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介绍光绪《介休志》编撰者李敦愚的4张信笺和汾州知府林心北驳回介休知县吴匡要求刊行志书的信笺,指出了此志未刊行的原因。并重点谈了光绪《介休志》两卷本的价值及流传和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的《大明一统志》(三秦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汉中府》中关于西乡县的沿革有误。其载“在城东南二百二十里,本汉城固县……后魏改丰宁县,寻又置洋州及洋川郡,隋大业初州郡并废。”早在唐代史书修撰已明了“魏”不同称呼,明代所谓的“后魏”为“北魏”,洋州及洋川郡设置并不在北魏,而在西魏废帝二年。据《北史·周本纪》载:“废帝元年四月,达奚武围南郑月余,梁州刺使宜丰侯萧循以州降武”,照此史书的记载顺序,北周代西魏而立,并照中国历史年表来看,此当为西魏之事,废帝为西魏废帝。萧循未投降时,今汉中地区(包括南…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汾州府志》,是地方志书中的上乘,但关于其修纂者却一直存在争议。历来认为知府孙和相修、戴震纂,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修纂者应为知府孙和相,戴震只是参订而已(《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薛愈、王志华“乾隆《汾州府志》是否戴震所纂修?”)。翻开乾隆《汾州府志》,修纂者确为知府孙和相,只是在冀宁道徐浩、郡人曹学闵、布政使朱和知府孙和相的序文中才见到戴震的名字。徐浩“汾州府志序”中记曰:更聘戴东原先生襄其事。”曹学闵“新修汾州府志序”中记曰:“复延休宁戴孝廉东原,考证古今,削笔成书。”朱“汾州…  相似文献   

4.
《历史研究》2007,(5):66-75
北魏的行政区划以后燕政区为基础,上承十六国,下启北朝,在历史政区演变中相当重要。通过分析天兴元年的徙民事件并进而复原后燕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可以揭示北魏政区与后燕政区之间具体的因革关系,以及北魏以平城为中心行政区划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国历史地图集》对这个时期图幅的处理有失当之处。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行州行县”,是指脱胎于正州正县,治所寄驻他地的一种权置的特殊政区。综合郭声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的考证与笔者的补考(行雄州、行蔡州、行南扶州、行昌州、行翼州、行成州,行龙泉县、行潘原县、行洋源县、行黄金县、行朗池县、行将利县),唐代至少设置过37个行州、42个行县。唐代行州行县的设置,时间上以初唐和中晚唐为多,分布上以剑南道、关内道、河北道、陇右道为多,地点上则往往“依险为治”,这显示了唐代行州行县诸多方面的“现实功效”。至于寄驻正州正县界内的行州行县,会使原本正常的地方行政发生窒碍;管理职责归属部落首领的部分行州,会削弱中央朝廷对边疆地方的掌控力度,影响其循序渐进为正州的过程;行州行县的寄驻与升(还)正,会导致地名尤其是政区地名的名实混淆,如此等等,也是唐代设置行州行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浩州考     
《沧桑》1994,(1)
据《汾阳县志》载:唐武德元年改西河郡为浩州,三年复为汾州,治隰城县如故。由此可见,浩州之称,自虞夏《禹贡》载“属冀州”至今,三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短短三年,志书也仅以上寥寥数字,可谓瞬间一粟。难怪许多人只知古汾阳为兹氏,为隰城,为西河,而忽略了古浩州即是汾阳。如果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向上游涉去,细细考来,那短暂的三年,竟是李王唐朝开邦定国,风雨如磐的岁月。浩州,做为晋西重镇,扼吕梁,通秦陕,贯南北,自古为兵家必争。理所当然地成了李家父子中原用兵的桥头堡。事实上,在李世民父子指挥的西定陕甘,南控河东,北拒突厥的战争中,浩州确实起了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7.
卦甲山位于山西省吉县旧县城东南,与今县城隔清水河相望。因其上“草木葱蔚,宛然如锦”,又名“锦屏山”。《吉县志·沿革》载:北魏延兴四年(474年)迁河西定阳胡人至此。在今县城西关设定阳郡治,并于治南锦屏山跟肇建佛阁寺。20世纪50年代中期《文物》有考察报告发表。1986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8.
正介休洪山村的源神庙闻名遐迩,想必大家耳熟能详。鸑鷟泉,即源神池。古籍《山海经》载:"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北魏时的《水经注》中亦有"胜水出狐岐山,东流入汾"的记载。故洪山泉又称"胜水",亦即谓之"胜水流膏"。在源神池旁,早在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前就建有颇具规模的源神庙,该庙历经一千多年来的风霜雨雪,历朝历代曾修葺维护近二十次之多,故源神庙貌至今保存完好,现属介休国宝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绛县古称绛州,原是晋南的交通枢纽及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城建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为绛郡。城西北是姑射山,南为峨嵋岭,汾、浍两河环绕东南,州署在城内西部的一片黄土高崖上,绛守居园池就在州署的后面(现为新绛中学校园)。唐代著名文学家樊宗师曾作《绛守居园池记》,对于园池的建设及园内建筑、布局,或梁或亭,或池或塘,或原或堤,古木奇  相似文献   

10.
《旧唐书·地理志》山南东道归州条下载“(武德)三年,分种归置兴山县,治白帝城”,兴山县下载“兴山,武德三年,分称归县置。旧治高阳城,贞观十七年,移治太平镇”。这两条史料都记载了后武德三年分株归县直兴山县的事实,但关于兴山县的治所,两条文献记载明显不一样,一说白帝城,一说高阳城。经考证,白帝城之说有误。《蜀水考》卷四载“白帝城在奉节县东十里”。则白帝城在奉节县境内。又据《新唐书·地理志》山南道夔州云安郡余载“奉节,本人复,贞观二十三年更名”。则唐贞观之前的武德三年奉节县称为人复县,人复县为夔州云安…  相似文献   

11.
<正> 北魏时有两支匈奴人分别被称作“西河胡”与“河西胡”,因二者名称相近,易为混淆,且事关民族地理分布问题,故在此特为一辨。 北魏时的西河有两指,一是指北魏所设的西河郡(治兹氏城,今山西汾阳县),如太宗永兴二年,诏将军周观率众诣西河、离石,镇抚山胡(《魏书·太宗纪》)。一是指河曲以北的黄河。穆帝三年,以击白部、刘虎之功,求得句注陉以北地区,其“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魏书·序纪》)。  相似文献   

12.
正北魏时的全国总志《魏土地记》因全书散佚,不知著者,成书年代难以确定。《水经·汾水注》引其佚文曰"《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故可以通过考证杨县隶属于平阳郡的时间来断定《魏土地记》的成书年代。《魏书·地形志》载杨县"晋属平阳,后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据此,北魏始置杨县在太和二十一年(497)。杨县后改属永安郡,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地形志》记永安郡沿革为"建义元年置,治永安  相似文献   

13.
正灵石县东南20余里有高壁岭,又名韩侯岭、韩信岭,地处险要,曾为山西南北交通之要隘,自汉以来就是长安太原驿道的重要节点。唐杜佑《通典·州郡九》汾州目:"灵石县:…今县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皆险固之处。"《大清  相似文献   

14.
邿国为春秋小国,见于《春秋左传》凡两处:《左传·襄公十三年》:“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左传·襄公十八年》:“乙酉,魏绎、栾盈以下军克邿。”关于邿国地望,历来有几种说祛。一种说法认为在今济宁邿堆。《左传·襄公十三年》杜预《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和《水经注》对邿的地望的记载与杜预一致,后来史志也多遭此说。如清人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十四谓:“今济宁州南五十里有亢父城,又有邿城在州东南。”另一种说法认为在今济阳县境。《大明一统志》卷二十二…  相似文献   

15.
据《晋书》记载,1600多年前南北朝的北魏时,鲜卑乞伏氏在称秦王建西秦之前,占据今榆中县、靖远县及平川区旱平川一带,并筑有麦田城。笔者依据古文献经过数年考证,发现麦田城在早平川西南隅的月河河口。而且,在鲜卑乞伏氏筑城二百多年之后。西魏在初置会州时又以麦田城为会州州治,直至隋唐到宋初。  相似文献   

16.
“泰”、“秦”两字形近易混 ,北朝史书中做“泰州”处常讹为“秦州”。钱大昕最早发现这个问题 ,今人点校北朝诸史对此也做了认真的考订 ,不过 ,仍难免遗漏。《通鉴》也存在这方面的讹误 ,试就《魏书》与《通鉴》各举一例。《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谨传》 :薛谨自刘宋北归北魏 ,“朝廷嘉之 ,授河东太守” ,后“克蒲坂 ,世祖以新旧之民并为一郡 ,谨仍为太守 ,迁秦州刺史” (第 94 1— 94 2页 )。此处“秦”州应为“泰”州之误。北魏始光年间 (公元 4 2 4— 4 2 7年 )得“蒲坂” ,此时秦州所辖地区尚未纳入其版图 ;且同传又谓“谨自郡迁州 ,…  相似文献   

17.
元朝思州治所龙泉坪,在近几年出版的有关文章中,大都注明今凤冈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的《贵州史专题考》(修增本)写道:“元至元十四年,思州夷长田景贤以地降,置新军万户府。随改为思州军民安抚司,授田景贤安抚使,自务川县徙治龙泉坪。后司治毁于火,又徙都坪清江域。……龙泉坪,今凤冈”(219~220页)。《贵州省志·地理志》上册,在第二章元代的建置,第三节思州、思南二宣慰司中纪叙:“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思州土酋田景贤归附元朝,置思州安抚司,设治于水德江(今德江县),隶湖广行省。后迁司治于龙泉坪(今凤冈县),不久因司署  相似文献   

18.
《汉将王陵变》四次提到王陵家在“绥州茶城村”。学者初疑绥州为今之陕北绥德县,继依《史记&#183;陈丞相世家》云“王陵者,故沛人。”以为王陵家当在今江苏省;又疑“变文作者或为西北人,故牵西北以代东南”。笔者按:汉之沛县即唐之徐州。唐代敦煌方音“徐”“绥”二字音同。敦煌抄手就音书字,讹写“徐州”为“绥州”。据音韵学原理言,绥、徐二字同属合口,三等,平声;而“徐”属“遇撮”,“绥”属“止摄”,唐宋敦煌方音“止”、“遇”二摄往往混同,读sui。绥、徐二字遂同音致误。校勘家宜勘正“绥州”为“徐州”。又,《魏书》载徐州有“姹城”,《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皆载徐州附郭彭城县有“故姹城”,《太平寰宇记》特注“垲,直加切”,音“茶”。敦煌抄手又就音书字将“姹城”讹写为“茶城”。至明代,“姹城”迳改称“茶城”。就史志遗事言,刘向撰《王陵母传》以表彰陵母凛然大义;东汉赵苞母效王陵母以激励赵苞;陆机颂陵母为汉高祖功臣;唐天宝七裁诏于彭城郡置王陵母祠宇,祭陵母。知陵母之影响于后世者大矣!就史志遗迹言,北宋李昭圮记陵母葬于徐州,冢在徐州城南;《明一统志》、《清一统志》、清《江南通志〉亦相继载之。可为《王陵变》“绥州茶城”即徐州茶城作进一步补证。  相似文献   

19.
《文潞公文集》,宋文彦博撰。文彦博(1006—1097年),字宽夫,宋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县)人。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官参知政事、枢密使、平章军国重事。观其一生作为,尽管政治上趋于保守,但在改革兵制方面,也提出了许多积极措施,历仕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五十年,为北宋有名重臣(《宋史》卷三一三本传)。其所著存于今者,惟《文潞公文集》耳。 关于《文潞公文集》的版本状况,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一云:“《宋史·艺文志》有  相似文献   

20.
贺次君先生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一四“河东道三”岚州岚谷县条下云:“隋大业三年置岢岚镇、压草城、川贼路。”显然点校者是将岢岚镇、压草城、川贼路作为三处地名。据《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及《宋史·地理志》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岢岚军。又阅《武经总要》前集卷一七“边防”岢岚军条云:“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捍草城川贼路。”且列出岢岚军属下“川谷城堡五”,第一便是“草城川”,并云:“川口阔一里余,川中有古城,景德中筑长城控扼贼路。”(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