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解释.然而从根本上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章将以法学理论为视角去探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构建,以期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协调维护个中的利益关系,推动我国环境法治的统一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蓉 《沧桑》2008,(1):137-138
当环境公害成为全球化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是该制度在我国仍然是新生事物。如今,生活中为维护公共环境权益,势力单薄的个人与实力强大的企业对簿公堂的案子屡见不鲜,民众迫切要求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覃贺  雷鑫  李斯奇 《文史博览》2015,(2):52-54,57
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公益诉讼将被提起。不同于普通的诉讼案件,公益诉讼的专业性以及复杂性要求必须要有律师的协助方可进行。而现行的律师费用制度并不能全部适用于公益诉讼制度。所以,本文将从公益诉讼律师费用的负担方式、公益诉讼律师费用的移转支付、公益诉讼律师的奖励以及法律援助这四方面对如何解决公益诉讼律师费用制度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瞿淼 《区域治理》2022,(4):109-112
目前,我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规定过窄,阻碍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发挥应有价值.公民是公共利益的载体和诉求的行使者,在法理上拥有公益诉权,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其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省司法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建立恰当的公民提起资格引入制度格外重要.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有资格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及其不...  相似文献   

5.
卢怡静 《区域治理》2022,(15):108-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行政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存在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现象,未能有效履行职责.2017年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中,明确赋予了检察院作为原告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职权,作为启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在于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了其相应的职权,这对于诉前程序的转换也至关...  相似文献   

6.
王秋平 《风景名胜》2021,(4):0305-0307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它设在行政与司法权力间并发挥缓冲带之功效。其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且由于具备节约司法资源、及时保护环境公益等优势而有着自身的独立价值、特点,因此被认为是同诉讼程序一样重要的制度创新。然而,由于目前相关规定仍显不足、实践经验尚不充分等原因,实践中也暴露出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强制力不足、诉前程序案件线索来源过窄、对行政机关履责认定标准不一、诉前程序履责期限设置过于僵化等弊病。因此,需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强化调查取证权、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明确履责认定标准、增强期限规定之弹性方可更好地发挥该程序效用,从而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7.
秦飘 《区域治理》2021,(2):106-107
我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明确了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可诉性,但由于各种原因,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例鲜有出现,民众对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知之甚少.2016年4月24日,最高院公布《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本文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对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8.
从2017年检察公益诉讼试点以来,中国的公益案件呈倍数增长,然而当前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健全,导致各类检察公益制度的衔接有待明确、诉前程序有待补足以及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有待明确等问题.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检察公益诉讼的理论成果和全国实践现状,探讨当前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在构建上的经验与不足,致力于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设性意见,回应...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遗产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救济手段,文化遗产公益诉讼正在得到立法和司法机关的逐步认可。公众作为文化遗产公共利益的直接享有者,应当享有文化遗产权利,通过参与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公共利益。尽管中央和地方立法、司法机关通过听证会、观察员等制度进行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的积极探索,但仍然存在法律依据缺失、参与形式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件缺乏等问题。虽然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由检察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主导,但应当拓展公众参与公益诉讼的深度,并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原告资格。公众可以为公益诉讼提供线索与证据信息,参与评估公共利益是否受侵害及恢复情况,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或以特定身份直接参与案件审理。我国需要从制度层面畅通信息渠道、落实全流程参与决策机制、落实人民陪审员、观察员、监督员制度并完善激励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永红 《沧桑》2010,(3):53-54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型诉讼制度,它在我国的确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深入细致的理论准备和一定时期的实践探索。针对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存在的诸多障碍,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王姣  刘恒 《沧桑》2013,(4):140-142,149
目前我国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只涉及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范围的内容,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并未涉及。相比较而言,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发展比较成熟,虽然不同的国家有其不同的法律传统、法律文化,但是其共同的目的保护公共利益是一致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构建可以在适合我国国情及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集团诉讼制度、英国告发人诉讼制度等等,并从中分析并借鉴其中对我国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物保护管理体系长期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度有限。公益诉讼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能够从程序上突破传统诉讼制度对原告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且能够达到事前保护的效果,弥补文物行政执法的不足。本文以96起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时空分布、原告类型、被告类型、案件性质、责任承担、审理结果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总结当前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实践中的亮点与问题,并从路径选择、主体资格、程序设置、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就推进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公益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和因果关系退推定规则,其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规则、待证事实和举证范围规则、因果关系认定规则,与传统的民事诉讼举证规则有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孙莹莹 《神州》2014,(9):203-204
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把“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公益诉讼主体规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目的是建立由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互相补充的起诉模式。然该规定是一个概括性和指引性的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将消费者协会规定为公益诉讼主体,确立了我国“基本法+单行法”的制度模式。随着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常态化、扩大化,消协自身力量有限和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本文试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探究,对适合我国的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公益诉讼主体体系的设想,以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范彤彤 《区域治理》2022,(14):119-122
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双方,都是国家机关,都有调查权但是双方的调查权并没有发挥同等的实效,实践中由于被调查单位认为行政机关已经做过调查了,检察机关再去调查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而不配合调查,这就给检察机关的调查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给检察机关调查权提供上位法依据,赋予检察机关调查权以强制力,使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在...  相似文献   

16.
郝爽 《区域治理》2022,(9):101-104,173
在紧张的司法资源背景下,诉前程序对于推进国家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审前筛选、缓和对抗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立的价值,期限制度的存在、完善与发展也有其正当性理由.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期限制度的相关考量因素加以阐述与分析,考虑对履职期限有一个刚性到弹性设置的转变,使其可以在司法实...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设计中,由适格主体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现代诉权理论的发展和行政公益诉讼在域外各国成熟的司法实践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因此赋予检察机关原告资格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21,40(1)
随着检察监督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检察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近两年,行政检察的涵盖范围不断拓展,定位也从诉讼监督转向行政行为监督为主,由此与行政公益诉讼之间的共性也越来越多。尽管在"四大检察"的语境下,两制度在形式上又是处于分立的状态,但在底层逻辑、制度目的和实施理路上等实质内容都存在很大的相通性,由此两制度的融合关系也应予以关注。作为两制度实施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调查核实权的未来发展研究与制度完善也应当建立在这一背景之上。综合规定及实施现状发现,我国调查核实权目前存在规范依据缺乏、强制性不足、行政检察与行政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协同不力等问题,需要在补足法律依据的基础上赋予调查核实权以直接刚性,并构建和完善两制度调查核实权的协同与制约机制。至此,行政检察监督才能有效发挥制度合力。  相似文献   

19.
与诉讼相比,仲裁在解决民事争议方面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民事侵权案件的数量不断上升,建立环境民事侵权仲裁制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环境民事侵权仲裁的制度设计具有区别于一般仲裁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晖 《丝绸之路》2010,(10):101-102
在现代民主法制社会中,数额不大的纠纷和轻微权利受到侵害后需要得到救济的情况频仍。我国的民诉法虽对案件审理部分做了简化,但远不能满足对简易民事案件审判的要求,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与案件类型相适应的新的诉讼类型已进入法学界的视域。本文在对小额诉讼的指向对象规定的基础上,探索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的具体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