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八星重轮乾元重宝,是唐乾元钱中的珍贵品种。此钱所谓"八星",200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钱大集》(华光谱主编)解读为寓八星高照之意,此钱为开炉特铸的吉祥钱。笔者细读此钱(图1),此钱实则钱面钱背各铸四星,钱面的四星分铸钱文两字之间各一星,钱背四星分铸穿上、穿下、穿右、穿左各一星。此四星即指:北斗七星中的四星。北斗七星,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蘅、开阳、摇光。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  相似文献   

2.
《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均收录一枚面“顺治通宝”,背穿上“十”、穿右“一两”的大铜钱,二显系同一拓图,该钱上内郭右端似略残缺(图1)。《中国古钱谱》也收录一品(图2),《简明钱币辞典》亦录一品(图3),此二书所收拓本钱面内郭完整,未见残缺。这种顺治通宝当十大铜钱,旧时唯翁宜泉《古泉汇考》,江秋史《泉谱》载之。  相似文献   

3.
拙藏一枚面“天国”光背小平钱,径21mm,重3g。查《太平天国钱币》增订本未见此钱;《古钱大辞典》、《历代古代图说》也未见收录;《中国货币史》、《中国古代货币史》、《中国货币发展史纲要》等著作也未提及此钱。此钱究竟是何朝所铸?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博物馆藏"平阳"刀系战国齐币,前人多有著录,见诸:《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1])(以下简称"币源")图版叁陆2-3;《古钱新探》~([2])第146页图版;《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3])(以下简称"货系")第958页图3797;《齐币图释》~([4])第448页图339等等。面文"明"字右上角方折,为典型的"齐明刀"样式。背文四字,笔画轻,线条不甚清晰,拓本多有漫漶之态,很难准确把握完整字形,甚至从实物上肉眼也很难辨清,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字的释读,旧释为"莒"刀、"安阳"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21,(7)
正2011年中国嘉德平尾赞平收藏之古钱专场拍卖会曾以1150元人民币拍出一枚直径为3.86厘米的"慈母献香背五男二女花钱"。第二年《大河报》刊发《中秋拜月厌胜钱》一文,其中有同一款钱币的清晰拓图(图1)。文中将该钱年代定为宋代,还讲述了有关中秋夜拜月及"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有趣民间习俗。该花钱为圆形方穿,正反两面铸有精美的图案,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女子香花拜月和七名孩童嬉戏的图景,  相似文献   

6.
<正>拙著《明皇陵出土砖瓦雕古钱》在《安徽钱币》2003年第三期上发表后,笔者又整理了出土于朱元璋故乡的一组砖雕古钱:"大中通宝""洪武通宝""弘光通宝""永历通宝"等。这一系列砖雕古钱,与明代所有钱相对应。这组砖雕古钱所有材料均为明皇陵之残砖碎瓦,或青灰或土红。这批砖瓦雕古钱除大而厚重外,其他均与实物钱一致,甚至连面文字形都与实物钱一样。不过,这批砖瓦钱中有"洪武通宝""弘光通宝"等背分别刻有繁体字"凤阳卫"、"凤""孤村汪记","皇陵卫"、"祠祭署"  相似文献   

7.
主纬 《安徽钱币》2000,(4):42-42
“大泉五十”铸量多,版别也特别多,有传形、合背、重轮、背四出、饼钱、厌胜钱等。然而我查阅很多钱币图谱及著作,所有新朝钱币介绍中都没有发现面、背四决钱的记载收录。只在华光普《中国古钱目录》上卷196页看到“面四决七级品”1枚。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革命委员会宣传组近年来征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一、南北朝时期铜鐎斗一件,虽然已经残破,还可以复原。二、五代十国时期闽所铸的铅质"开元通宝"小平钱三种,直径都是2.2厘米。一种背穿上有"福"字;一种背穿上有"闽"字;一种背穿上有"福"字,穿下有"·"(图一)。这三种铅质小平钱,据近人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和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都认为是闽王王审知所铸。略谓:梁贞明二年(916年,  相似文献   

9.
张少华 《安徽钱币》2005,(3):25-25,16
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收有一枚晋局光绪通宝大钱,图径48mm(图1)。马定祥批注:“此钱应为宝津局……系机制样币,另见光背翻砂铸品”。  相似文献   

10.
1980年8月,余杭县沾桥公社砖瓦厂工人在取土时,于距地表2.5米深处,发现陶质五铢钱范十余块,当即交由县文管会保存。陶质钱范径2.1厘米,面、背均有内外郭,与《文物》1982年第2期86页《小辞典·古钱》中之"蜀五铢"相似(见图)。这种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3月左右,在户部山文化市场见到一个河南永城玩钱的设摊卖钱,在半两钱册里有一枚"两甾"。这枚"两甾",生坑,绿锈,有外廓,外缘铸痕未打磨,背平素,钱径31毫米,穿径7.1毫米,厚1.4毫米,重8.2克。(见图1),另附两枚秦半两,灯笼半两直径31.7毫米(图2)。另一枚秦半两直径32.1毫米(图3),锈色相似。"两甾",是战国时秦钱,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即甾,锱省。说文,锱,六铢也,则两锱为十二铢,亦即半两也。"卫月  相似文献   

12.
李佐贤《古泉汇》(1864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元集卷三收录一枚方足小布的摹本(见图1),丁福保编纂的《古钱大辞典》(上海医学书局1938年)曾重加著录(见该书上册第四页第39号)。这种面文  相似文献   

13.
杨槐 《中国钱币》2014,(3):8-12
正《中国钱币》2009年第3期上发表了周卫荣先生的《翻砂工艺——中国古代铸钱业的重大发明》一文,指出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一枚背错范永安五铢"是以往的范铸工艺解释不了的,无论是叠铸还是块范(铜范或石范)浇铸的范位移(错范),都不可能产生这种情况,当系翻砂工艺过程中因操作失误产生的重印,是由翻砂造型时因母钱两次压印造成"。  相似文献   

14.
乾德元宝小平钱铸造于前蜀(公元919—924年),有小字、大字版别之分。折五型铜钱在《古钱大辞典》中载有拓图,定价为200银元。《古钱币图解》中有叙述,此枚古钱铸于前蜀王建之子王衍,仅见于前清张叔未拓本,因实物失传,无法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东方的中国,西方的古希腊、罗马古代所铸的硬币,代表着世界古代硬币的两大体系。他们各开硬币的先河,是东、西方铸币的鼻祖。不管是浇铸还是打铸的硬币,其单面或正、背两面都用字、图像或图兼用,都具体反映了铸发时的朝代(王朝)、帝王(领袖)、崇拜的神(人)、物和币值等。由于思维方式、时代需求和客观条件,正、背两面已够安排应用,故不去考虑窄面环周的侧面,顺其保持“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6.
“赵宝重兴”,系湖州籍著名实业家、钱币收藏家沈子槎先生旧藏,是闻名泉界的仅见奇品。泉界多将其定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如孙仲汇、胡薇所著《古钱币图解》第57页:“……又有赵兴重宝(或读为兴赵重宝、赵宝重兴)钱,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惟实物极罕,以至无法对此作进一步研究……”华光普主编的《中国古钱大集》第827页: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有关凤阳砖雕“古钱”的文章在《亚洲钱币》、《安徽钱币》和《蚌埠日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以后,近又发现以下四种新品:①在同一块长条形砖上连续横雕4枚“洪武通宝”,字迹、形制与实物一致(图1)。②面“洪武通宝”,背竖刻“凤阳”二字(图2)。⑧面“洪武通宝”,  相似文献   

18.
刍议滚边钱     
正古钱中有一种形制特殊的钱,其外缘突出一窄圈,有人称为滚边钱,也有的泉友称其为额轮钱。这类钱制造多精美规整,钱体从侧面看特别厚重(图1)。此类钱不同于王莽钱货泉额轮钱,货泉额轮钱只是钱面外廓外高內低,成倾斜状(图2),是铸制而成的。而这类钱是外廓外缘突起一窄圈,是铸成后再加工而成的。笔者所见最早的滚边钱,是阎福善《北宋铜钱》151页图1102收录的,一枚隶书熙宁重宝折二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文物》第8期介绍的一面金代双鲤铜镜,铭文释意尚有未尽之处。现在,根据黑龙江阿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两面金镜上的铭文相对照,再作一些补充。一面双鲤铜镜,边刻"上京巡院(正)正"字样(图一),一面莲花纹铜镜,边刻"金成县(巫口)"字样(图二)。金代民间铜禁甚严,凡旧有铜器和新铸  相似文献   

20.
正学术刊物《古代中国》(Early China)由吉德炜先生(David Keightley,1932—2017)于1975年创办。除了吉德炜以外,王安国(Jeffrey Riegel)、南希·普莱斯(Nancy Price)与鲍则岳(William Boltz)也曾是《古代中国》第1至13期(1975至1988年)的主编或合作主编;夏含夷(Edward Shaughnessy)、夏德安(Donald Harper)、叶山(Robin Yates)分别是第14至20期(1989至1995年)、第21至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