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管家,撵走了欧洲摄影师我的父亲1901年出生在西藏工布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工布江达县阿沛村,属于阿沛家族。1905年,经由德木寺、丹吉林寺和哲蚌寺的洛色林扎仓、色拉寺和甘丹寺的两个工布康村组成的寻访德木活佛转世小组认定,我父亲是九世德木活佛的转世灵童,年仅4岁  相似文献   

2.
活佛的眼睛     
在西藏,照相机很晚才传入。上世纪初,一些大贵族手里才有木头做的照相机, 也不过被人当成“玩意儿”而已,所以在那个年代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大多数是外国人拍的。很早我们就听说过西藏的第一位摄影师:德木活佛洛桑·绛贝隆多丹增加措, 但一直见不到其作品。我们有幸接触到活佛的300余幅照片,从中选出十几幅。透过活佛的眼睛,西藏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人物得以再现:大地震与德木寺的强巴佛,大昭寺的修复工程,旧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的摄政王五世热振活佛, 以及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华夏人文地理》2014,(4):116-129
1925年,在山洞里修行的十世德木活佛收留了一位乞讨的尼泊尔人,一起生活了三年时间。作为回报,尼泊尔人教他摄影,并送给他一台木制相机。后来,德木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藏族活佛摄影师,在其将近四十年的摄影生涯中,拍摄了大量的僧俗人物、社会风情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后来大部分毁坏和遗失,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这些珍贵图片,从一个侧面记录了1925年至1959年拉萨人的面貌及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读书     
正《翻越雪山看世界——西藏近代留学生史话》简介藏族作家索穷所著,讲述了西藏近代公派留学生和仅以教育为追求的私派留学生留学印度和西方世界的传奇故事,主要通过口述,史料考证和小传,不但讲述了这些留学生们如何离开西藏,在国外的新鲜体会,以及回国后的传奇人生。此外,本书还论及了西藏近代私塾教育与英语启蒙教育史的探源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华夏人文地理》2014,(3):33-33
从传奇的西藏香巴拉一路激情拓展至魅力的现代都会,上海大众斯柯达高性能纯正德系SUV—Yeti野帝自2013年11月18日上市以来,不仅完成了极富挑战性的跨越32城、跋涉12000公里的“纵贯中国行”,更实力助阵放飞万千梦想的“中国达人秀”。以其独有的划时代开拓形象直抵人心。  相似文献   

6.
《西藏人文地理》2009,(6):20-29
十八军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历史,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人听来,很像是一段传奇。当你有机会了解进藏部队一些具体的个人和他们所做过的具体的事情,这种宏大的传奇才可能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样有声有色。阴法唐将军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共西藏工委江孜分工委书记时主持协商开办江孜专区小学的故事,就是历史巨制中一段生动的插曲。  相似文献   

7.
西藏秘密     
年初,史诗大剧《西藏秘密》在中’央电视台八套电视剧频道播出。该剧描写了上个世纪30至50年代末西藏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以藏人说藏事的方式,呈现出许多不为人知的藏族传奇历史。  相似文献   

8.
西藏是一个充满神秘传奇的童话世界,一个令人仰慕的高原女神。  相似文献   

9.
乃甲切木石窟的发现.对探讨西藏早期佛教艺术、佛教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乃甲切木石窟和恰姆石窟以雕塑形式供奉金刚界曼荼罗的做法。为探讨金刚界曼荼罗在西藏境内的传播、藏传密教思想的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宗显 《民俗研究》2004,(2):99-106
贡嗄县姐德秀镇克西村,在西藏的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山南是西藏农业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有“西藏粮仓”的美称,在西藏的农业生产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算起来,我画西藏的时间已经有37年了。在西藏的日子是我最难忘的人生经历,西藏是我最重要的绘画题材。大学时代,充满对远方的幻想,喜欢看杰克伦敦、海明威的书,向往他们的传奇经历。1983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的展览和发表对我触动很大,我被高原上的藏族人的形象、西藏文化、高原上的大自然所吸引,知道了还有那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和那样一个质朴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6,(11)
正在西藏佛教历史上,曾经兴建了无以数计的寺庙,它们散布于西藏的高山峡谷、江河湖畔、城镇村落,犹如点点繁星,将荒漠无垠的高原装点得既多彩壮丽,又神圣庄严。以至过去凡是到过西藏的人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寺庙比民居多,僧人比俗人多。每一座寺庙都蕴涵着一段悠久传奇的历史,寄托着藏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崇尚,闪耀着宗教与世俗、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明之光。而今,虽然其中的许多寺庙由于历史原因,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些寺庙由于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奇摄影家吕楠沉默七年的力作,中国目前摄影作品中最神秘的影像,西藏农村最纯粹生活的真情记录。  相似文献   

14.
古老的西藏民族手工艺艺术,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束艺术奇葩,千百年来,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它集中体现了藏民族鲜明的民族特性,色彩、图案、造型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江孜的地毯,姐德秀的围裙、扎囊的氆氇、浪卡子的藏被、加查的木碗、拉孜的藏刀、拉萨的金银器具、仁布的玉器、定日的石雕等,无不体现出藏民族工匠深厚的技艺功底和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15.
西藏贡嘎县姐德秀镇克西村,在西藏的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地区是西藏农业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有“西藏粮仓”的美称。在西藏的农业生产中具有代表性。 调查以克西村为主,同时走访了扎囊县的扎塘村和乃东县的卡朵村写作时还用了一点别的地方的有关资料。 “克西”藏语为“住着四户人家”的意思,也可叫做“四家村”。现  相似文献   

16.
自鲁朗花海牧场旅游区里的花海一路向山里走,徒步翻越德木拉山口到米瑞。这条路,连接的不只是鲁朗和米瑞,还有德木寺和它的原建遗址。  相似文献   

17.
舒秋玲  任建军 《旅游》2009,(9):28-47
对西藏的认识来源于那部传奇电影《农奴》,很多如我一样的人,还在少年时就看过这部电影,立志一定要到西藏去,这在当时却显得遥不可及。及至1997年我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至今已经整整十二年。十二年里十多次进藏,光阴荏苒,而我对西藏的美丽和神秘始终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所以当我见到《农奴》中饰演强巴的大旺堆老师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您的电影影响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坐在山路上.丹增的视线越过对面的山脊,望向已经渐渐看不见的家乡的村庄,一边向我如数家珍地讲述着家乡一带的转山线路.比如,沿德木沟口则勒村进去步行一个钟头,有一个小小的神湖名叫”雍措湖”(意为三角形的湖).藏历五月十日转它十圈相当于转苯日神山一圈;再比如,从德木沟隆乃村过去.有一道其险无比的山崖名为“塔欧“(意为格萨尔的马鞍).藏历三月十五转它三圈,想当于转苯日神山一圈。  相似文献   

19.
当雄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160余公里处,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可是从300多年以前开始在当雄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强大的北方民族的军队,叫“蒙古八旗”,藏语称作“达木嘉效介”。那么,当雄缘何变成了蒙古军的驻地?这就需要从西藏历史说起。  相似文献   

20.
百年高地     
在一份陈旧的《俄国历史图集》中,绘有一幅1898-1904年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示意图:960万平方公里既广大又贫弱的土地上,俄、德、日、英、法等殖民纷至沓来,其势力范围将中国版图分割得七零八落。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中写满了屈辱和苦难的记忆——最近的这些天里,分别是甲午海战110周年、九一八事变73周年、英国入侵西藏和西藏人民抗英斗争100周年等等。是纪念日也是国耻日,这些日子提示着不能忘记和没有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