广铁路,正当临颍、郾城两县交界处(图一)。历史上为南北交通要冲。南宋绍兴年间,名将岳飞率部在此地曾大战金兵,著名抗金将领杨再兴即战死于小  相似文献   

18.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1,(44):20-21
热词破坏性试验有一种安全事故叫作"破坏性试验"。12月5日上午,合肥包河大道高架跨繁华大道下穿桥一截在建"贝雷梁"发生险情,重达三百多吨的"贝雷梁"发生倾斜,导致在梁内施工的十多位工人受惊,其中3人已入院,1人因手臂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官方称:从目前来看,发生倾斜的贝雷梁属于一次正常的破坏性试验。有媒体对此评论称,一些  相似文献   

19.
绳纹是成都平原先秦文化最主要的纹饰,文中将绳纹的发展分为六个年代组,结合各年代组内绳纹陶罐及伴出陶器的变化,将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分为六个发展时段。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本土文化的发展是主流,同时不断吸收外来的文化因素。最后提出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可划分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新一村文化四支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20.
清人孙髯翁在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有“唐标铁柱”四字,概括了唐王朝在云南设治的一段重要史实。过去注释诸家多以南诏铁柱即唐标铁柱,实则不然。唐标铁柱、是指唐中宗李显为平息吐蕃(今西藏)的扰乱,派御使唐九征率蜀(今四川)兵讨伐。据刘肃《大唐行记》载:“时吐蕃以铁索桥跨漾水、濞水为界,以通西洱河,筑城以镇之。九征尽刊其城垒,焚其二桥、命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