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邹城市文物管理处,收藏一批古砚,今择两方介绍。一.宋“柘沟石砚”陶质,青灰色,长14.5、宽9、高2厘米。长方形,内凹。为箕形抄手砚(图一)。砚背有“柘沟石砚”4字铭文(图二)。柘沟,为今山东泗水。此砚做工细  相似文献   

2.
今湖北沙市为明代江陵县辖镇,是明代首辅张居正的家乡。他死后归葬于今沙市西北荆沙大队张家台。虽然他的墓陵在文革中已遭至破坏,但至今仍尚保留有珍贵明代文物和碑刻资料。现将张居正遗存下来的主要文物——端砚及其墓葬有关的史迹分别简述如下: 一、张居正之砚沙市市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首辅张居正端砚,是一方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古砚,此砚正方形,长30.2厘米,宽30.2厘米,厚4厘米,石色苍黑。砚面额二龙戏珠,左右两边龙身盘绕,并刻有卷云花纹。砚的下边刻有  相似文献   

3.
<正>馆藏砚墨文物概述砚台文物是天津博物馆颇具特色的一类收藏,以其品类齐全、形式多样、质美工精享誉国内外。馆藏砚台文物一千三百余方,以明清两代传世品为主,兼有汉、唐、宋、辽、元以及近现代作品。这些砚台大都来自天津著名古文物收藏、鉴赏家徐世章先生的捐赠。徐世章先生收藏古砚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终其一生。其收藏古砚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从京津沪三地著名的文物古玩店(如博雅斋、达文斋、纯古阁、大罗天等)  相似文献   

4.
笔者制砚有年,于古砚多有亲近,近年客居京华,往来于晋、陕、豫、鲁、冀诸省,于诸地之古虢州、绛州、泽州、鲁柘各品之澄泥更得“近水楼台”之便利,过[无数出土物、传世品;箧中也得收不少佳品,稍有心得,深感当世藏家惟端歙老坑是求之风之偏颇。偶于坊间见《中国澄泥古砚鉴赏》一书(以下简称《鉴赏》),期以是书必多可资鉴赏、有益于我辈之精品。顷购览,大为惊讶:书中众多“澄泥古砚”从工艺、泥质、包浆观之皆如我乡徽州俗语所说“一个窑里出来的货”。更有甚者,所收“名人砚”之铭辞多文不对题,且颇感[熟。质证后,发现诸多“名砚”皆为“对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内阁文库旧藏明崇祯刻本《香雪庵美人镜》,是一部极为稀见的晚明砚学著作。本文首先考察该书的版本情况、作者生平与内容结构,并分析其在明代砚学和古砚遗物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献价值。《美人镜》的内容深受明代流行的鉴赏类文献的影响,对研究明代的砚文化与士商阶层及其休闲消费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华慈祥 《收藏家》2010,(4):32-34
历史文献中有关砚的记载在宋以前比较少见,大多以颂砚诗的题材出现,宋代以后古籍中关于砚的篇章与专著明显增多。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砚录之类的书籍,一般记录作者砚之把玩、研究的心得;或者前半段记录作者砚之把玩、研究的心得,后半段集录前人有关砚的诗文。二为砚图类书籍,记录某人或某处所藏砚图,或有文字说明。能够入选的古砚一般来说,材质上佳,制作精细,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孙秀云 《收藏家》2011,(9):47-50
天津艺术博物馆素以珍藏佳砚而著称于世,在藏砚界有"半壁江山"之誉。所收藏的历代古砚质地名贵,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雕刻精湛,多为世间珍品。如造型古朴的宋砚、温润如玉的端砚、奇姿异彩的歙砚、质地优良的澄泥砚,以及清代名家学者隽铭收藏之砚等等。  相似文献   

8.
刘东 《江淮文史》2020,(4):152-156
正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刻有铭文的文物往往会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与主人朝夕相处,用时研墨,闲时把玩,最得文人倾心,所以砚上常会留有信息量丰富的砚铭。在安徽博物院"烽火江淮:安徽  相似文献   

9.
走进福建省宁化县博物馆大厅,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文物中,老远就可看到显目的位置上放着一方古砚,这就是名闻遐迩的苏东坡“德有邻堂”名砚。借问这方名砚如何“落户”在边远的宁化县城,这还得从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伊秉绶当年如何发现此砚,仿制此砚,将真砚带回了宁化老家说起。  相似文献   

10.
再议袋形砚     
一《文物》2005年第5期发表了刘新园先生撰写的《袋形砚考——北宋文人设计的一种砚式》一文(以下简称刘文)。文中提出在北宋出现“一种形式比较特别的砚台。这种砚台多作成长方体,在长方的砚面上把砚堂刻成一个袋子,在砚堂与墨池之间突然紧缩,然后把因颈部收缩而出现褶皱的袋口作成墨池,其形象就像一个束颈收口的布袋。”[1]并且,根据4件不同时期传世砚台的比较,总结出从北宋至元代袋形砚的发展脉络,即“北宋元丰六年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刘文1式)为原创期作品,不仅袋形写实,甚至连勒紧颈部之绳的细部也交代得十分清楚。至北宋后期颈部之绳…  相似文献   

11.
刘禄山 《收藏家》2009,(11):39-44
一、“百汉碑砚斋”摹刻百汉碑砚 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期,仕宦文人收藏、赏玩、研究古砚和自刻名贵砚台之习蔚然成风。当时有些文人还以砚名室,以表达自己拥有名砚的自豪。徐珂著《清稗类钞》载:黄莘田嗜好端砚成癖,居官高要时节衣缩食购得良砚百方,其中十方最佳者,视为至宝,  相似文献   

12.
正砚台是中国传统的书写与绘画用具。唐代以降,伴随优质砚材的不断被发掘,实用性能逐渐不再是品评砚台优劣的唯一标准。文人气韵的充分展现、艺术魅力的飞跃提升成为收藏家们追求佳砚的不二选择。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可谓近代北方文物集散交流的中心。因此,数目众多的传世文物汇聚津门,许多佳作珍器也不断丰富了如今天津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13.
吴笠谷 《收藏家》2006,(10):63-68
笔者制砚有年,于古砚多有亲近,近年客居京华,往来于晋、陕、豫、鲁、冀诸省,于诸地之古虢州、绛州、泽州、鲁柘各品之澄泥更得“近水楼台”之便利,过眼无数出土物、传世品;箧中也得收不少佳品,稍有心得,深感当世藏家惟端歙老坑是求之风之偏颇。  相似文献   

14.
砚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是文房四宝之一,砚的历史比笔、墨、纸都要长,因此传世的古砚也多。历代文人雅士都有爱砚、咏砚、藏砚的传统,留下了无数的佳话。从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砚台最早是从研磨器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这种研磨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磨盘和磨棒中,磨盘带有槽臼,槽臼内还残存着研磨过颜料的痕迹,这应该算是古代中国人使用砚的开始。在安阳殷墟妇好墓和洛阳西周墓中,均出土有调色器。这些研磨器和调色器,可算是砚的鼻祖了。汉代刘熙《释名》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可见在秦汉时,研…  相似文献   

15.
砚赏     
陆判  戴群 《东南文化》2000,(4):103-110
关于砚,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故事。嘉道间江藩客羊城佐阮元督幕久,所得馆金尽易端溪石砚。归装压担,暴客疑其挟巨金,尾之兼旬,易舟发箧,乃嗤而去。宋时,婺源陆不通车水不舟,黄山谷欲获龙尾砚,步步穿云到龙尾,著《砚山行》以记此事。东坡先生亦对龙尾爱之甚笃,曾题《孔毅甫龙尾砚石铭》,铭曰:“涩不留毫,滑不拒墨”。北宋米南宫有砚癖,徽宗赐砚,喜极,墨汁溅染朝服亦不顾,徽宗嬉称其为“米颠”。砚与文人的不解之缘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7,(6)
<正>一、古砚和砚铭的定义和内容小篆砚作研。汉刘熙《释名·释书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汉许慎《说文》:"砚,石滑也"(滑训作"利",与研磨同义)。从这些记载可知,砚是一种研磨的工具。古砚是一种古器物。古器物是指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器物中,都是古人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制作的。(1)古器物按功能划分有文具这一类别,古砚便是其中的一种。"砚贵有铭",古砚铭文尤其珍贵。  相似文献   

17.
菊花石砚     
张丽 《收藏家》2000,(2):17-25
我国传统的四大名砚为端、歙、洮河、澄泥,除此之外,还有极其丰富的石品被用来制砚,亦各具特色,精美异常,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其中菊花石砚奇特美丽,堪称砚中一奇。菊花石砚基本砚式为自然随形,大部分利用天然形成的菊花石纹理,因材施艺略加琢磨而成。有的利用砚而空间雕刻松树、瓜果、残荷听雨、蝶恋霜菊、祥云龙凤等,有的雕成两个随形砚池,使宽大的砚面充实丰满,富有创意;还有的在墨池上加  相似文献   

18.
孙致弥神鱼出水砚张晓玲孙致弥神鱼出水砚是河北省文物总店所藏端砚之一。此砚长方形,长15.9厘米,宽9.8厘米,厚2.6厘米。石质细腻滋润,色泽黑紫。砚石之间有一条10──14厘米宽的黄色天然带状斑纹,自砚上侧起,向砚背方向环绕过砚的一侧,直至砚面墨池...  相似文献   

19.
罗扬 《收藏家》2012,(5):9-17
乾隆皇帝自负风雅,嗜文好古,怡情翰墨,习字作画,品鉴名迹,把玩珍宝,尤工诗文(图1-2)。他喜砚、咏砚,在他的御制诗当中,有关砚的诗作就有200首,可见对古砚的喜爱。不仅如此,乾隆皇帝对澄泥砚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的诗作中就有38首有关澄泥砚的诗,占他砚的诗作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隋唐东都城遗址出土一件龟形澄泥残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9月,我们在洛阳老城东关外(隋唐东都城遗址东北隅)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一件古砚残片。砚如龟状,残存前面局部。残长14.5、带座高5厘米。原平面呈椭圆形,龟腹部为砚池,前侧有一弯月状的小墨池,池中有墨痕。前方龟首高昂,双耳斜竖瞪目闭口;砚池下有足,造型生动逼真(见图)。砚表里呈青灰色,质地细腻坚硬,是为澄泥砚。此砚出土于一个唐代灰坑(T1H9)中,同出的有唐代早期的假圈足浅腹碗、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