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松林 《黑龙江史志》2013,(17):253-254
李宗城突然逃离釜山事件一直是万历壬辰战争期间的一大谜团,历来史料对其解读均是众说纷纭。而后世史家对其的研究更近于空白。本文通过史料辨析,论证得出李宗城逃离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另外,对于李宗城逃离釜山的意义,学术界也并未予以重视,本文将重点指出,这次逃逸对于日本、明代、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的骗局,乃至整场战役的走向都具有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钰奇 《神州》2013,(12):172-17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从而出现了频繁发生的吸毒后驾车的交通肇事,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正式将酒后驾车、飙车等危险方式引起的交通肇事入刑,所以关于吸毒后驾车是否也应该入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面对社会各界要求将毒驾行为入刑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纷纷出台了地方法规弥补法律上的空白,此举动更足以彰显毒驾入刑的迫切性。本文从毒驾行为本身出发,详细分析我国立法不足以及国外立法值得借鉴之处,并阐释毒驾行为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众多不同,从而得出毒驾入刑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一些粗浅立法建议,望推动毒驾入刑问题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张圆刚  余润哲 《人文地理》2020,35(5):141-149
本文运用元分析方法,综合国内学者的定量研究结果,最终选择27篇文章详细的数据,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强度做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漏斗图和FSN值检验,均显示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存在发表偏倚;(2)验证了地方依恋、游憩涉入、态度、满意度、规范、知识以及感知价值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满意度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强度最高,其次为地方依恋、游憩涉入、知识、规范和态度,感知价值最低;(3)研究样本量的差异在感知价值、规范、满意度及态度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调节作用明显;(4)研究案例地类型差异在地方依恋、感知价值、满意度、态度、涉入及知识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5)研究的年份差异在地方依恋、态度、游憩涉入、知识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医疗损害赔偿无过失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过失责任,即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不论行为人的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给他人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就应承担民事责任。在医疗损害赔偿中,适当采用无过失责任原则,引进责任保险制度,能够缓解医患双方直接对立的局面,使医患双方当事人和其他有关的关系人的利益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运用痕迹检验学的理论、方法检验案件中的各种痕迹物证,确定痕迹与案件、痕迹与一定人或物之间关系的刑事技术,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利用痕迹检验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勘察工作来确定案件性质;判断交通事故类型;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相似文献   

6.
李卓益 《区域治理》2022,(14):123-126
环境噪声污染具有其自身特殊性,不同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在环境噪声侵权纠纷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非但不能实现立法原意,反而会造成司法不公,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更为适宜.同时关于"过错"的认定应当采用客观标准,从客观行为的"违法性"出发判断排污者主观是否具有"过错".噪声排放行为是否违法主要依据有关噪声排放的...  相似文献   

7.
宋斯文 《区域治理》2022,(16):92-95
商标权帮助侵权的过错要件应服从《民法典》的规定,其仅包含故意而不包括过失.行为人过失实施帮助侵害商标权的行为与直接侵权人的行为之间没有主观意思联络,二者不存在共谋,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人过失实施帮助侵害商标权的行为虽不构成帮助侵权,但并非豁免其任何责任.可以考虑引入物理环境中已成熟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在行为人未尽到相应...  相似文献   

8.
王维的人生正应验了佛教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及救赎对屡遭挫折的王维颇有启发。佛教对物质、对精神的需求都不能执著,这也是佛教的核心。王维后来与李林甫、杨国忠同朝听命,自然不能执著,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安身立命。主观上使自己于身心相离中求得身心的统一。在客观上,这也是远祸避害的重要手段,佛教在王维亦官亦隐的生涯中确实起到了救赎的作用。而安史乱后的四五年,王维虽尽力逃向空门,但其心灵并未真正逃离煎熬。  相似文献   

9.
近据传媒报道,日本有“杨贵妃墓”,在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二尊院。墓为乱石砌成之平台,上矗立五座石塔,名“五轮塔”,并列为国家保护文物。我们都知道,杨贵妃于安史之乱时,随唐玄宗逃离长安,“西出都门百余里”、“宛转蛾眉马前死”;中国陕西兴平县遗冢犹存,而隔海万里的日本山口.怎么会有她的墓地?  相似文献   

10.
王建梅 《世界》2008,(6):2-2
6月是放肆的季节,潜伏在身体里的“逃离”因子日益丰满而深邃,全世界的人们即将丢下生意、狗甚至配偶,不顾一切地从城里逃离,迎来又一个度假热潮。  相似文献   

11.
司法实践中对于"脱离者"不符合共犯的中止条件的,按既遂犯或未遂犯处罚。脱离者的犯罪行为在客观的社会危害性上并不一定小于既遂犯或未遂犯,但由于其主观恶性的转变与中止犯并无不同,所以不能仅考察行为的结果而将脱离者等同于其他共同犯罪人当作既遂犯或未遂犯同样看待,脱离者不应对他的犯罪行为负共犯责任,对其的处罚应适用"得减免制"。我国应对共犯的脱离制度予以立法明文化,以增强司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明确日常生活中与旅游情境下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个体环境责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将黄山旅游体验操作化为体验经历,以同一批次黄山旅游者游前、游后的环境责任行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Smart PLS软件,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游前和游后的日常环境责任行为对具体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游前和游后数据均显示,日常环境责任行为不同维度均部分影响具体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但影响有限。②行为之间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影响。③旅游体验后的日常环境责任行为对具体地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略大于游前两者之间的影响,旅游体验可能会增强行为之间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袁宇彤 《神州》2011,(3):113-113
在司法实践中,“不典型形态”的受贿罪通常包括“索而未取”、“收而不受”、“受而不收”。关于这三种形态在认定中会存在不同种观点。在认定此问题时应考虑行为人和相对人主观上的心理变化与客观上所表现的行为,综合多方面因素予以分析,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来认定,并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登来 《攀登》2006,25(4):128-129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区分和把握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活动中的民事欺诈行为,是一项具有探讨价值的法律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罪与非罪的区别与界定问题。对此,笔者通过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在构成特征、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比较,对两者的区别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记不清从哪里看来一句话: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时,全世界都会为其开路。 2008年夏天,我还是一个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工作的白领,出没于高楼林立的城市,压抑又乏味的工作让我的心只想逃离。  相似文献   

16.
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艳虹  罗焱 《旅游科学》2006,20(5):20-25
本文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构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并对各层次构成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模型研究揭示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本文认为,意向、情境、旅游群体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基本影响要素,而态度、主观规则和主观感知对意向产生重要影响;目的地形象、旅游经历、动机等9个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7.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缔约一方当事人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先合同义务而造成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文中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缔约过失行为的具体类型、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方式与范围。  相似文献   

18.
王睿 《神州》2013,(23):219-219
近年来,高度危险责任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度危险责任也以其行为的高度危险性、社会性,责任的无过错行、责任的受限性和分散性而在整个侵权责任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2009年通过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充分体现了立法者追求社会利益和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Amy Richards 《世界》2007,(7):46-51
你的行为出卖了你的心,这有时或许是好事。至少,它让你通过以下问卷知道,你对旅行的依赖程度和哪个目的地更适合你。下个假期来临时,你能很从容地有个准备,而不是因不知道去哪儿消磨它而抓狂。  相似文献   

20.
张良 《神州》2012,(34):139
要确定某种行为为犯罪行为,首先就要认定该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结果发生时,要求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滥用职权犯罪中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时,定罪处罚毫无争议,但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偶然的因果关系时,是否可以定罪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否包括偶然的因果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因果关系相当复杂,若不正确处理,就会导致主观归罪,或者客观归罪,或者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滥用职权犯罪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