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拔牙,也称拔齿,古代文献中又称“凿齿”、“折齿”、“缺齿”、“断齿”、“打牙”等。是原始居民及流传到近代一些民族在年轻时,基于传统文化的因素,以人工方法拔掉或凿去特定的几颗健康强壮的恒齿改变牙齿形态的一种风俗习惯,以损伤身体,达到装饰或标明个人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有的部落和民族甚至以这种拔牙形体特征为称号,被称为“凿齿之民”、“凿齿之人”、“打牙仡佬”等等。  相似文献   

2.
从史前时期开始,我国东部和南方的一些原始民族曾流行对牙齿进行损毁,改形或变色的习俗,其形式有“凿齿”、“黑齿”和“包齿”等.本文拟对我国古代“黑齿”习俗的分布,成因及其意义作一初步钩稽;至于这种习俗的起源和演变,因问题复杂,限于篇幅.留俟来日另文探讨.一 我国古代“黑齿”的分布何谓“黑齿”?汉·王逸《楚辞·招魂》注说:“黑齿,齿芽尽黑,”可见“黑齿”乃是人们改变牙齿自然色泽而形成的一种体饰特证.同时,又是华夏——汉族别具有这种体饰的原始民族的一个泛称.在先秦典籍里所保存的我国古代境内“黑齿”民族的资料.尽管零碎,但经过爬梳整理,仍可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黑齿”民族的分布范围,提供一条粗路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3.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这是由生物的属性所决定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丧葬习俗。丧葬习俗作为人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死”作为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其实和“生”一样,是同等重要的。这一点在藏族的丧葬习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在没有接触过“天葬”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  相似文献   

4.
卧病中读到唐星煌《“黑齿”管窥》(贵刊1990年第3期“福建文化专刊”),极为钦佩,受益良多.读后思考,似尚可作些补充.黑齿习俗是凿齿的改进与发展,是某些原始族类(Clan)的初民及其绵延后世的胤裔的一种文化进步的标识.在极其简陋的医药、手术条件下,断齿(找牙、拔牙)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民俗(Folklor(?))一经形成,都有冥顽不变的传承性,革除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那么.变通总是可行的吧.用黑齿代替凿齿,岂不妙哉!黑齿使牙齿在别人的视觉中泯灭无迹,给别人以已经打掉牙齿的感觉;而自己又免去拔牙的苦痛,真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5.
“曹盖”(或叫“跳曹盖”,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盖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6.
从考古学看我国东北古代民族“毁器”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毁器”习俗,是早期人类产生原始宗教后,受“万物有灵、灵魂不死”观念的驱使,祭祀或葬死者时,人为的将部分盛装酒食器皿,或其它诸如生活生产用具、兵器等随葬品毁之于棺内外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文献中鲜有记载;但从近些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考古发掘中,发现越来越多有关它及其流传的线索。许多资料证明,这种习俗的历史不仅相当久远,而且在分布范围上也相当广泛,所以有必要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丑”的原初意义。审丑意识的原初意义与死有“关”,渗杂着人们对死的畏恶感。《塔夫论·德化》有一句话,叫作“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在从《尚书》开始的人们的习俗观念中,长寿或寿终正寝是美的和值得称美的生命形态,而吞噬人们生命的灾凶或人的天折、短命则是丑恶的形态了。汉代许镇又这样解释“丑”(配)说:“可恶也,从鬼。”他把“丑”同习俗观念中侵夺,害人生命的鬼较搭上了勾。于是死连同导致死的事物、阴影都在人们的忌讳、厌恶之列,都难免不是“丑”的原初成分。民俗观念中审丑意识的原初意义,还带有嗅觉感受…  相似文献   

8.
习俗作为特定人群的生活惯制,它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即便是那些弊习陋俗,它一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彻底的屏弃和剔除。这就是习俗本身惰性特征的反映。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人们在这个傲居强盛而几乎又无任何天敌威胁的国度中,按照圣人的观念,遵照祖宗安排好了的习俗原则生活着。这种习俗生活中无论包含着多少落后、野蛮的成分,也无论怎样“有损于世”、“无补于今”、  相似文献   

9.
浅谈玉梳篦     
崔云 《收藏家》2009,(8):21-24
梳篦古代简称“栉”,是古代发饰之一。梳篦下面有齿,上面有背或脊,但梳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齿部,梳子的齿粗而且疏,这样可以梳理发丝,梳的上部为握手,握手顶部称梳背(或称梳脊),梳有木、牙、角、骨、玉之分,也有玉与其他材质复合的梳子,复合的梳子以类似榫卯的方式上下衔接起来;篦也分为篦脊和篦齿,篦子的齿细而且密,这样便于篦除发垢。  相似文献   

10.
杨子华 《古今谈》2002,(1):62-63
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的子孙,并祈求龙的保护,就有“断发身”的习俗。后来身作为美与力的象征,成了身体上的一种妆饰。南宋杭州,市井社会也盛行着一种身风俗。“身”便是用针在人体的全身或局部刺出各种图形,有染色的。  相似文献   

11.
《旅游》1998,(2)
游港应注意当地生活习俗随着香港回归祖国,将有更多内地居民到香港旅游,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当地的习俗。下面介绍几个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事项。一、说话忌讳香港人极忌“输”音。由于粤语中“书”和“输”同音,所以卖书的地方不叫“书店”,而叫书局或图书公司,因为...  相似文献   

12.
汉晋鱼纹铜洗媵器说郑同修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嫁女陪嫁的习俗,陪嫁所用器物或称之为媵器。“腾”字在古文中或写作“”,《说文》曰:“物相赠也,一曰送也。”从原始社会个体婚姻家庭关系确立以来迄至商代,因无文字资料确证媵器的存在,因此对这一历史时期,有关媵器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殷商西周玉雕中,有一些形制特殊的齿牙形玉器,基本器型有牙璧、牙璋、玉戚和玉刀四种。关于牙璧(也称玉璇玑),夏鼐先生曾作过深入的研究,澄清了玉璇玑是天文仪器的讹传,并指出: “它的用途,当和璜、玦一类相似,作为装饰物,可能也带有宗教或辟邪的作用。”也有学者对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的传世长方形多孔玉刀作过探讨。而牙璋、玉戚是齿牙形玉器的大宗,考古报告和资料虽有所论及,但过于简略。因此,对它们的起  相似文献   

14.
永登祝寿习俗苏裕民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祝寿习俗,是一种孝敬父母、尊崇老人的传统礼仪活动。这一活动,随着各地习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就永登来说,贺61岁前的诞辰年谓之“贺生日”或“接本年”;61岁以上(包括61岁),才称之为“祝寿”或“贺寿”。一般来...  相似文献   

15.
“折柳”作为我国特有的送别习俗起源很早,因为“柳”在我国是“祝福”的象征,也是可以“驱鬼避邪”的“鬼怖木”;柳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它既可以保护逝去的亲人的灵魂远行,同样保护活着的亲人路途平安。折柳送别的习俗植根于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与我国古代人民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考古材料的梳理,发现在勾吴族中除流行“断发文身”、“黑齿雕题”风俗以外,还盛行过猎首习俗。拙文试图利用文化人类学(Cultrual Anthropology)的理论和方法,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勾吴族的猎首习俗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祈同仁指正。 一 猎首(hcadhunting)是一种在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古老习俗,它曾广泛地存在于各大洲,尤其盛行于大洋洲和亚洲,是许多民族拥有的文化特质(Cultrural trait)之一。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更为流行,南方是我国古代越族的分布区域。《吕氏春秋·恃君篇》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说明在古越族的广阔区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氏族和部落的越人,勾吴族是古越的一支。太伯、仲雍奔吴后,除尊重当地土著族“断发文身”的习俗以外,还将当地的族名放在前面,后面加上国号,以“勾吴”为号召,从而归之者千余家。吴国的称谓很多如“勾吴”、“攻敔”、“攻吴”。郭沫若先生认为,勾、工、攻都是干的音变。吴亦作干,《汉书·货殖传》注孟康曰:“干越,南方越名也。”《太平御览·州郡  相似文献   

17.
西藏山南地区隆孜县聂区农民在丰收季节有一种很独特的习俗,称之为“嘟”,“嘟”在藏语中的含意为“收”,“嘟”习俗是在秋天割完庄稼后还未打场时为了招福或预祝来年丰收的一种风俗。 “嘟”是在每年收割完毕后还没有打场的第一个星期六举行的。在农区星期六被认为是一周中的招福  相似文献   

18.
自来论述百越习俗,言必称“断发身”,“断发”与“身”并提,意谓二皆为古越人之显特征而普遍盛行于百越之中。窃以为,“身”习俗或可持此一说,至于“断发”习俗则未尽其然。  相似文献   

19.
自来论述百越习俗,言必称“断发身”,“断发”与“身”并提,意谓二皆为古越人之显特征而普遍盛行于百越之中。笔以为,“身”习俗或可持此一说。至于“断发”习俗则未尽其然。  相似文献   

20.
“爽一把”     
在滇南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小脚拐拐,拐到通海,不吃大鱼,就吃螃蟹。”这说的是云南通海发达的渔业,也道出了这里小脚女人的普遍。云南自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没有缠足习俗,但随着明朝时期汉族大量迁入,缠足习俗也带入了云南。当时通海妇女大多在家从事纺织或家务劳动,致使裹脚之风盛行。然而,即便是一对“小脚”,这些开朗的通海六一村的妇女们在繁忙的家务之余也没有忘记爽上一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