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向泉友介绍2000年俄罗斯发行的一套8枚卫国战争胜利55周年纪念币。  相似文献   

2.
正唐铎(1904—1983),湖南益阳人,早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5年奉派到苏联学习,此后在苏联空军工作战斗了28个春秋。1953年回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21年10月13日,在法国留学的唐铎被当局以"过激分子""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的罪名,强行遣送回国。回国之后,唐铎辗转来到广州找到同乡谭延闿,表达了要学习飞行技术的决心。谭便写了一封信,将唐铎介绍给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就这样,唐铎成为飞行学校第一期10名学员  相似文献   

3.
1941年9月,法西斯德国不宣而战,进攻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是全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奴役的正义战争。因此,它调动了苏联各阶层人民的力量,无论前方和后方,东、西、南、北、中均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战斗营垒。一切为了前线,一切服从前线,服从抵抗和消灭万恶敌人,成了苏联人民的首要任务。在这次伟大的反法西斯的全民战争中,苏联妇女建立了伟大的功勋。她们有的积极参加红军,奔赴前线。有的在前线从事医疗和通讯工作,有的在后方顽强地、忘我地劳动,全力支援前线,以坚毅的精神忍受着战时的一切困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切极大地鼓舞了为解放祖国而英勇战斗的红军官兵和游击队战士。  相似文献   

4.
李兴 《世界历史》2001,4(6):38-45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9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无论是在战前短暂的和平时期,还是在炮火连天的激烈战争环境中,苏联从没有忘记,也从不忽视对东欧地区的争夺。它先是与法西斯德国,继而与英国,最后与美英集团多次谈判、斗争和妥协,对该地区进行了多次划分和交易。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有专,涉及的作倒不鲜见,  相似文献   

5.
卫国战争博物馆全称"1941年至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1995年,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莫斯科建成了占地135公顷的胜利公园,卫国战争博物馆是公园的核心设施。  相似文献   

6.
朱岩 《文史博览》2005,(10):23-26
俄友人万里寻访将军遗迹 我手里有一盘30分钟长的广播电台录音磁带,它是记录卫国战争中一位功臣英雄事迹的音响作品,其中人物讲话录音、当年苏军歌曲、战斗场面效果一应俱全。这是俄罗斯莫斯科广播电台著名华语播音员、节目制作人哈林的作品,在俄罗斯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60周年前后曾多次播放。然而这个节目歌颂的主角却是一位传奇式的中国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的唐铎将军。  相似文献   

7.
俄友人万里寻访将军遗迹我手里有一盘30分钟长的广播电台录音磁带,它是记录卫国战争中一位功臣英雄事迹的音响作品,其中人物讲话录音、当年苏军歌曲、战斗场面效果一应俱全。这是俄罗斯莫斯科广播电台著名华语播音员、节目制作人哈林的作品,在俄罗斯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60周年前后曾多次播放。然而这个节目歌颂的主角却是一位传奇式的中国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的唐铎将军。为制作这个节目,哈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沈阳辽宁大学,为的是采访唐铎的家人并记述他回国后的人生轨迹,因为唐铎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辽宁大学副校长。俄罗斯人民一直没有忘却曾在前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立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30年代前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世界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势力范围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在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公开宣布要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很快形成柏林—罗马—东京反共轴心,世界很快陷入世界大战的危险之中,苏联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焦点国家。在这种背景下,苏联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了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建设,从一个落后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9.
张广翔 《世界历史》2005,4(5):13-22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妇女在各条战线上与男子们并肩作战,她们参与战争的深度和广度都堪称史无前例。广大苏联妇女在“生产如同战斗”、“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为了祖国”、“敌后苏维埃儿女挺身而出吧”等振奋人心的口号下,肩负起生产建设的重担,有力地保障了前线的武器、弹药、军服和粮食供应;在战地医疗、文化教育、反法西斯宣传等方面更是各尽其力;百万以上妇女加入红军和游击队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她们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保卫祖国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和牺牲。  相似文献   

10.
田壘 《文物》1958,(11)
这面红旗是我志愿军的胜利红旗,同时也证明美国侵略军的可耻失败。1953年3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次反击老秃山高地时,×部师首长将这面红旗送到担任突击任务的某团一营。营里又决定将这面红旗交给担任突击任务的第三连,全连指战员们立即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11.
任岳、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年轻时被党组织派往苏俄学习,两颗年轻的心在异国他乡的共同学习和磨练中渐渐靠近,结为革命伴侣。在王明大搞宗派斗争,打击异己的特殊历史时期里,他们几乎命丧新疆,两度被流放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回国无望,但在飘零苏联的2 5年艰难岁月中,他们仍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首辆样车诞生、定型投产、特型车研制、6次担当阅兵检阅车……国产"红旗"轿车创业史上每个重要节点,不仅承载着"一汽人"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更凝聚着共和国领袖的关怀,牵动着整个民族的关注与情感。共和国工业的青春印记、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在本文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里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1999,(6)
1943年11月下旬在埃及首都开罗,美英两大国首脑和中国领导人蒋介石,举行了著名的“开罗会议”。中国与美英同起同坐在会议桌旁共商世界大计,这尚属首次。一时间,中国报刊广布所谓中国进入世界四强的舆论。但是,正在一些中国人春风得意之时,美英苏三国首脑很快又在伊朗首都举行的“德黑兰会议”餐桌旁,开始商讨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的“交换条件”了。这次会议的前夕,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密电斯大林,建议中国领导人参加该会。第二天就收到了斯大林的回电,称“德黑兰会议”除美英苏三强之外,“吸收其他任何国家的代表参加的考虑都应取消”。斯大林并把此意电告罗斯福。邱、罗对此均表赞同。此后,美英苏之间,就“交换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给予了积极的援助,但这些援助不是无私的。随着苏联政治影响的扩大和军事力量的增长,特别到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之后,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在对华政策上,民族利己主义却日益膨胀。从苏联本国利益出发,凭借其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16.
1931年—1945年的中国通史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史学领域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的研究趋势 ,即对中国通史的研究与撰述的关注和重视 ,这一新的研究趋势是时代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和史家的主体自觉共同促成的。这一时期的通史撰述对通史编撰理论作了深入探讨 ,在历史观、史书体裁等诸多方面可谓异彩纷呈 ,显示出史坛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在美国核垄断的威胁下,苏联启动核计划,开始了核工业的创建。由于原材料紧张,苏联在国内外建立了一系列铀矿和进行铀同位素分离、铀浓缩的企业,初步满足了核战略工程的需要。随后,苏联创建了817厂、813厂等大型企业,利用核反应堆生产武器级铀235和钚237,除此之外还先后建立了10个重水厂,为制造核武器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苏联还创建了第11设计局、551厂等生产制造核武器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归属苏联部长会议第一总局和第二总局管辖,1953年,苏联将两个总局合并,成立中型机械部,这也标志着苏联核工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管理机构是苏联核计划成功实施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1945年8月20日苏联国防委员会成立核工业的专门管理机构专门委员会和第一管理总局,为核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制度和政策保障,确保苏联以最快的速度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之后,专门委员会的权威空前增强,莫斯科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发也由专门委员会监管。但核工业管理机构广泛的动员性和跨部门的行政力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利益,因此,在强有力的领导者贝利亚失势之后,专门委员会退出历史舞台,核工业部门演变成了普通的国家部委。后斯大林时代,国防工业部门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组织管理的新原理,以期在个别方向和部门不享有特惠政策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苏联侨民问题的历史考察(1945—1965)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 4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 ,苏联利用新疆特别是伊犁地区各民族与苏联境内一些民族之间的血缘联系 ,在中国公民中大力发展侨民。苏侨分批回国 ,形成了一条返国苏侨与其新疆境内亲属及社会关系进行联系的渠道。新疆苏侨及其庞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成为苏联影响得以扩大的重要社会基础。苏联侨民的大量发展和大批回国使苏联的影响在新疆扎下了根。中苏分裂后 ,这种影响 ,以及返国苏侨与新疆边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成为导致新疆地区社会心理动荡、民族分裂情绪升级的新的潜在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1945年10月的昆明事变,是国民党中央政府与云南地方当局为争夺省政控制权而多年博弈的结果,也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和"云南王"龙云强势个性碰撞的产物.事变以龙云解职离滇、国民党中央政府和蒋介石获胜而结束.惟衡以实情,龙云解职后,云南仍未完全听命于国民党中央政府,蒋介石亦不能不表示向现实的妥协,且事变对其后云南政局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故国民党中央政府和蒋介石解决龙云之举,其得失非断然可判,未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