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华遗产》2009,(11):13-13
日前,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的人类——“阿迪(Ardi)”,她生活在人类进化的新时代,当时黑猩猩和人类都开始沿着各自的进化方向直立行走。据考古学家的还原,这个身材矮小、全身多毛、长着较长手臂的早期人类在440万年前漫步于非洲森林中。  相似文献   

2.
“劳动创造人”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个基本命题,解放后对此命题进行过多次讨论。这个命题的主要内容是:古猿下到地面后,为了生存,手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工具以获取食物和抵御敌害,而脚则经常用于走路,最后直立行走。这样,“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手脚分工和直立行走,又使其它器官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劳动中,社会成员必须经常地交流思想以加强合作,这种需要使猿的喉头及口部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语言的产生。在语言和劳动的推动下,猿的脑髓又发展为人的脑髓。因此,劳动是古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 我们认为,根据现代科学成果,在古猿向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劳动创造人”的命题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在人身上就一定或多或少的有遗传下来的一些“猿”的痕迹。经DNA比对,猿(现代灵长类)类跟人,没有亲缘关系,而人的很多特点灵长类都不具备。经“生命密码”比对,人与灵长类没有种族关系,也就是没有共同祖先。人的祖先是“原人”,“类人猿”是达尔文为反击当时的“形而上学”和“上帝造人”的观点而虚构出来的物种。  相似文献   

4.
早从远古时代起,树木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就是成群地生活在树上的。恩格斯说:“大概首先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援时从事和脚不同的活动,因而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虽然类人猿从树上走了下来,脱离动物界而转变为人类。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仍然离不开树木。我国古史传说中的“构木为巢”、“钻木取火”、“刳木为舟”等,便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河北省现今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经五周年了,为更好地普及世界遗产知识,现将有关情况撰文如下: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市文物局副局长 赵 玲  一、世界遗产的由来人类最早的起源是在非洲,距今约300万年以前。世界最早的猿人化石发现在非洲,属早期猿人。中国发现的古猿人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属晚期猿人。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遗留下大量的人类经济文化的遗存,这些遗存从不同侧面印证了历史,印证了社会形态,印证了人类的发展和演变。埃及的金字塔、古罗…  相似文献   

6.
民族考古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明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①,因之对环境与生态方面的研究极为重视。本文从民族考古学的角度,谈谈史前人类的文化与生态的关系。按照吴汝康先生的观点,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人类起源的阶段,或称之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这是人类系统发育的早期阶段,主要是生物机体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代表化石是南方古猿。二是人类发展阶段,包括从人类出现到现代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除了人的生物机体继续进化并达到更高发展水平外,人科这一支又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特征,如制造工具…  相似文献   

7.
猿人     
猿人一词于1847年德国人赫克尔在《人类的进化》一书中开始采用。英文写的“pithecanthrope”,它来源于希腊文“pithekos”(猿)和“ahthropos”(人类)。在古人类学的研究中,荷兰医生杜布互1894年将其在爪哇发现的化石原始人类命名的“pithecanthropus”(拉丁文:猿人)。赫克尔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他认为在猿和人之间一定存在着过渡类型。杜布互受进化论和赫克尔的影响,决定寻找这个中间环节。经过数年努力,于1891—1892年,在  相似文献   

8.
现代人起源的争议由来已久,而遗传学的冲击尤大。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家根据对147名各大洲不同人种妇女胎盘细胞中的线粒体DNA分析,将所有现代人起源追溯到20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妇女。这一被称为"夏娃理论"或"走出非洲"的假设对学术界和一般公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①。这意味着人类起源和进化的主干在非洲,其他各大洲的古人类代表都不过是进化中的旁支。后来,有学者对"夏娃理论"的遗传学推理做了检验,认为现代人有一个共同祖母的说法十分可疑②。虽然目前国际学界承认,古代的非洲种群不管在规模还是在古老性上,对全球现代人进化有着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是整体取代还是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仍存在争议。本期介绍的是两位美国人类学家对现代人起源之争的历史回顾,对我们了解好似雾里看花的现代人起源之争有一定的帮助。现代人起源争论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遗传学证据与化石材料之间的矛盾。遗传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变异非常小,表明其更新世祖先种群的规模很小,而且分布非常有限。但古人类化石却表明人类祖先的种群不少,分布也很广。如果古人类以很小的种群在漫长的时间里孤立进化却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显然不可思议。于是,一种"瓶颈说"被提出来解释这种现象,即人类进化在更新世末遇到一个瓶颈,只有少量基因被保留下来,"夏娃理论"就认为现代人都是一小群非洲人的后代。但是与"夏娃理论"不同,本文作者认为这种瓶颈在更新世一直存在,并提出了一种间断进化模式来说明人科化石记录的地理差异和遗传学解释,即人类进化是一种适应辐射(种群扩张)和物种选择(种群减少)的交替过程。他们认为,现代人起源也是这种过程的产物,大部分更新世人科化石是没有留下后裔的一批种群。在过去两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并非源自单一物种,而是来自由间断性物种形成事件所隔开的几个相继的物种,反复的遗传瓶颈大大减少了最后智人种群的遗传变异。作者还指出,现代人起源应该从生物人类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重视自然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穷物理     
<正>人类比猿类近亲更爱积累脂肪研究者发现人类比猿类近亲更爱积累脂肪。平均而言,人类女性和男性体重的36%和20%是脂肪;而雌性倭黑猩猩的脂肪比重为4%,雄性倭黑猩猩的比重几乎是0%。研究者认为,增加的脂肪帮助人类在缺乏食物的日子里幸存和繁衍,另外倭黑猩猩的肌肉最终进化得最为强壮,尤其是爬树和扭摆身体时所需的上半身肌肉,而人类完全进入直立行走  相似文献   

10.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生活概况 "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是"猿人阶段"。就是说,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古猿首先发展成为猿和人的过渡类型,他是已经具有一定的人的性质,但还残存着一些猿的性质的半人半动物的最原始的人类。 "猿人"是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人类化石,也就是五、六十万年以前,最初使用工具的人类。这种猿人,在世界上已经发现了三种: 第一种是"爪哇猿人",就是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相似文献   

11.
穷物理     
<正>人手进化新发现纽约石溪大学的Sergio Almécija和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与黑猩猩等和人类最后共同祖先的手相比,现代人类的手的比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现代人手掌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很早以前形成的,并不是石器制造背景下因为选择性压力造成的结果。研究者对人类、现存猿类和猿类化石的手以及包括始祖地猿和南方古猿在内的人类祖先的手掌化石  相似文献   

12.
穷物理     
<正>人类走出非洲的最后一站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6种北部非洲人种的基因信息(包括100位埃及人和其他人种各25人),表明埃及是人类走出非洲的出口。研究者设定了2种可能的路线:现代的埃及—西奈半岛的北部路线;从埃塞俄比亚—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路线。通过染色基因比对,发现埃及人和欧洲人的基因相似度要高于埃塞俄比亚人与欧洲人,因此埃及非常可能是人类走出非洲的最后一站。(张令鸥编译,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官网,2015年8月27日)  相似文献   

13.
人类诸多特征之一是使用,特别是制造工具。这关键性的一步始于南猿阶段,罗斯尼(J.H.Rosny)所形容的这种“直立行走的动物”对采集有利刃的自然砾块作为刀子锤子已不满足,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加工石料。这类工具在过去的两百万年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我们已经从砾石砍斫器发展到了电子计算机,发展到了远程航天火箭。一件工具可以有用途和形制两种表示方法,而这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我们要知道如何来区分有  相似文献   

14.
一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大的方面来讲,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史前,连只言片语的记述都没有,太久远了,一直处于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原始进化状态。它们是在近一二百年间,通过对陆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测定而得出的判断。那个漫长时期的人脑容量较小,智慧较低,被称作猿人。如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距今较近的北京山顶洞人,也已经有一万八千年了。他们是没有文化可言的,只是处在生物的进化阶段而已;二是有史以来,或口头传承,或考古论证。他们作为人类上古的祖先,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生产工具,而制作和使用生产工具正是人与类人猿本质的区别。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 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同时开始研究的、稍后被确认的文化遗物和遗迹,因此,解决了近40年之久的爪哇猿人是人还是猿的问题,确立了猿人在人类进化中的地位,相信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猿人阶段的存在,故北京人第一头盖骨的发现在古人类学史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从而使当时属于河北省房山县的小镇—周口店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从历史上看,它还是河北省第一个古人类文化遗址。鉴于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的重要意义,今年将召开古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来纪念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6.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拿破仑身材矮小,人类从猿进化而来,这些都是我们从教科书学到的知识。但国外知名男性杂志《Manolith》日前宣称,上述结论都有认识谬误,是当时社会出于某种原因故意为之。比如拿破仑在当时的法国算是中等个头,只不过出于宣传目的,英国人故意将拿破仑“贬低”。以下便是该报道列出的教科书中十大谬误。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前,革命导师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一光辉文献,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辟地阐明了劳动在从猿转变到人过程中所起的决定作用,正确地揭示了人类起源的根本规律。一百年来,随着古生物学和考古研究的进展,在全世界陆续发掘出许多从猿到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化石和原始人类使用过的劳动工具;这些新资料的发现,为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证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  相似文献   

18.
正"原始"是什么,是蒙昧吗?启蒙主义者历来这么认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所谓"原始",首先跟本原有关,其次跟创世有关,而原始人,就是第一个直立、创造世界的人。自从拿起石头,人类就站立起来,在苍茫大地上开始自由行走,追逐猎物,从日出到日落,从天亮到天黑,追随日月星辰,跟着人类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建筑     
鸟巢是最早的建筑物。我琢磨着早在人类直立行走、不再靠尾巴在林问飞来荡去之前,鸟雀便开始筑巢了。人的巢是个介乎地洞和棚架之间的藏身之所;等到人类开始捕猎野兽和编织草垫,这个容身之处便摇身一变,成了棚屋、茅舍或帐篷。从帐篷我们可以想象大篷车——人类最早的住处之一——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从大篷车又可猜想到船只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GG 《世界》2007,(8):50-55
斑马、角马、瞪羚,他们身无一物穿越非洲:狮子、猎豹、大象,也只凭着一身本事驰骋草原。这样的能耐,我们人类万万没有。即使短不过一周的旅行,也要武装到牙齿,生怕遗漏了哪怕一双袜子。然后白天坐上吉普车或热气球,晚上住进戒备森严(戒备的当然是喜欢夜里吃肉的大型动物)的酒店,这样,才不会成为生物链中某个环节的牺牲品。这,或许也是进化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