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昕 《神州》2013,(5):8-8
作为九叶诗派的女诗人,郑敏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从进西南联大学习哲学后,她的诗歌便在冯至和里尔克的影响下逐渐成形、发展,带着独特的哲理性走人我们的视野。唐浞曾这样评价她:“我知道她原是学哲学的,在她的诗中,思想的脉络与感情的肌肉常能很自然和谐地相互应和,不像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们那么厌恶理性与思想,她虽常不自觉地沉潜于一片深情,但她的那种超然物外的观赏态度,那种哲人的感喟却常跃然而出。歌颂着至高的理陛。”40年代的郑敏,用独特的洞察力凝视着这个时代,这个生活的世界,《金黄的稻束》便是由此而来的“沉思的诗”。  相似文献   

2.
朱馥生 《古今谈》2002,(3):34-35
诗画相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相通”不等于“相同”。诗与书画艺术属于不同的领域,各有自身的创作规律。而余任天先生的题画诗也不同于一般诗人的作品,有其不同于众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何绍基是晚清宋诗派中最有成就的诗论家和诗人,其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的师承渊源非常丰富。何绍基一生不论为人、治学还是写诗作文皆服膺苏轼,苏轼忠孝节义的道义心性,旷达乐观、洒落超迈的胸襟,格物致知的进取精神与谐趣睿智的人格魅力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何绍基的诗作中除了对苏轼诗句的借用、比喻手法的吸收以及大量次苏韵等表象外,还在谐趣、理趣、儒者伦理的追求等方面得苏诗之神韵。随着阅历的变化,何绍基寄韵白居易,创作了讽喻诗,语言平易流利,不避口语俗语。晚年的何绍基心境较为黯淡,师法对象再次发生转移,“自将诗心比郊岛”,企望“敲诗”“苦吟”而达到“人夸奇想自天来”,寒瘦之诗成又一风貌。  相似文献   

4.
“虞山诗派”被誉为“明末清初转移一代风会者”,但其在明清诗风转换过程中的具体实现路径却少有人论及.实际上,就一定程度而言,虞山诗派的诗学宗趣,是对晚明吴中盛行的取法六朝、晚唐的“绮艳”诗风的继承和发展.海虞“二冯”通过其“比兴”说,适时地从理论方面对“绮艳”诗风与传统“诗教”的矛盾关系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平衡和调整,从而使形成于晚明侈靡世俗中的“浮艳”诗风,能够适应清初“美刺教化”、“经世致用”的新的社会需要,发展为讲求“比兴寄托”的虞山诗学,进而促使了虞山诗派发展和兴盛.  相似文献   

5.
“江西诗派”的正式命名始於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主要由黄庭坚门下士与吕希哲门下士组成;该《图》的问世则与当时的朋党之争息息相关。吕本中以此《图》为“江西诗派”树旗扬帜,表现了他以文坛结盟的方式振作文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昭示了他在党争中鲜明的政治立场。事实上,“江西”诗人的苇体关系的形成首先以相同的政治倾向为纽带,他们的政治命运与文学地位的升降起伏,也是党争双方的势力彼此消长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西诗派”首先是由政治上的党争分野而成的一个文人苇体,其次才是文学意义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6.
《后山逸诗》几乎占后山诗的三分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很少有人为其作注。而且宋人,特别足江西诗派作诗,喜欢“以学问为诗”,涉及面很广。全面注释其作品,目前以个人之力难以达其的旨。笔者选其巾与禅理密切者.将禅门故实检出,并稍加训释。  相似文献   

7.
吕汉东 《攀登》2000,(1):88-94
艾青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创作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硕成就最高的大诗人之一。他始终与时代和人民共脉搏,在命运的坎坷磨难中展开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和理论探索,他在纵向与横向对中外各流派大诗人的创作和理论的扬弃继承与综合突破中,使自己在巨人的肩上崛起。他为中国新诗作出了四项里程碑式的贡献:创立了中国的现实主义现代诗派、把中国的自由体诗由“尝试”推向自律成熟、为新文学贡献了一批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颇高的典范性作品、创立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诗学美学理论体系。这些实际使他在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显示了四足鼎立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孙蕡是元末明初岭南最有名的诗人。“岭南诗派,肪于孙蕡。”他又是广州“南园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他十分不幸,竞在明太祖朱元璋大肆诛戮功臣时,被株连而死。关于他的死有二种不同的说法,兹考辨于下。 1.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十二《孙蕡传》载:  相似文献   

9.
杨晓萍 《文博》2004,(4):21-23
黄庭坚(1045——1105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后世称黄山谷,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的诗歌奇崛放纵,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江西诗派的始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的词清新瘦硬,和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他的书法入古出新,个性鲜明,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宋四家”之  相似文献   

10.
晚清贵州著名诗人郑珍(字子尹),是宋诗运动的主将,诗作备受时流推崇,称他“诗笔横绝一代,似为本朝人所无”①;又称他“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②。成就很高,影响深远,堪称一代诗宗。他虽然没有诗话之类的专著,但由于具有高超的诗歌鉴赏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在一些诗作和序跋中阐发了不少诗论主张。其中不乏深得创作三昧的经验之谈,也有不少触及文艺特质的真知灼见。郑珍是宋诗运动倡导者之一,其诗论大体与宋诗派理论家何绍基相近,但也有突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百花争艳的中国诗歌史上,边塞诗以它慷慨激昂雄浑悲状的独特色彩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六朝时代就已经有这样的名篇在吟咏了:“箫皱流汉思,旌甲被胡霜”“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但是在当时还未形成一种诗风。边塞诗得以真正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以诗歌的黄金时代著称的唐朝。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作家,以一曲曲壮丽的乐章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基调,它是和唐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一背景有关联的。但实在说来,唐代的承平时间并不算长,因此有些边塞诗中不免带有某些忧伤情调,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属于边塞征战的哀怨诗;“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年  相似文献   

12.
宋末江西文人刘辰翁以耿直名,他具有江西文人的个性特点。同为江西籍文人,他继宋代欧阳修、杨万里以及其他江西诗派文人而来,并具有江西地域文化性格。同时因处于改朝换代和蒙古族入主的特殊历史时期,其个性更被扩张,他抒发对旧朝的哀怨和新朝的不平之怒,情绪激烈。这造成了其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不一致,其诗词创作有情真与自然的特色,而其文学鉴赏和主张则务求艰涩尖新。然而其实这些都是统一于其耿直的人格特点下,他继承江西大儒欧阳守道之学,表面上畔于圣人之道,实际则是一个有真性情和个性,坚持自我的儒士。  相似文献   

13.
袁枚针对清诗目益学问化所露出的弊端,抗声提出诗主性灵,非关学问,于是有人误认为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轻学浅薄,游学无根。事实上袁枚很重视诗歌与学问的关系,他对“诗”与“学”的关系有三个基本主张:一是诗须有学,二是反对在诗中填书塞典,三是主张化学入诗。他的诗歌没有脱离清诗质厚重学的时代特征,不是清诗的变异,而恰好是这个茂盛园圃里敢于争春怒放的花朵。  相似文献   

14.
刘志宏 《神州》2011,(9):11-11
陆游善作诗词,诗篇颇多,词虽然不是很多,具影响力的也只不过十多首,但无论是从创作理念上,还是风格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陆游深受苏轼写词的技法的影响,以诗“嫁接”于词作,将苏轼“以诗为词”的技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雅志清思契合自然——宋代江西茶文化精神张智华从地域文化观来看,宋代江西是个群星荟萃之地,人才辈出,文化相当发达,如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此派诗人不全是江西人,但江西籍诗人所占比例较大[1])以及曾几、周必大、杨万里、朱熹、姜夔等...  相似文献   

16.
《东方收藏》2022,(3):35-40
<正>文学与绘画虽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南宋时期的扇面、册页等小品,却有为数不少蕴含着“诗情画意”。诗画创作源自北宋,苏轼等人认为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形画”或是“有声画”所带动的艺术风潮,加上宋徽宗积极倡导以诗题入画,更引导宫廷画家对于“诗画合一”理想的实践。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前成功举办的2022年首场特展“无声诗——南宋小品绘画”,展出该院所藏的宋画精品。这些小尺寸的画作描绘细致,富含诗意,意蕴无穷。  相似文献   

17.
一、看似送别诗,实为寄赠诗《送莫友芝》最初见载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长沙传忠书局刊印的《曾文正公诗集》卷四。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事实上,这是一首寄赠之作。《郘亭诗钞》卷四有《次韵答曾涤生阁学见寄》,称“见寄”,即是明证。在这首诗的下面,又有《魏将侯承柷大令为致曾涤生阁学诗并用其韵见寄和答》诗一首,据此,知转寄曾诗者为魏承柷。  相似文献   

18.
一、阿垅两次进入国民党军队,但却有着质的不同:第一次只是一腔报国热情,而第二次是人生观有了根本的转变……“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建国初期最大的冤案,直到1980年9月,党中央才对此进行了平反。在这件冤案中被无辜牵连的人员达2100余人,其中有胡风“七月诗派”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阿垅,他是“胡风反革命集团”中最后被判刑的三个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臧小平 《百年潮》2013,(7):56-60
我的父亲臧克家是诗人。他七十余载创作生涯中所创作的诗篇,被几代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场合朗诵过。而我父亲这位诗歌的创作者,同时也是诗歌朗诵运动和活动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让好诗插上朗诵的翅膀,走出书本和书斋,飞向人民大众的心间,在不同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同样是我父亲一生的追求和心愿。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这是一个“粉丝”的时代,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偶像辈出,李宇春凭“帅”有了自己的“玉米”,郭德纲借“侃”有了自己的“钢丝”,甚至连易中天都有了大批拥趸,自称“乙醚”。台上选手歌舞升平,谈笑风生,台下“粉丝”则服装统一,加油助威,他们会为了选手的一次情绪波动而微笑、哭泣……中国人突然被“粉丝”的疯狂镇住了。但如果你真以为这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