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56,(12)
1956年9月8日,洛阳专署为了配合临汝县建筑水库工程,派一个文物工作组调查了汝河北岸的米庙、玉皇沟、(?)院、乔沟、孟庄和汝河南岸的严和店、枣园的水库库址和窑址。在以上地区,除过去已知道的严和店窑址外,另外发现枣园青窑窑址,采集到几件重要窑具。  相似文献   

2.
1975年9月,陕西省铜川市金锁公社玉华大队社员平整土地时,挖出瓷罐、窑具等物,铜川市文化馆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发现玉华是一处古窑址。1977年5月,陕西省文管会与铜川市文化馆又在铜川市北部山区及毗邻的旬邑县发现安仁村古窑址(图一)。铜川是我国耀州窑所在地,窑址在今黄堡镇。许多古文献记载了黄堡窑烧造"耀瓷"的史实。建国后,故宫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黄堡、上店、立地坡、陈炉古窑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铜川市玉华窑址和旬邑县安仁窑址是陕西新发现的第二批瓷窑遗址。  相似文献   

3.
(一)1956至1961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龙泉青瓷窑址进行了多次较全面的调查,并先后发掘了部分窑址。通过调查,在龙泉、丽水、云和、遂昌和永嘉等地,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古代窑址。这些窑址,从大量的遗物堆积来看,都属同  相似文献   

4.
1958年3月福建同安汀溪水库渠道工程许坑段发现窑址。窑址被挖开20米长、1.6米深,福建省文管会闻讯后进行了调查,由于清理时间赶不上渠道工程的进行,渠道工程改变了路线,所以没有对窑址进行更多的清理,只探掘了一部分并采集了部分遗物。另外,文管会又在新民乡调查了窑址一处。现将这二处窑址情况简介于后。一许坑窑许坑窑址属同安县汀溪乡许坑村章厝山,离城8.5公里,窑山主约20米左右,是周围较低的一个山丘。从窑址所在山的形势看,山的中央有一条不很明显的沟痕,从山顶直到山底,沟痕底宽达5米,瓷片匣缽的堆积分布于沟的周围。从东向已开掘的渠道剖面看,堆积厚达0.6—2  相似文献   

5.
南万山窑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南万山村,1982年淄博市博物馆对该窑址进行了勘察,2018年再次对该窑址进行了调查,确认其为一处烧造年代以金元时期为主的瓷窑址。两次调查发现了大量白釉、黑釉、酱釉和白地黑花瓷片以及窑具、窑砖等,为了解南万山窑址的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耀州窑所烧的瓷器称为耀州瓷,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玉华宫及旬邑安仁等地产品。经过近年来对窑址的调查、发掘及各地出土的耀州瓷研究,对该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各地出土的金元时期耀窑瓷器 1、黄堡窑遗址①:多分布在漆河北岸的台地上,1959年陕西省考古所经过调查发掘,发现了九座窑址,其中六座属金元时期,形制与北宋时期的基本相同,大小略异②。从发掘第二区的1、2、3号窑观察,这三座窑由北向南排列,窑门向西,窑门前  相似文献   

7.
下山头窑址位于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从窑址调查情况来看,窑址年代属于北宋晚期。对该窑址调查资料的系统梳理,对于探索北宋晚期窑业技术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磁县观兵台古瓷窑遗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磁县境内漳河河曲处,沿河分布着一群古代窑址,彼此相隔三五里。这里曾是我国古代著名民窑——磁州窑系的一处中心窑场,历来为古陶瓷学者所关注。1951年、1964年和1986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李辉柄同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磁县文物保管所等分别对这群古窑址进行过调查,重点调查过其中的观台、冶子、东艾口、南莲花、申家庄等窑址,但都没有调查其中的观兵台窑址。1987年4月,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马忠理,北京大学考古系秦大树、姜林海、王献本、陈彦堂一行5人在发掘观台窑址时,又对观兵台窑址进行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安徽省繁昌窑窑址、窑包分布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覆盖范围约30平方公里,全面摸清了繁昌县境内五代—北宋时期青白瓷窑址分布情况,确定了繁昌窑规模最大的窑场——柯冲窑的窑包数量。调查摸索了一套适合南方地区规模性龙窑窑址、窑址群调查登记的有效方法,初步建立起繁昌窑系列窑场分布与发展的时空框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大院村6组(今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14组)的瓷窑里窑址进行了调查,发现宋代窑址4处,分别为罗汉坟窑址、堰口屋基窑址、桂花屋基窑址和松树林窑址,并对松树林窑址进行了试掘。采集和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等。确认瓷窑里为以烧造黑釉瓷为核心的瓷窑遗存。基本厘清了窑址分布情况、生产规模及其产品特征。此次调查、试掘为宋代民间制瓷手工业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陶瓷会2001年汝州年会暨汝瓷学术研讨会,于10月22日上午在河南汝瓷故——汝州市隆重开幕。这次汝州年会的主要学术议题为汝窑、汝瓷、钧窑及河南地区其他相关窑口。应邀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英、美、日等1 O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古陶瓷研究专家、教授、学者共计180余人。本届年会产生了以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研究员为会长的新一届理事会。会议期间除对汝瓷、汝窑、钧瓷、钧窑及河南境内的其他窑口进行专题研讨,还组织参观了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汝州市内张公巷窑址、严和店瓷窑道址、汝瓷厂及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的风六寺。这次学术研讨会,代表们向大会提交有关汝窑、钧窑及其他窑口的论文、报告80余篇,为了便于交流, 汇集成《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七辑),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夏与1991年秋,巩义市文管所对罗水(又名“坞罗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中,发现宋三彩窑址一处。现将调查结果叙述于后。一、窑址概况宋三彩器窑址,位于巩义市西南11公里的芝田乡芝田村西。东距大、小黄冶唐三彩器窑址约20公里。遗址南部紧靠罗水,由芝田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城内大街窑址东临峨眉山,西濒孝妇河。窑址沿河布列,长约1.5、宽约0.2公里,其上多被城内建筑覆盖(图一)。 1978年10月,博山土产公司在窑址南端挖地基时,出土了许多瓷器和窑具,我馆派员前往调查,收集了部分标本,确定此处为一古代窑址。为了进一步探索该窑址的内涵,我馆1982年6月在窑址南端挖了14×2米探沟一条(编号T1);同年10月又配合基建工程,在T1东南约30米处,发掘清理了窑炉两座(编号Y1、Y2)。这两次发掘、清理中,出土了一批颇具特色的遗物,为了解该窑址的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绍兴县文物部门在考古调查时,在富盛镇的长竹园、诸家山万户村渡桥头山等地,发现了烧制原始青瓷和印纹陶的窑址;在樊江吼山村也发现一处专门烧制原始青瓷器的窑址.现把这两处窑址的调查资料简报如下:一、吼山窑址吼山窑址在绍兴城东10公里的樊江乡吼山村,相传吼山是越王勾践养狗场所,绍兴方言“狗”与“吼”近音,故称吼山.山的东坡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吼山河横穿而过,河向北约2公里与官塘河相连.窑址在山的东坡面,坡面大量暴露着原始青瓷器残件及扁圆形垫珠、红烧土块等,废品遗物分布范围约5000平方米.器物品种除已发现的盘和碗外,新发现盆、罐、碟、钵等器,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桂阁 《收藏家》2008,(1):76-80
一、窑址概况宋金时期,河南窑场林立,瓷业繁盛,在全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位于豫西南内乡县的大窑店窑就是这时期烧青瓷的重要瓷窑之一,窑址就在县西25公里的岞岖乡大窑店村一带。内乡县北宋时属邓州,所以该窑就是文献中提到的邓窑。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世纪80年代初,枣庄市文物管理站调查时,在薛城区邹坞镇中陈郝村发现了一处古代瓷窑遗址,命名为中陈郝窑址。随后,山东大学考古系和枣庄市博物馆对该窑址做了试掘。中陈郝窑址,始烧于北魏末年和东魏时期,隋唐时期继续盛烧,宋金元发展到繁盛时  相似文献   

17.
浙江萧山前山窑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0月,为配合03省道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萧山博物馆对浙江萧山前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前山窑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邵家塔村的一座山坡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文物调查时,在进化镇及附近的绍兴富盛地区发现了大量春秋战国时代的窑址。进化镇为浙江省较为集中的春秋战国时代窑址群所在地,前山窑址即是该窑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掘的面积为152平方米(图一),揭露龙窑两条,获得了大量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标本。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地层堆积本次发掘布探沟两条,编号为T1、T2。T1保存较好,现以T1北壁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巴林左旗白音高洛窑址系李文信先生1944年发掘辽上京城内瓷窑遗址时发现的,当时做了调查和试掘.1958年,李文信先生在<考古学报>上刊布了白音高洛窑的材料,同时刊布的还有南山窑址的调查资料①.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两处窑址的瓷业内涵及保存现状,我们于2008年10月对其作了调查②,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并就相关问题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河南安阳隋代瓷窑址的试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7,(2)
窑址的试掘经过 1974年2月,安阳地区革命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等单位,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之滨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发现古代窑址一处。根据地面调查和初步钻探的结果,窑址所在地原为一片小丘,北面滨临洹河,隔河与安阳桥村相望。窑址南北长约350、东西阔约260米,面积达90000平方米。堆积层一般厚1米左右。最厚的达1.5米。当时这里应为一处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七年在河南省巩县大、小黄冶村附近发现“唐三彩”窑址后,省博物馆和县文管会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大、小黄冶的“唐三彩”窑址继续作了调查工作,并采集了不少标本。一九七六年七月初为了配合该地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省博物馆和县文管会结合当地贫下中农对达处窑址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巩县老城西南有一条长约10公里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