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正《汉藏史集》《汉藏史集》成书于明代。由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藏学家陈庆英译,是一部研究和了解元代西藏历史的重要文献。该书对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历史,元朝在西藏的军事、赋税、设立驿站、法律、本钦的委任等元朝与西藏地方关系方面有详细记载,是一部研究和了解元代西藏历史的重要文献。作者:[明]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定价45.00元,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11月出版,ISBN:9787225054087。  相似文献   

2.
藏族的饮茶习俗起源较早。《汉藏史集》记载,茶在都莽布智(松赞干布之曾孙)在位时(676~704)传入吐蕃。公元781年,即唐德宗时期,唐派使者常鲁入西藏议和,"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 湖者'"。可知那时茶叶只是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药品而被王室珍藏。随着唐蕃之间之友好往来,内地与吐蕃在佛学方面相互交流,大量汉僧到藏区传法和经吐蕃去印度求法,使内地僧人"皆许其饮茶,人自怀…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16,(4):96
与之共存和为治先——基于唐金城公主入藏史的考量喜饶尼玛和韩敬山在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文成公主入藏的价值和对汉藏友谊的意义一直为史家大书特写,其以和亲为载体,在唐廷和吐蕃见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甥舅亲情,铺垫了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基石。70年后,金城公主沿着"唐蕃古道"上文成公主的足  相似文献   

4.
<正> 吐蕃一名出自两《唐书》,其名义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多有论证,其中以西方学者把“吐”字认为是藏语(上部)字的译音一说颇为人所信从。我不同意此说,曾试作考察与推论,但亦迄未能得其实。近作《藏族源流与汉藏关系》一文,对此继作探索,以为吐蕃一名实沿自吐火罗,系从古读,《唐书》改译,沿  相似文献   

5.
八廓商贸史     
早在吐蕃王朝时期,从松赞干布开始的历代藏王,都非常重视商业贸易。那时设有五大商官,专门负责对内和对外的商业贸易。他们是汉地茶商、突厥王商、吐谷浑(青海)刀商、丹玛(四川)绸商和兰地盐商(《西藏通史》)。王忠先生引用过藏族古代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一条谚语:“来回汉藏两地的牦牛,背上什么东西也不愿意驮,但遇到贸易有利,就连性命也不顾了。”这生动地描述了当年汉藏贸易的兴盛,也折射出拉萨八廓街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2007年国内外学者对辽西夏金史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出版20余部相关专著,比如韩世明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希清、田浩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日]蜂屋邦夫著、钦伟刚译《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阳与马丹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汤开建著《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藏族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除了撰写大量的有关自己的历史、文化等文献外,还以藏文著述了关于其他民族的不少文献.譬若《印度佛教史》、《汉地佛教史》、《汉藏史集》、《红史》、《土观宗派源流》、《印汉藏蒙正法兴隆如意宝树》等等.此类文献是以记述佛教弘通的历史为中心,旁及王统系谱,虽然是佛教史与政治史的综合,但却把重点放在佛教史上,差不多大都为记述佛教流通情形的.从而不难看出,这类藏文文献在学术研究,特别  相似文献   

8.
正元代灾害频次之高,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见。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始,元代灾荒史研究成果迭出。然而目前的两部元代灾害史著作,和付强《中国灾害通史·元代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失之简略,正文与表格比例失调,王培华《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研究范围仅限于北方,故仍有必要对元代灾荒史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考察。  相似文献   

9.
书讯     
书讯《西藏社会发展研究》《吐蕃王国的兴衰》《西藏鱼类及其资源》《活佛的世界》《西藏地方志资料集成》(第二集)《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青海藏族史》由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多杰才旦为该书作序。两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承担了“...  相似文献   

10.
研究宋代吐蕃历史的同志,大多采用元脱脱等人修撰的《宋史》。由于《宋史》成书仓促,检校难周,又非出于一人之手,自不免舛谬牴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指出它“大旨以表彰道学为宗旨,馀事不甚措意,故舛谬不能殚数”。自明清以降,学者们就《宋史》订正讹失差异处不少,但未见有专考订《宋史》吐蕃纪事错误者。我不辞浅陋,谨就读书所得,将此错误,钩稽群籍,加以考证,希望治吐蕃史者,对于此资料的利用,不至以讹传讹,或亦不无小补。兹订误如下。一唃厮啰者并非生于西域唃厮罗者,是北宋真宗、仁宗两朝我国  相似文献   

11.
漫话蜀笺     
蜀笺,又称十样蛮笺、薛涛笺、谢公笺,浣花笺、蛮笺、鸾笺、十色笺、霞光笺等,名称繁多,是成都地区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驰名中外。蜀笺在初唐时已享盛名,至唐宪宗李纯时,因女诗人薛涛所制深红色小诗笺而誉满天下,世人称为薛涛笺。元费著《蜀笺谱》:“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师厚),有薛涛.谢公有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即十色也。杨亿(文公)《谈苑》载韩蒲寄弟诗云:‘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花头’。谢公笺出此乎!”唐齐已《白莲集》有《谢人惠十色花笺》诗。李肇《国史补》言:“纸则有……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可知中唐时蜀笺种类已非常丰富。前蜀时著名的霞  相似文献   

12.
有关文成公主的几件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汉藏两族的亲密关系,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有关文成公主的几件文物,不仅是汉藏两族亲密关系的标志,同时也说明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王松赞干布(弃宗弄赞)迎娶唐宗女文成公主,是汉藏两族友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历史记载:"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赞普(王)弄赞嗣位,帝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弄赞见德遐大悦;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赉金宝,奉表求  相似文献   

13.
正2001年,我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落蕃官初探》~①时,搜集了大量吐蕃占领敦煌历史社会的资料。第一次读到戴密微先生的《吐蕃僧诤记》(2),其中的"史料疏义"部分,无论是王锡呈奏赞普的表章、汉族节度使的档案文书,还是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这些原始的历史档案都像小说一样好看。在文字中都展现出了每个人物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我们一下子拉回到一千多年前敦煌陷蕃的语境,仿佛在聆听每一个熟人诉说心事。  相似文献   

14.
西藏桑耶寺、托林寺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其中桑耶寺设计理念主要依据佛教《阿毗达磨俱舍论》,深受印度佛教影响,也是吐蕃时期西藏密宗信仰的直接反映.而托林寺最早建造之迦萨殿则是仿照桑耶寺修建,同样受到印度佛教影响.两寺在清代还被故宫、承德外八庙部分寺院建筑所模仿.  相似文献   

15.
《通典》是第一部为吐蕃设立专传的史书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吐蕃的族源风俗与典章制度 ;第二 ,吐蕃大事记及唐蕃关系大事纪年 ;第三 ,吐蕃大相论钦陵与唐朝使者郭元振的长篇对话及郭元振上疏文。本文认为《通典·吐蕃传》是唐代人所著唐代吐蕃史 ,可靠性更高 ,同时也保存了不少为两唐书“吐蕃传”所忽略的珍贵史料 ,值得研究者给予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辽史·太祖纪》天显元年(926)二月甲午,谓太祖平渤海后"幸忽汗城,阅府库物,赐从臣有差。以奚部长勃鲁恩、王郁自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从征有功,优加赏赉"。此段诸本皆同,然末句语义不明。此事亦见《属国表》,是月下云"回鹘、新罗、吐蕃、党项、沙陀从征有功,赏之"。冯家昇《辽史初校》据《太祖纪》指出:"非回鹘等部从征有功而赏之也。"意谓回鹘等部是勃鲁恩、王郁所征讨的对象,而非受赏者。中华书局点校本《辽史·属国表》亦采纳了这一校勘意见。其实,《属国表》此处并没有任何错误,倒是校勘者所引据的《太祖纪》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雅安地区旄牛飞越古道驿站考程在伦雅安是古代四川联系西南夷、吐蕃诸民族的交通要地,“当西南夷孔道,”①吐蕃入川之咽喉。自秦以来历代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南各民族的管理,在雅安境内开辟驿道,设置驿站,“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秦并巴蜀,置蜀郡,开青...  相似文献   

18.
<正>樊焯的《蛮书》(1)虽记载关于云南一些历史,但未成专门的云南地方志。民国时期的《新篆云南通志》认为"云南有志,当自李京的志略始"可见李京的《云南志略》不仅是元代的云南地方志,也可为简略的云南通史。该书又名《乌撒志略》,陶宗仪所说《云南杂志》也应为《云南志略》。作者李京(2),"其诗总题曰《鸠巢漫稿》"(3),已缺失,尚有在云南时所作之诗收在后世云南志书中。据虞集、元明善及其所作《云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藏汉文史料,探讨了元代西藏地方的基层组织,认定在万户、千户之下即是百户和什户组织,马头(五十户)曾用于括户和应驿;《汉藏史集》所载元代西藏地方行政组织结构,应为可信的史实。  相似文献   

20.
老窝 《云南史志》2000,(1):59-61
唐朝樊绰撰《蛮书》(又名《云南志》)云:“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