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骂他是"泼皮"、"人渣",有人却说他是"政坛性丑闻的清道夫"。6月3日,美国"色情大亨"拉里·弗林特故伎重演,拿出百万美元,征集政客的性丑闻。这位建造了自己的"色情王国"的传奇人物,这次又将怎样折腾美国政坛?  相似文献   

2.
毛予菲 《环球人物》2013,(23):50-52
他们的办法是抹着眼泪道歉,选民也认为"贪财的比好色的更糟糕"在席卷许多国家的反腐浪潮中,不断曝光的"艳照门"正将一个个好色贪官送上审判席。而在美国,官场风气却在发生奇怪的逆转。原本是官场禁忌的性丑闻,现在似乎没那么严重了。一度因性丑闻倒下的官员们,最近又纷纷粉墨登场,让人连呼"看不懂"。  相似文献   

3.
郝爽 《区域治理》2022,(9):101-104,173
在紧张的司法资源背景下,诉前程序对于推进国家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审前筛选、缓和对抗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立的价值,期限制度的存在、完善与发展也有其正当性理由.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期限制度的相关考量因素加以阐述与分析,考虑对履职期限有一个刚性到弹性设置的转变,使其可以在司法实...  相似文献   

4.
王迎朝 《沧桑》2008,(6):110-111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诉讼程序的两个重要价值诉求。辛普森被无罪开释的原因在于美国注重程序公正,佘祥林被冤枉的原因在于中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理念。强调程序优先会使放纵犯罪分子的可能性提高,但至少实现了程序上的正义;强调实体优先不必然实现实体公正,甚至易导致冤假错案,结果是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均可能得不到实现。在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两难抉择中,程序公正第一、实体公正第二的司法理念理应被我国采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父权至上"和"三从四德"等文化观念为视角,对虎妞的人生悲剧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虎妞的反抗是大胆勇敢的、幼稚迷信而又顺从卑微的,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封建迷信、经济困顿、女性独立平等意识的欠缺等都是虎妞不幸遭遇的根源。她的遭遇尖锐地揭示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女性解放运动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具有格外令人深思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异地诉讼是指改变案件的原管辖地,依法移送案件至异地受理的诉讼活动。秦汉时期司法程序的重要原则是"一法行之于一国",异地诉讼即是保障这一原则的重要程序。当时的异地诉讼程序包括"合"与"分"两大方面:将共案但分系异地之囚"合"于一处的司法管辖;在一定条件下将本地之囚"分"于异地审理。秦汉时代设立异地诉讼程序,是防止地方干预司法的重要策略,对维护司法公正与统一的司法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桩性丑闻让卡恩颜面扫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的空缺很快成了猎物,引起了世界金融话语权的新一轮争夺,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都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8.
黄毅 《沧桑》2009,(2):76-77
在我国司法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关于实体问题一直是司法界追求的目标,而对诸如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是否公开、公正,是否遵循法定程序等却被忽视了。近年来,随着法制的健全,程序公正正逐步受到重视。本文对程序公正的要求、程序公正的意义、程序公正与程序正义区别、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进而论证了程序公正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鹏举 《沧桑》2009,(3):61-61
审前程序尤其是侦查程序中的司法裁判职能的缺陷是我国刑事诉讼具有行政化治罪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司法裁判职能介入审前程序,有利于实现审前程序诉讼状态的形成,有利于实现程序正义,实现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审前程序尤其是侦查程序诉讼化改造的必由之路是司法裁判职能的提前介入。  相似文献   

10.
普通法法院自13世纪逐渐成为英国司法体系的主体。中世纪普通法法院拥有一种相对独立的地位,国王很少干涉法院的司法活动。但在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历任君主不断加强对普通法法院的控制,力图将之驯服为王权的政治工具。在17世纪英国革命的推动下,法官的遴选与任职保障、固定高薪制和司法豁免权等制度相继建立,同时君主的法律特权受到严格限制。由此,普通法法院得以独立于王权。在此基础上,一套具有英国特色的司法独立模式得以成型,其最大特点在于:法院司法权的独立与"议会主权"原则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基于"权力分立"原则的司法独立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司法独立的国家,英国的道路与经验对18世纪以后西方各国的司法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侯慧慧 《沧桑》2010,(1):37-38
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在诉讼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强调程序的独立价值,能促使司法行政机关严格遵守法律规则。但它仍然是有局限性的,比如法院可能仅仅因为诉讼程序存在错误和瑕疵,就放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甚至使可能有罪的被告人逃脱法网。本文通过对此制度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在诉讼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强调程序的独立价值,能促使司法行政机关严格遵守法律规则。但它仍然是有局限性的,比如法院可能仅仅因为诉讼程序存在错误和瑕疵,就放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甚至使可能有罪的被告人逃脱法网。本文通过对此制度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秋平 《风景名胜》2021,(4):0305-0307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它设在行政与司法权力间并发挥缓冲带之功效。其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且由于具备节约司法资源、及时保护环境公益等优势而有着自身的独立价值、特点,因此被认为是同诉讼程序一样重要的制度创新。然而,由于目前相关规定仍显不足、实践经验尚不充分等原因,实践中也暴露出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强制力不足、诉前程序案件线索来源过窄、对行政机关履责认定标准不一、诉前程序履责期限设置过于僵化等弊病。因此,需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强化调查取证权、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明确履责认定标准、增强期限规定之弹性方可更好地发挥该程序效用,从而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崔敏 《炎黄春秋》2012,(8):34-39
"审判独立"又称"司法独立",它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普世价值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何对待审判独立以及执政党如何领导司法工作,始终是一个严肃而又十分敏感的话题。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把若干不同的提法、做法和相关的纷争,作简要的梳理。(一)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我国的法制建设从1954年步入正轨。1954  相似文献   

15.
由云南"躲猫猫"事件挖掘现实社会中的司法病灶,尤其是看守所的诸多弊端。开药方出具有适用性的"治病药方",重点是对个案之外权利问题的遐思,强烈主张程序正义应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宗教裁判所是基督教会法庭专门审理有关宗教异端、巫术等案件,进行"宗教裁判"以维持教会权威的司法机构。宗教裁判所有一套严密的制度,由告发、审讯、判决、执行四个阶段的程序组成,本文主要从此诉讼程序的角度对宗教裁判所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马特·德拉吉,人称"美国新闻界的坏小子"。1998年,当多数人还不知道"博客"为何物时,他第一个在自己的博客上披露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险些将克林顿掀下总统宝座。让人大跌眼镜的是,9年之后,德拉吉居然成了克林顿的夫人、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的"亲密盟友"。  相似文献   

18.
传统研究中,学者们多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源头归于中世纪世俗的政治理论和帝国公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后,以公会议历史为中心的研究再次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1955年,蒂尔尼出版《公会议至上理论的基础:从格拉蒂安到大分裂的中世纪教会法学家之贡献》一书,从12、13世纪的教会法传统阐释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起源:12世纪教会法汇要学家关于教宗、教会、公会议等问题的讨论,13世纪教令学家提出的共同体理论,14世纪约翰和扎巴里拉等人对传统教会法理论的综合和演绎,最终在政治形势的催动下促成"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成熟。蒂尔尼的研究否定了"公会议至上理论"起源于教会外部说,将"公会议至上理论"定义为教会法发展史上的一环,同时为"公会议至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宗教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赵伟 《史学月刊》2020,(8):69-81
传统研究中,学者们多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源头归于中世纪世俗的政治理论和帝国公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后,以公会议历史为中心的研究再次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1955年,蒂尔尼出版《公会议至上理论的基础:从格拉蒂安到大分裂的中世纪教会法学家之贡献》一书,从12、13世纪的教会法传统阐释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起源:12世纪教会法汇要学家关于教宗、教会、公会议等问题的讨论,13世纪教令学家提出的共同体理论,14世纪约翰和扎巴里拉等人对传统教会法理论的综合和演绎,最终在政治形势的催动下促成"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成熟。蒂尔尼的研究否定了"公会议至上理论"起源于教会外部说,将"公会议至上理论"定义为教会法发展史上的一环,同时为"公会议至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宗教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崔玉彬 《沧桑》2009,(2):80-81
公诉事实认定权是审查起诉权的重要权能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公诉事实认定权因缺乏制约而容易导致“承办人怎么汇报就怎么定”的局面,造成公权力的滥用。因此,需要从程序上对公诉事实认定权进行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外部制约是指让刑事警察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介入审查起诉程序,形成具有诉讼构造的审查起诉程序;内部制约是指要求承办人在认定公诉事实时明确说明认定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