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旅游危机的生命周期与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根年 《人文地理》2008,23(1):7-12
为了全面认识突发事件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界定了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旅游危机,将其划分为背景外源型和区域内生型;提出了旅游危机生命周期的概念,将其从生成到解除划分为5个阶段;分析了相邻年比较法在危机评价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本底趋势线的旅游危机后评价理论。最后,以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对3次旅游危机响应为例,建立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旅游收入3条本底趋势线,完成了对1989年北京6.4事件、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三个突发事件旅游危机的后评价研究,揭示了其客流量损失、旅游收入损失及冲击的时间表,为旅游危机后评价研究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应用快速增长,"互联网+"行动在各行业得到推广,乡村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动力。本文通过研究发展潜经村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及对策,提出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体的电子商务体系的建议,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慧旅游"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时代主题,并且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瑶族音乐文化产业作为瑶族旅游的支柱产业,在瑶族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其音乐的单一性、有限性以及融合不足,使得瑶族音乐和瑶族旅游产业面临长效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智慧旅游"时代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瑶族音乐发展模式,整合瑶族旅游景区以及周边产业,以期实现瑶族音乐的泛在化、多样化和可视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推进瑶族音乐的发展,促进瑶族旅游产业的进步。同时,本文还针对瑶族音乐发展所面临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以及各支系的音乐文化整合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瑶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将西北民族地区从边缘地带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简单回顾了民族旅游研究的发展,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阐明了"一带一路"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最后,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智慧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阐述了智慧旅游产生的背景、定义、应用体系,分析了杭州市智慧旅游的建设现状,提出智慧旅游基本构建思路。一、智慧旅游产生的背景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首先推出了"智慧地球"的商业计划。智慧旅游是将服务对象由城市居民向外来游客的内涵式延伸,也是数字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前沿资讯     
《丝绸之路》2012,(5):77-80
201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确定——健康生活,欢乐旅游国家旅游局于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1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通知指出,"中国旅游日"的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今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是  相似文献   

7.
后窗 资讯     
《风景名胜》2012,(9):174-178
国内广东201 2中国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近日,2012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国家旅游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旅游局承办,广东省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广东省旅游协会、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012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旅博会")将于9月14日—1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在巴西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强调旅游对世界遗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此决定"要求世界遗产中心发展有关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的新项目,并召集感兴趣的缔约国和利益相关方组成指导委员会,要求世界遗产中心阐明项目的目标及其实施方法"。201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大会正式通过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项目(World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Programme,以下简称"WH+ST"),并将其纳入2012—2022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战略行动计划(WHC-11/18.GA/11),由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在全球开展。2009年在甘肃莫高窟举行了"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国际会议(简称"莫高会议"),"莫高会  相似文献   

9.
《旅游纵览》2021,(1):161-163
"十三五"期间,乐山市旅游经济持续向好,开放合作成绩斐然。新技术的出现给乐山市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乐山市逐渐意识到提升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性。本文列举了"十三五"期间乐山市旅游产业发展数据,从政府、经营者和旅游者3个层面阐述了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从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意识、旅游信息化技术人才、旅游信息化资金压力4个方面分析了乐山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并根据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乐山市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乐山市旅游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春中  王晖 《旅游纵览》2012,(5):6-10
<正>2012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健康生活,欢乐旅游。2012年5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旅游日"。中国国家旅游局2月9日发布消息:2012年"中国旅游日"的宣专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活动主题是"健康生活,欢乐旅游";活动主会场设在江苏省江阴市。中国旅游日,从民间发起到国家认可,这期间有一段佳话。让我们回顾一下。2011年4月12日,国家旅游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至此,中国旅游日的诞生,经十年磨一剑,终于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城市群竞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钢民  杨绣坤 《人文地理》2012,27(4):143-14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新亮点和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区域之间旅游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所包含的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评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竞合对策,旨在推动7城市开展合理分工和有序竞争,以增强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整体竞争力,为河北省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亚娟  罗雯婷  王靓  张祥  胡静 《人文地理》2021,36(1):183-192
城市旅游休闲热点区是城市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本研究以中国旅游休闲城市武汉市为例,依托POI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武汉市旅游休闲热点区的空间特征和业态集聚特征,进而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武汉市旅游休闲热点区呈现出由中心城区集聚向远城区蔓延、单核主导向多核引领的空间演变规律.②武汉市旅游休闲热点区规模与...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燕玲  黄震方 《人文地理》2007,22(3):60-64,33
我国旅游业正在从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探析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偏爱休闲度假的居民在旅游资源喜好、旅游活动偏好、购买行为、信息来源渠道、出游方式等方面与一般居民有着明显差异。据此探讨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分析未来的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城市旅游休闲业态的空间格局研究:西安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维  马晓龙 《人文地理》2019,34(6):153-160
明确大城市旅游休闲业态的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大城市旅游休闲要素配置效率及完善城市现代服务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机构兴趣点(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及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以西安市为案例探究中国大城市旅游休闲业态空间格局的规律性。结果表明,西安城市旅游休闲总体业态和细分业态均表现为在城市中心局部多核集聚,且业态密度由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区梯度递减的分布结构。而这一规律实则为消费市场、CBD区位、经济水平和路网密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认为,为提高大城市旅游休闲产业要素配置的均衡性与高效性,城市管理者需兼顾城市中心及外围区域的统筹发展,并应在消费引导、资本投入、功能区建设和基础设施优化方面加大对外围区域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马晓龙  李维维 《人文地理》2016,31(1):124-129
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搭建该领域理论平台的基础。按照实证-规范-实证的逻辑思路,通过文献分析和过程还原对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尽管涵盖了地理空间、产业组织、服务经济和要素整合四个视角,但"空间"和"产业"两个属性才是其概念建构的基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以追求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为目标的"经营城市"理念则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理论源泉。文章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地域系统形态,从人地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是将后续研究引向深入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董欣  张沛  段禄峰 《人文地理》2011,26(1):145-149
旅游地产作为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模式灵活多样。本文从产业与品牌共同提升的视角,剖析了旅游地产与都市发展要素互动模式;从项目与资源共同整合的视角,剖析了旅游地产与都市运营机制互动模式;从内涵与外延共同拓展的视角,以曲江新区、"皇城复兴区"、浐灞生态区、大明宫遗址区、"纺织城"、秦岭北麓休闲游憩带等城市典型功能区为例,剖析了旅游地产与都市空间演化互动模式,进而论证了西安旅游地产在西安都市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索一条通过旅游地产开发带动都市圈空间与人文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赵霖  甄峰  龙萨金 《人文地理》2013,28(1):56-61
从网络休闲角度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就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与出行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信息化水平、网络休闲活动和出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网络休闲活动的增加也确实减少了居民每日的非必要性出行时间,说明对居民出行有替代或修正性的影响;此外,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是影响居民网络休闲活动和出行选择的根本,其中,年龄和学历,学历和收入,分别是当前影响居民网络休闲活动状况以及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A bicycle tourism destination is composed of complexes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that are crucia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levels. However, the relative impact of sector-specific destination attributes on bicycle touring and leisure cycling experience and frequency has been both poorly understood and studied.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fill this literature gap by exploring a demand-side perspective on th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of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cycling experience and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cycling frequency. The 28 sector-specific destination attributes were drawn from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n modified by a panel of industry experts. Using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ree destination-specific attribute-level satisfaction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in descending order of satisfaction degree: ‘provision of signage services,’ ‘provision of safety and emergency services,’ and ‘quality of bicycle routes.’ Among these factors, ‘provision of safety and security services’ and ‘provision of signage services’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overall satisfaction. Finally, ‘monthly income’ was proven to be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cycling frequency. This stud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that the use of bicycle for leisure, recreation, and tourism is undergoing a resurgence worldwid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may be of interest to scholars in Western countries where bicycle tourism is mature and highly developed and in Asian countries where the sector is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Since bicycle touring and leisure cycling experience and frequency can be increased by modifying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sectors should focus more attention on ensuring the provision of multi-functional grocery and convenience stores along designated bicycle routes, developing an informative and visible signage system for designated bicycle routes, and targeting middle- to high-income bicyclists with diverse bicycle touring and leisure cycling experience options.  相似文献   

19.
Visitors’ assessments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ourism, on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vary based on the location where the evaluation occurs.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identifying visitors’ norms within outdoor recreation settings has not been able to link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of unacceptable levels of impact. This study combines a traditional on-site visitor survey with a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survey to produce spatially explicit information on visitors’ acceptance of tourism impacts. Using a web-based participatory survey, visitors were asked to indicate specific locations where they felt the effects of tourism disturbed the quality of their experience in Oulanka National Park. These evaluations were analyzed at multiple scales – destination, specific zones, and sites – to promote more efficient park management. Based on visitor evaluations, we found a collection of hotspots in the park where tourism has already caused unacceptable impacts. Visitors noted that crowding and erosion disturbed their experiences, especially along highly visited trail sections, while littering was considered problematic near wilderness huts. However, participant satisfaction at these sites was not lower than elsewhere in the park.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impacts of tourism and visitor satisfaction is not straightforward, but complex. This study encourages the collection of spatially accurate data on visitors’ assessments of the effects of tourism because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more efficiently direct park management policies. In addition, spatial techniques provide a new means to monitor the impacts of tourism, acknowledging that visitors’ perceptions of acceptability of tourism impacts also vary within tourism destinations, such as parks.  相似文献   

20.
陈琴  张述林  李俊 《人文地理》2013,28(2):136-141
旅游概念规划是近年来出现于旅游规划领域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旅游概念规划编制内容的新结构,它由背景环境解析、理念融合创新、旅游开发定位、发展战略确定、关键策略选择五大板块组成,涉及到发展背景认知、区域特征分析、特殊理念识别、特有思想梳理、关键概念提取、主题形象提升、规划目标界定、产品开发定位、发展战略选择、空间构架部署、概念分区支撑、意象设计解码、发展模式生成、旅游策略选择等14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