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算命看相是迷信,然而,这迷信世间就偏有那么多人信。编者曾在某名山遇一算命先生挡道要算命,编者言其算命不准,那先生则信誓旦旦道:算不准不要钱!编者便说:你就没算出我今天绝不请你算命。算命先生哑然。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中,新郎必须掰开一只女方为考验其力量和智慧而准备的整支羊颈骨。为了戏弄新郎,陪亲的姑娘们往往会巧妙地将一根红柳棍或筷子插在羊颈的骨髓里,使新郎费尽力气却怎么也掰不断羊颈骨,又着急又羞愧,姑娘们便乘机取笑揶揄新郎。有的新郎知道其中的奥妙,取出那根柳条或筷子。用力一掰,羊颈骨即折断为二。大家也就对新郎赞赏一番,不再为难新郎。  相似文献   

3.
王蔷 《南方文物》2004,(4):114-115
江西古代民间陋习甚多,“溺女婴”便是一例。溺女婴之风在我国民间传延已久,它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神州民俗》2003,(3):72-78
  相似文献   

5.
马月起 《民俗研究》2002,(3):188-190
冀南鲁西馆陶一带有一些乍看十分反常但却自古有之且至今仍然普遍存在的民间习俗,称得上咄咄怪事,很值得人们玩味。  相似文献   

6.
《文史博览》2006,(8):43-43
台湾同胞到了40岁还不能庆寿,只有年届51岁虚龄者才开始庆寿,称作“头生日”。“头生日”拉开了“庆寿”的序幕,此后每年的生日必须庆寿。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与民俗学关系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关系问题,本从两个学科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及其相互作用三方面进行论述,且侧重于理论上的思考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吕小满 《民俗研究》2003,(3):146-152
民间剪纸中常见以鱼、凤、蝶、猫、虎比附男性,以莲、牡丹、葫芦、瓜比附女性,又常合二而一为“猫卧莲”、“鱼钻莲”、“金鸡探莲”、“鹭鸶绕莲”、“鸡卧牡丹”、“蝶闹牡丹”、“蝴蝶戏牡丹”、“蝴蝶扑瓜”、“蝴蝶闹西  相似文献   

9.
雪顿节     
《中国西藏》2002,(5):44-45
  相似文献   

10.
客家山歌,很多客家人喜欢听,也喜欢唱,尤其五十岁过外的人更甚。但对客家山歌的起源、形式及表现手法,一般的人可能不很清楚。因此,我借这机会与客家山歌的爱好共同探讨,浅谈一下客家山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火神、水神、土神等诸神。与阳世形成对立的则是阴司、地狱.并逐渐形成了因果相循、善恶报应种种观念的产生,使人们形成了敬畏、尊崇以及惊悸、恐怖的思想行为。这种无形的观念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了种种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12.
《新观念》中的章都是对标志为传统的言语特征的社会用途的研究,如果说对这个问题存在某种轻视的态度,那是因为民俗被认为应该从承启关系的某一度来研究才最有益——对此,本阿默思在本特刊的章中做了充分论述,承启关系,在当时,如同现在是个范围宽松的表演特征的集合体。概括地讲,承启关系指的是表现性格体的系统,  相似文献   

13.
旧时,有的人家房屋遇街衙直冲或正门对着巷口、桥梁,往往立一块小石碑,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几个字,以为可以镇压不祥。这种风俗源于山东泰山一带农村,后来广泛流传。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宋庆历中,张伟宰莆田,在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日:‘石敢当,镇百鬼,压灵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可见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在唐代已经流行。  相似文献   

14.
潮州歌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主题鲜明,感情充沛,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在旧中国,潮汕劳苦大众受尽欺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有冤无处申。有理没处讲,或三五成群,或田间地头,或榕树阴下,或乐社、闲间,倾吐心声,向往未来,寄托希望,或吟歌解愁,苦中取乐。  相似文献   

15.
胎发,是指婴儿出生后第一次理下的头发。在中国传统生育民俗中,对婴儿理胎发非常重视。并且对胎发的处理也十分慎重。因为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人认为,人的头发,对个人来说,是灵魂的栖息地,生命的象征,父母精血的结晶;对社会来说,其发饰是一个人容貌仪表美的重要标志,对民族来说,则是识别民族的显的标志。因此,对婴儿的胎发更为珍爱。  相似文献   

16.
寒食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食”,是我国民间自古沿传的一个节日,一般是指“清明”前的一天。无论民间的口头传说,还是古籍的文字记载,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寒食”起源于“火焚绵山”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果是史实,应当发生在公元前637年(春秋时期周襄王十六年),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7.
一座耗资约2亿元,为迎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中华世纪坛,在靠近北京市中心的玉渊潭南广场崛起。  相似文献   

18.
点子 《广东民俗》2000,(3):39-40
市声也可谓之叫卖广告或口头广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形式之一。它不仅是市、商的重要民俗标志,也是商业宣传原始习俗的始端。行商、小贩、手艺人走街串巷或摆摊设点,时常采取吆喝或用器物发出声响的形式,有高音,有低音,有拖长腔的,也有拉短调的,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叫卖吆喝多来自直接说明所售商品的口头传承,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汉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民间风俗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又融合了不同民族的良风美俗,使其风俗更加丰富多采、独特迷人。然而,过去对汉族风俗的介绍零碎分散,缺乏整体感。这与汉民族所处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最近,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汉族民间风俗》称补了这个缺陷。它将汉民族斑斓多姿的民间风俗搜罗备致,巧加编排,娓娓道来,读来获益良多。它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20.
民间剪纸艺术与民间习俗息息相关,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剪纸艺术流传面广、样式多、流派多。文中则主要就针对昌黎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进行分析,为剪纸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