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景忠 《百年潮》2012,(11):67-71
在中央党政机关处理群众来信、接待上访群众的平凡工作岗位上,曾经出现过一位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她就是骆文惠同志。骆文惠是四川省云阳县(今属重庆市)人,1925年3月生。她青年时期就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立志"为民申冤请命,除恶除邪"。1950年从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前身)毕业,到青年团西南工委"西南青年社"工作。1953年7月调入北京,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  相似文献   

2.
正在以单身青壮男性为主的早期华人移民史上,女性移民实属凤毛麟角。故事的场景在美国和墨西哥两个国家之间转换,最终定格在美国西南的图森。一、万里寻夫Lai N gan(姓廖,其名不详,廖安是音译;1873-1940)生于1873年7月13日,据说,父母是粤剧演员,在她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利用一次赴美巡回演出的机会把她带到美国,将她交给旧金山的一个叫Lai Fook Sing的"亲戚"收养。廖安在"亲戚"家长到12岁时,由"亲戚"做主将她嫁给年长她30多岁的南海县松溪乡南约恩州堡人李广伦(英文名Lee Kwong,1840-1913)。  相似文献   

3.
正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1906—1946年),出身于满族贵族家庭,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如同的她的字"慕鸿"一样,这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子,摆脱不了"红颜薄命"的宿命,一生扑朔迷离、结局凄凉,死后难觅芳踪,令人唏嘘,和她的丈夫爱新觉罗·溥仪一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观察婉容的一生,其实她的人生悲剧转折,并非是发生在1935年因为"宫廷秽闻"暴  相似文献   

4.
有的人你一经接触,就有阅读她的愿望。是她的声音、相貌透着一种气质,还是因为她的谈吐很有个性?梅娘给我的最初感觉就是这样,尽管她已75岁。在与梅娘的交往中,我读了她送给我的《梅娘小说散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北京社科院张泉先生著的《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和有关介绍梅娘的文章,于是也就有了我与这位四十年代被冠为"南玲北梅"之一的女作家--解放后却一直被湮没了的"右派"知识分子的交谈。  相似文献   

5.
她的核心观点指向两个字"权利"——某个人有做某件事的权利。她的理想国是:有这个权利,但可以不做李银河的第一本著作其实是1978年出版的《五四运动简史》(与人合著),她若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做学问,估计不会引  相似文献   

6.
女友记     
两个女友来,快乐十几天。大闺蜜来自台湾,她的普通话,常让我这个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感觉"毁我十年书"。以下是其精选集。她最常用的"开启"谈话的口头禅是:"悠然的妈,我跟  相似文献   

7.
20年前,贝·布托结束第一次流亡,回到巴基斯坦,迎接她的是总理宝座。2007年10月,她像20年前一样,站在车顶"杀"回了巴基斯坦。然而,这一次迎接她的,却是猛烈的"人体炸弹"袭击……  相似文献   

8.
张建魁 《环球人物》2013,(10):26-29
她说,"家庭为我从政付出了过高的代价""撒切尔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还可以完成一些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这是很多国际媒体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但在英国人眼里,撒切尔夫人却令他们"爱恨交加"。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撒切尔夫人名列第十六位。然而仅仅一年后,英国一家电视台进行了一次"你  相似文献   

9.
《论<碛砂藏>》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文物》1984年第8期杨绳信同志《论<碛砂藏>》一文,获益不少,唯觉文中尚有若干可以商榷之处,谨提出如下。一、关于吴氏八娘。杨文所引端平元年(1234年)吴氏八娘愿文中说"自身本命壬寅五十三岁",似不可能如文中所云"尚未出阁"。"壬寅"是淳熙九年(1182年),到端平元年,吴氏八娘虚龄五十三岁,再到淳祐五年时,她已六十四岁,垂垂老矣,作者问她"是才出阁还是再适",显然很不相  相似文献   

10.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是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1925年,他的《汉语字音实验录》在法国获奖。本文"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引文中的"他"一作"她",与"伊"同用。"她"字为刘半农首创,后通用、入典。  相似文献   

11.
倪仁吉(1607年—1685年)浙江浦江人,字心蕙,号凝香子,是明代进士倪尚忠的女儿。明神宗万厉年间,她的父亲由广东被调到江西的吉安,倪仁·吉诞生于吉安,所以取名为"仁吉"她十二、三岁时即能诗、善綉,长于书画,十七岁时(1624年)嫁义乌明代抗倭名  相似文献   

12.
正张琪是个极活泼的人,爽朗,爱笑。她热心,爱帮朋友们张罗事;她爱漂亮,喜欢跟朋友们一起拍美美的照片,恍惚间身上还有叽叽喳喳少女的影子。谁能想到,这是个已经退休的人,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曾是个兵,驻藏长达14年。西藏在张琪心中有特别的分量。1984年从西藏转业后她重返西藏7次,其中2018年9月受西藏教育厅邀请,在"老西藏精神进校园"宣讲报告会为拉萨部分高中生及大学生等宣讲传承"老西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罗绍志 《百年潮》2013,(8):54-59
葛健豪(1865—1943),原名兰英,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人。是蔡和森、蔡畅的母亲。年逾50岁冲破重重阻力,偕子女赴法国勤工俭学,是16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年龄最大的"老同学",被当时舆论界誉为20世纪"惊人的妇人"。她曾在湘乡和长沙两度创办女子职业学校,堪称湖南早期的女子教育家。她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自己亦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投身革命活动。她用一生演绎了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4.
正冯兰瑞1920年9月出生于贵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就跟随姐姐上贵阳街头游行,宣传抵制日货。16岁之前,她就因参加学潮,先后被开除或停止学籍3次。在其舅父谢凡生(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参加进步团体"星光读书会"、"自强读书会",并于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已读初中的女生"花都督"同学,通过我的新浪博客上邮箱,给我发了个电子邮件,向我"投诉"其母的"违法行径",她说母亲实在过分,先是引诱鼓励她写日记(初潮那一天开始),"用心良苦也险恶",然后天天偷看她的日记,已经有三年……  相似文献   

16.
高峰 《百年潮》2013,(10):47-49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有她的影子;在哈金的小说《南京安魂曲》中有对她的描写;在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中,有她正义的呐喊;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风月女子们危难时刻挺身救士兵的感人故事,真正幕后导演是她;她用滴血的笔记录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把金陵女大改成难民收容所,挽救了上万条中国人的性命。在那血雨腥风的时刻,她是当时全南京城难民心中的"观音菩萨"、"神的使者"。在  相似文献   

17.
我在采写《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与《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两部长篇报告文学时,发现宋庆龄与苏州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结缘最早当算是著名的"解救  相似文献   

18.
正克里特说:"有许多人似乎没有学习过文化,没有学习过道理,却生活得很合理。"我女儿的老外婆,我妻子的老母亲即我的老岳母唐素珍(我习惯叫她老外婆)应该就是这样的人。老外婆唐素珍生于1927年,逝于2009年,前30年她生活在湄潭黄家坝,后50年生活在贵阳油榨街。老外婆23岁时嫁与一个到湄潭"打工"的四川人(我的岳父,我习惯叫老外公),然后就与那时所有的人一  相似文献   

19.
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1754—1793年),原名玛侬·让娜·菲利普。罗兰夫人和罗兰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领导人之一。她才华出众,被称为"大革命期间最高贵的女人"。她和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最重要的两个女  相似文献   

20.
她是29岁的水利部副部长,是新中国水利事业的筹划者和建设者。从这个"黄毛丫头"接过任命的那一刻起,水利事业便和她人生命运的起伏跌宕紧密相连。数十年过去,她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晚年她却坦承"对保护与节约水资源注意不够,这个错误的源头在我"。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经验和教训又该怎样思索?本刊特邀国家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与您一起回首中国水利六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