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立彬 《史学月刊》2005,2(1):77-82
陈序经对南北化持有独到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南方化”实质上就是从南方输入的西方化,“南方化”具有进步性,是将来的中国化。南北化观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附属,而是进一步阐明其东西化观的重要部分。其中所反映的,不仅是他对中西化的基本态度,而且也体现了他的化学理论对其思想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时民国时期戒毒政策和戒毒行动的回顾,从建立戒毒组织机构,颁发戒毒政策,建立戒毒制度,加强对公务员、军警、学校教职员生的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戒毒的特色,并反思了戒毒工作中的深刻教训。本的主要启示在于:戒毒政策应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众身心健康两个价值取向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应坚持强制戒毒,同时鼓励和规范自愿戒毒。强制戒毒中对吸毒交医强戒和惩罚是必要的,但应提高医疗的效果和运用惩罚的目的和质量,切忌以罚代戒,以刑代戒;戒毒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由政府采取切合实际的政策,并动员各种资源和力量多层面共同施治,才有望取得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杨子华 《古今谈》2000,(1):40-41
杭州的茶馆起于南宋,至清末,有些街道茶馆鳞次栉比,全城多达两百多家,简直成了一座茶馆城市。杭州凭借西湖之胜、龙井之茶,形成了以赏景、品茗、娱乐为特色的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安徽整顿私塾是为普及新式教育扫清障碍,但教育行政和知识精英一方面高估了学校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则低估了私塾的"坚韧性"。尽管借助国家权力的干预,私塾遭到挤压而日益处于国家教育场域的边缘化,但学校未曾完全取而代之,私塾依然在广阔的乡村和城市的角落存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国时期是河南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 ,不仅灾害出现的频率高 ,而且灾害的强度也非常大。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资料的爬梳 ,重建了河南省水旱灾害的等级序列 ,并且对水旱灾害的变动和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观百年的武训研究,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武训研究最有代表性。概括地说,民国时期的武训研究形成了两次高潮。其第一次高潮是以何思源领导的1934年纪念武训九七诞辰的纪念活动。其第二次高潮是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武训研究与纪念武训的活动。 武训研究的社会历史背景 为什么武训研究在三、四十年代出现了两次高潮,并起到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呢?这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的。 其一,当时的国家形势需要教育事业的发展。自三十年代起,当时的国家政权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于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  相似文献   

7.
杨洪远 《丝绸之路》2009,(12):54-5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民国时期甘肃省灾荒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通过已有的论著和论文主要从整体上把握灾荒史对社会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民国时期甘肃灾荒与社会经济专题研究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无疑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民国时期甘肃区域史的发展,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新疆道教,以民间信仰形式散处北疆各地,历经社会变迁,形成僧道共处、释老共存、道家为主的地域特点,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氛围,同时又兼具移民宗教与移植文化的特征,是国家文化网络下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辉 《史学月刊》2007,3(11):107-1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中国以来,人们对乡村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实验区及其代表人物、乡村私塾与乡村学校的关系、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师及其待遇、乡村师范、乡村社会教育等方面。由于资料限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对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评价有失偏颇,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孔冉 《东方收藏》2021,(4):84-85
民国时期中外思潮相互碰撞、影响,自由意识萌发、释放,社会的变革催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产物,由此商业美术逐渐向艺术设计进化,商业美术在提供审美需求的同时为传递信息和争取利益而服务。在工业进步的基础上,印刷技术的发展对商业印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产品的装饰装潢、推销广告等产业应运而生,并迅速繁茂起来,成为我国近现代平面设计的雏形。  相似文献   

11.
吴晓  李向前 《沧桑》2013,(6):164-167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以来,各项科技迅猛发展,其中电力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并逐步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故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是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史学界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重庆地区电力发展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文章拟对民国重庆地区电力发展状况做一个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2.
贵州驿道文化线路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跨区域的省际干线(包括陆路和水道)在沟通西南地区与中原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贵州保存着大量的古道、关隘、桥梁、码头、马店、驿站、会馆,以及沿途重要的城镇遗址和由古道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存在记录了贵州历史上人们的迁移及活动,体现着贵州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贵州重要的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13.
《文史天地》2013,(1):89-92
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靠手中的权力攫取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当人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时,四大家族中的“八旗子弟”孔二小姐之流却在公众面前大秀时尚和奢华,还恬不知耻地说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民国时期的饥荒。  相似文献   

14.
娱乐活动是城镇现代化的重要参数,本文从欣赏型娱乐、竞技型娱乐、自娱型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描述民国时期政治宗教等较复杂的西部临夏城镇娱乐活动的发展,并分析其原因。以此透析民国时期现代化因素在临夏的进展情况并为今日临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5.
鄢定友 《沧桑》2014,(6):11-14
民国时期的警察由警察官和长警组成,警察官实行文官分级制的官俸制,长警则实行分种类标准下因地制宜的薪饷制,但终因政府财力及各地财政收入所限,加之警察官和长警身份不同,警察工资待遇的差异性明显,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严重,进而影响了警察队伍的稳定及警察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曾杰 《丝绸之路》2022,(4):90-94
麦积山石窟是北朝时期关陇地区的佛教胜地,遗存了大量珍贵的佛教雕塑、壁画等,其中有部分伎乐飞天奏乐图像。这些飞天造型飘逸、生动,乐器绘制精致、写实性较强,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音乐活动的一面。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交流进一步加强,在关陇地区胡汉杂居现象较为普遍,是北朝时期东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这也成为麦积山石窟中胡乐占比较大的原因,见证着这一时期胡乐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问中国国家的名称。这个时期的中国,处在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刘艳 《沧桑》2009,(5):21-22,24
如果不同艺术门类可以比较的话,民国时期的电影成就肯定超过了绘画,可以和京剧不分伯仲。作为中国民族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业的核心基地的上海,从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开始,得益于欧美电影的影响及中国影人的努力,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本土电影从无到有,并逐渐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风起云涌的制片企业、日益成熟的影院经营和电影发行体系、大量电影书刊、电影学校及其电影人才的培养等等,就是上海作为民族影业基地贡献给中国电影的一道绮丽的风景。在抗战电影、左翼电影运动和国防电影运动中,上海电影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路建成后如果平时没有适当修养,路面经车行雨蚀,积久损坏,崎岖难行,不仅旅客视为畏途,车辆也易遭损坏,影响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因此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公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由于自然、政治、社会的原因,民国时期新疆大规模的疫病灾害相当频繁。以政府为主、民间为辅的疫病综合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缺陷。总结民国时期新疆疫病防控经验,吸取其教训,做好经常性的疫情监测,时刻注意传染病的世界流行动态,对传染病侵入新疆的可能性保持警惕,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